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质量问题仍突出 ●家用电器投诉多
重庆市消委会发布2014年投诉热点
作者:刘文新


    ■本报记者 刘文新
  “羊毛衬衫”不含一根羊毛、网购家电找不到维修点、银行存款“变成”保险。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近日发布2014年消费投诉热点及典型案例,并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购物时多个心眼儿,不要落入消费陷阱。
  2014年,重庆市消委系统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2265件,解决11774件,投诉解决率9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328.4万元。其中,因经营者有欺诈行为消费者得到惩罚性赔偿的投诉316件,惩罚性赔偿金额42.2万元。
  重庆市消委会秘书长徐京介绍说,从投诉性质来看,质量问题、售后服务问题、合同问题投诉量仍然占据前3位,分别占投诉总量的40.4%、17.0%和10.5%;从商品类别看,家用电器类投诉3065件,占25.0%;服装鞋帽类1479件,占12.1%;房屋及建材类1080件,占8.8%;交通工具类811件,占6.6%;食品类639件,占5.2%;日用商品871件,占7.1%。

“羊毛衬衫”无羊毛

  消费者吴先生于2014年4月7日至9日,分别在重庆市南坪万达广场的不同柜台,以每件298元的价格,购买了浙江一家服饰有限公司生产的不同批次的“羊毛衬衫”8件,共花费2384元。该“羊毛衬衫”明示为一等品,含羊绒28%、羊毛72%。但吴先生随后听朋友说,这类衬衫一般并不含羊毛,于是他将其中一件邮寄到天津市服装家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该中心出具的报告显示:面料成分为聚酯纤维97%、氨纶2%,鉴定结论为纤维含量标识不合格。南岸区消委会根据《消法》第五十五条关于欺诈行为赔偿的规定进行调解,生产厂家于2014年4月28日和消费者达成赔偿协议:退还消费者购货款2384元,按购买商品价款的3倍赔偿消费者7152元,支付消费者商品检验和邮寄费550元,三项合计10086元。
  2014年,重庆市消委系统受理服装鞋帽类商品投诉1479件,其中质量问题1147件,占78%。投诉呈现一个新特点——消费者更加注重商品材质、成分,高端商品投诉明显增加,而非以往皮鞋脱胶等低端质量问题。
  徐京提醒说,购买档次高、价格贵的商品时,最好选择信誉好的厂家和正规大型商场,不要图便宜。

网购电器无法维修

  消费者张先生于2014年6月在一家大型购物网站买了一台某品牌洗衣机,使用不久后出现故障。让张先生郁闷的是,该款洗衣机在重庆居然没有售后服务点。经重庆市消委会多次协调,最后该购物网站请来技术人员帮忙提供售后服务,但因配件需要外调,从投诉到完成维修,花费了近半年时间。
  2014年,重庆市消委系统受理网购投诉达559件,售后服务、虚假宣传、质量问题是消费者投诉的集中领域,分别占网购投诉总量的21.1%、18.5%、15.6%。
  徐京提醒说,网购商品时要选择口碑较好、信誉度较高的大型电商平台,付款时要通过正规的第三方支付渠道,最好不要通过刷“二维码”支付,不要轻信所谓的“卡单”、“订单失效”等退款理由,更不要点击不明链接。此外,不要听信卖家单方面给出的所谓“市场价”,应结合商品评论、实体商城的销售价格综合考量。

银行存款“变”保险

  2011年3月,消费者杨先生在奉节县一家银行办理存款业务,柜台营业员劝说他选择另一种利息更高的“存款”方式,出于对银行的信任,杨先生没有仔细阅读协议内容就办理了该项“存款”。2014年3月,杨先生因急需用钱,前去取款时被告知他购买的是保险,没有到期,不能取款且利息很少。经重庆市消委会介入,该银行协助杨先生到第三方保险公司办理了退保手续,拿回了1万元本金及利息。
  2014年,重庆市消委系统受理金融类服务投诉 73件,同比增长78.05%。主要表现为消费者在银行存款时被劝导购买理财产品或保险,金融机构擅自开通或绑定增值业务,还款提醒等服务不到位。
  徐京介绍说,购买保险后有14天“后悔期”,消费者一旦发现自己的存款“变成”保单,可立即行使这项权利。过了“后悔期”后合同生效,维权就比较困难了。同时,在银行存款时,若业务员推荐办理某种利息高的业务,要多留心,不要贪图高利息。

客厅多出两道房梁

  2014年1月,消费者张先生收房时发现,自己购买的房屋与当初看到的样板间存在较大差异,房中出现了两道很矮的房梁,增加了房屋装修难度,也影响日常生活。张先生要求开发商整改但遭拒绝。经重庆市消委会多次调解,当事双方始终无法达成一致,现已转由相关行政部门处理。
  2014年,重庆市消委系统受理商品房投诉183件,其中,合同纠纷占55.74%,主要表现为收房时发现购买房屋与合同约定有差异。
  徐京表示,买卖房屋过程中,开发商处于强势地位,一旦签定合同,消费者后期发现商品房存在问题时,维权比较困难。因此,消费者与开发商签合同时,最好补充签订一个书面合同,约定实际商品房和购房合同图纸上不一致时如何处置、房屋结构出现重大变化消费者有无退房权利等事项,双方将处置及赔偿方式书写清楚,并签字盖章。

品牌豪车发动机烧缸

  消费者李先生于2013年3月花费200多万元,购买了一辆某品牌豪华汽车,在不到一年时间内该车先后出现水箱开裂、报警器失灵、发动机烧缸、挂倒挡不畅等故障。李先生要求更换新车,但经销商只同意换发动机,当事双方一直没有达成协议。李先生于2014年1月向重庆市北部新区消委会投诉,经多次调解,经销商最终为李先生更换了一辆新车。
  2014年,重庆市消委系统受理家用汽车投诉296件,同比增长10.04%。消费者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汽车发动机、方向机等部件故障或行驶中异响等质量问题,以及加价提车或强制搭售保险。
  徐京介绍说,汽车“三包”新规对家用汽车主要零部件如发动机、变速器等质量“三包”进行了明确规定,消费者购车后发现汽车出现质量问题,可根据具体情况找销售方要求维修、更换或退款。对于经销商强制搭售保险行为,消费者可以直接拒绝,并向消委会或保险协会等相关部门投诉。

手机扬声器无故损坏

  2014年3月,消费者李先生购买的某品牌手机扬声器无故损坏,到售后服务点维修时,工作人员以该手机被私拆过为由拒绝保修。李先生坚称未私拆过手机,后经重庆市消委会调查调解,经销商为李先生免费更换了一部新手机。
  2014年,重庆市消委系统受理家用电器类商品投诉3065件,其中,消费者对手机、空调器、平板电视机的投诉较为集中,分别有694件、172件和139件。主要表现在:质量问题较多,如手机、空调器、电冰箱部件出现质量问题,影响产品正常使用;售后服务不到位,如送货安装不及时、拖延维修时间等。
  徐京提醒说,购买家用电子产品时,最好选择知名品牌,并保存好购物发票、“三包”卡、售后服务卡等凭证。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要闻·投诉】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重庆市消委会发布2014年投诉热点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