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2014年“流氓推广”类型分布
图2:2014年中国Windows系统各版市场份额
■本报记者 武晓莉
日前,360公司发布的 《2014中国个人电脑上网安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有超过2亿中国网民属于上网易“中招”的“风险人群”,上网环境依然不容乐观。
据统计,2014年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共截获新增恶意程序样本3.24亿个,平均每天截获新增恶意程序样本88.8万个;拦截恶意程序攻击572.7亿次,平均每天为用户拦截恶意程序攻击约1.57亿次。|
播放器最爱“流氓推广”
《报告》显示,去年恶意程序在个人电脑上最主要的4个传播途径分别是:聊天工具、“流氓推广”、外挂程序和色情网站。在通过QQ传输的可执行文件中,14%为恶意程序;而在通过旺旺传输的可执行文件中,10%为恶意程序。恶意软件的传播还不仅通过聊天软件传输,“流氓推广”现象泛滥成灾,已经成为恶意程序寄生的温床。
在所有采用“流氓推广”方式的恶意程序中,播放器占到了52.7%,其次是各种安装包(20.7%)、外挂程序(8.1%)。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14年,由于个别大公司的参与,使得“流氓推广”泛滥成灾,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面临由此带来的各种安全风险。
除此之外,17%的游戏外挂为带毒外挂。其中,反恐精英外挂带毒率最高,约为85%;此外,QQ游戏系列的外挂的带毒率约为32%,三国系列游戏外挂的带毒率约为30%,劲舞炫舞外挂带毒率约为70%,英雄联盟/DNF外挂的带毒率约为30%,跑跑卡丁车外挂带毒率约为50%。这些带毒外挂的恶意行为包括盗号、感染文件、“流氓推广”、篡改首页等。玩家在下载这些游戏的外挂时需要多留一个心眼。
色情网站往往要求用户下载特定的播放器,但实际上给用户下载的却是木马文件。统计显示,当用户从色情网站下载伪装成播放器的病毒文件时,超过10%的用户在看到安全软件的报毒风险提示之后仍然选择了信任放行,从而导致电脑沦陷。《报告》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木马病毒疫情的风险人群比例约为31.6%,高危人群比例则约为1.19%。据此推算,2014年,国内约有2亿网民属于风险人群,在90天内至少会曾遭到一次木马病毒攻击,约752.1万网民每周至少遭遇一次木马攻击。与2013年的情况相比,2014年的风险人群比例和高危人群比例均大幅提高。
境内钓鱼网站服务器近三成在广东
《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共截获新增挂马网站1468个,相比2013年的22472个大幅下降了93.5%;共截获新增钓鱼网站262.1万个,较2012年、2013年分别增长了 200.1%与19.1%。挂马网站数量下降,钓鱼网站数量上升是去年较为明显的问题。
钓鱼网站境内的服务器数量首次超过境外,其中又以广东省最为集中。从境内新增钓鱼网站服务器地域分布上看,28.9%分布在广东,居于首位。从境外新增钓鱼网站服务器地域分布上看,43.7%分布在美国,接近境外所有钓鱼网站服务器总量的一半;其次是加拿大(33.9%)、亚洲其他地区(15.3%)。
XP系统用户占比半年降低10%
据《报告》披露,去年微软公司官方发布的安全公告中,共发布安全补丁85个,累计修补各类漏洞数341个,平均每个月发布安全补丁7个,平均每月修复安全漏洞约28个。
由于去年微软宣布停止对XP系统继续提供安全支持,直接影响国内3亿用户的电脑安全,因此,对于XP系统的安全防护就成为国内安全产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为了能够全面客观地评测和比较安全软件对于XP系统的防护能力,2014年4-12月,国内外多家权威机构先后举办了多次XP系统的安全软件防护测评和比赛。在这些测评中,360XP盾甲获得了八连冠的好成绩。
截至 2014年 12月,WindowsXP系统占比从4月的63.7%下降至52.5%,Win7系统占比上升至42.6%,Win8系统占比上升至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