■本报记者 王照重
12月30日,记者从山东省青岛市工商局了解到,该局多部门联动分步推进金融、保险、证券、人才等要素市场监管工作,以制度创新为着力点,建立成品油市场长效监管机制,在要素市场监管工作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拓展要素市场监管领域
据了解,青岛市工商局通过上门走访、约见座谈等方式,向企业普及工商法律法规,使企业认识到经营中可能存在的行业垄断、商业贿赂、合同欺诈、不正当竞争等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为工商介入金融、保险、证券、人才等要素市场监管奠定了基础。
同时,青岛市工商局根据各类要素市场行业特点、运行规则,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入手,查办一批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件,由点及面探索要素市场监管新模式。今年9月,青岛市工商局会同青岛市保监局对全市汽车4S店保险销售开展为期一周的专项整治,查处了一批违规代理保险经营业务以及涉嫌商业贿赂的企业。
今年4月,青岛市工商局组织开展了对发布违法民间借贷广告、从事非法金融活动的专项整治,巡查企业10余家,现场予以行政指导6家,责令改正1家,依法对在各类媒体上发布“金融咨询”、“贷款咨询”、“借款咨询”、“闲钱创收”、“民间借贷”等内容广告的企业进行查处。从查处违法广告入手,打击非法金融业务活动,维护金融市场良好秩序。
强化油品质量监管
今年6月和10月,青岛市工商局分两次对全市各类加油站销售的汽油、柴油开展专项监测,共检测各类加油站134家,抽检油样300批次。通过对各类加油站的油品抽检,及时掌控油品质量动态,规范加油站经营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
通过总结经验,青岛市工商局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将成品油监测的重点区域、加油站点、抽检品种与日常监管、消费投诉、市场热点相结合,及时发布监测结果,严厉查处不合格油品,将违法企业列入下年度重点监测名单,净化市场环境。
今年年初,青岛市工商局联合有关部门组成联合督导检查组,对各区(市)油品升级工作开展情况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联合督导检查,重点检查加油站购销发票、提货单等是否加注“国Ⅳ汽油”字样标识,加油站立式招牌、加油机等是否加注“国Ⅳ汽油”字样标识等,以油品升级为契机,多措并举力保“国Ⅳ”标准全面推行。
创新成品油监管手段
青岛市工商局在成品油经营企业中广泛试行“一票两账一承诺”制度,收到良好成效。其中“一票”是建立健全进货索证索票制度,“两账”是建立健全进、销货台账制度,“一承诺”是建立健全质量承诺制度。成品油经营者向社会承诺,购进的成品油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若发现其销售的成品油存在质量问题时,立即停止销售,及时通知供货商,并向工商部门报告,同时承担相应的商品质量责任。“一票两账一承诺”制度规范了成品油经营企业销售行为,完善了油品质量追溯体系,为成品油监管提供了制度保障。
青岛市工商局还依托网络科技手段,实现要素市场信息化管理。密切加强与物价、环保、公安、安监、质监等部门的联系和磋商,积极参与成品油市场联合执法,形成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市场监管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