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不动产登记将实行
三成受访者延缓购房
作者:王硕


    ■本报记者 王硕
  将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会对居民的不动产登记、购房等行为产生什么影响?近日,零点研究咨询集团针对此问题展开社会热点调查,结果显示,受政策影响,47.6%的被访者表示会主动登记不动产,12.6%的被访者明确表示不会主动登记;30.9%的被访者打算延缓或放弃购买房产,而加速购买房产的比例仅为10.9%。

预期效力有地域差异

  国务院日前公布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对不动产登记簿、登记程序、登记信息共享与保护、法律责任等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条例颁布后,社会各界对政策的解读观点不一,其到底对哪些人会产生影响成为广泛热议的话题。
  调查表明,政策的预期效力存在着地域差异,政策在二线城市的预期效力要远高于一线城市。
  数据显示,二线城市居民因该政策出台考虑卖掉部分房产的比例为28.7%,而一线城市所占的比例为17.8%。二线城市居民打算延缓或放弃购买房产的比例为32.7%,略高于一线城市的29.6%。但主动登记不动产比例与一线城市基本持平,其中,二线城市居民主动登记比例为48.2%,一线城市为47.2%。

部分人决定缓购房产

  调查结果显示,收入的高低成为影响人们对房价预期的主要因素,高收入群体对该政策影响房价下降预期强烈。
  调查数据显示,在“你认为《不动产登记条例》的出台会对房价产生什么影响”一题中,有67.7%的高收入群体(月均收入大于8000元)认为,条例出台后,房价会下降,比中等、低收入群体分别高出5.3和22.7个百分点。
  条例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收入群体的购房需求。调查数据显示38.7%的高收入群体决定延缓或放弃购置房产,高于中等收入群体的31.1%和低收入群体的20.4%。

部分多房者考虑卖房

  调查显示,面临即将实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拥有多套住房群体一方面希望利用政策加强对物权的保护,另一方面也有“露富”顾虑存在。虽然无论是有一套房还是有多套房的群体,会主动登记不动产的比例持平,分别为52.9%和53.3%,但多套住房群体中表示“不会主动登记不动产”的比例还是略高,占比分别为15.1%和12.7%。“露富”的顾虑也让部分多套住房群体有抛售房产的想法,有22.6%的多套住房群体考虑在条例出台后,卖掉自己的部分房产,但大多数多套住房群体还是表示不会抛售房产。根据调查,选择“不抛售”的人群占比为61.8%;“说不清”的比例为15.6%。

低学历群体反应冷淡

  调查显示,学历相对较低、年龄偏大的群体相对于高学历(硕士及以上)、低龄群体,在不动产登记制度上的反应较为冷淡:高中及以下的群体中,38.8%的人表示会主动登记不动产,低于本科学历群体的46.2%,远低于硕士学历群体的61.0%。同时,46岁以上的群体会主动登记不动产的比例在所有年龄段中最低,只有40%,由此可见,年龄越大的群体对于政策的响应并不如年龄低的群体积极。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认为,不动产登记制度对楼市的影响大小在学界和业界依然是个争论的焦点,但不可否认,未来短时间内抛售多余住房的行为将会增加,这对二手房市场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利好。另一方面,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实施将是践行我国《物权法》,保护权利人合法财产权的有力举措,未来政策走势值得关注。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三成受访者延缓购房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