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冬访蔚州
作者:伊吾
图片
图片


    图1:暖泉古镇的“打树花”表演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图2:重泰寺。

  1995年2月8日,本报以《剪纸之乡过大年》为题,对蔚县进行了报道。当年,记者乘坐绿皮火车由北京到涞源,而后转乘长途车,又经历了拖拉机、驴车等等交通工具才到达了目的地。采访过程中的交通出行,靠的是借来的自行车。三天时间,我们主要在南张庄进行了采访,交通所限,想到更多地方采访不太可能。而其间,早晚骑行过程中刺骨的寒冷让人至今记忆犹新。
  20年后的这个春节,高速单程三个小时的车程,两天的时间,让我们看到了蔚县更多的人文与历史。我们的生活在变,蔚县也在变,犹如原来小门小户小作坊的剪纸,现在已成了商业化的运作,经过雪绒花大道,走向了四面八方。

■伊吾/文 郝军/摄

  由京北出发,驶入京藏高速,经官厅水库、怀来、下花园,到宣化,再折而向西,由张石公路蔚县东出口下道,进雪绒花大道,就算进入蔚县的门户了。
  所以叫作雪绒花大道,是因为在蔚县的空中草原景区,生长着成片的雪绒花。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曾以《中国的雪绒花在哪里》为题发表散文,从而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国的雪绒花在蔚县。
  而蔚县知名并不因为雪绒花,也不仅仅因为这里有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因为,如果你有时间在这里待下来,你会知道,除了剪纸,这里的民俗底蕴、文化底蕴也极为深厚。剪纸之外,蔚县秧歌、拜灯山等一样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一个县内,就有文物遗存点1613处,其中包括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也让这里成为全国明清古建筑最集中、河北省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城。
  有这样丰厚的历史遗存并非偶然。
  蔚县古称蔚州,又名萝川,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东临京津、西倚山西大同、北枕张家口、南接保定,距首都北京直线距离244公里,总面积3220平方公里,辖561个行政村,总人口50万。境内著名的恒山、太行山、燕山“三山”交汇,北京永定河上游壶流河带绕,载有太行顶峰华北最高峰——小五台山,位属“京畿要地”。交通便利,沙蔚铁路行贯东西,张石高速穿越南北。
  据蔚县县委宣传部的张武科长介绍,蔚县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东方人类发祥地之一,新石器时代就有母系氏族公社人居住。历史上,这里不仅是仰韶文化、红山文化、河套地区新石器文化的“三岔口”,又是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双向通路”。
  史料显示,蔚县建置已有3700多年的历史。早在商周时期即建立代国,秦汉为代郡,北周宣帝时(公元579年)置蔚州,次年建蔚州城,1400多年州的建制从未间断,称“九朝古城”,至1913年改州为县至今。
  由于蔚县所处的古蔚州位于冀西北,华北平原、蒙古高原交界处,北接塞北,南进中原,地貌复杂,关隘险要,因而在宋辽之间、元与明之间,这里都是战略要冲。多年战火锻造与民生经营,使得这里古迹遍布、艺术纷呈、民俗独特、名人辈出。千年时光里,宗教、哲学、艺术、生活、战争、生存,在这片土地上铺展开来,让一部蔚州的发展史成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浓缩,也留下了诸多极具特色的代表作。
  比如蔚州古村堡。
  从商周时期开始,到春秋战国、秦灭六国、楚汉争雄、匈奴对峙、辽金大战、宋军扫北、元军南下的这一历史进程中,为了战争的需要,在这个要塞及烽火征战之地,就先后筑起了部分屯兵御敌的“军堡”。资料显示,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把元政权逐出塞北后,明政权制定了扼守边关的军事策略,大明军队修筑长城、城堡。在“三北”地区建造了堡垒高墙,万千“军堡”得到发展,甚至成为明长城的一部分。
  到了明末清初,塞上受到后金军队的进犯,战事再起,这时又一次掀起了建堡、修堡的高潮。这一时期,建造了一大批更为坚固的村堡,由民间建造,主要用于战事防御,为古蔚州筑建村堡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而今,古堡犹存,却只剩了几近倾圮的夯土筑墙,在冬日夕阳中,寂然伫立。
  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重泰寺——位于蔚县城西北部的一块高丘之上,距县城11公里,它是蔚县规模最大,主体建筑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千年古刹。关于该寺的始建年代,相传为辽代所建,现存大部建筑为明代中早期风格。该寺有殿宇房舍120间,主要建筑沿南北一条中轴线上分布,东西对称排列。中轴线上共计八座建筑,从南至北依次为戏楼、山门、天王殿、千佛殿、观音殿、水陆殿、释迦殿和三教楼。
  颇为珍贵的是,这里的建筑多有彩绘,甚至山门外那座近于倾倒的戏楼内。正南墙壁上绘一疾走如飞的麒麟,高二米有余,长四米多,气势磅礴,东西山墙保存多处清代戏曲题壁,是研究梨园舞台的珍贵资料。而在寺内最高的建筑三教楼内,也有儒释道三教尊者的彩绘画像。
  重泰寺静踞高丘,站在寺前戏楼外高丘上四处瞭望,冬日晴好,能清晰看到远处有两条沙河环绕(民间有“二龙戏珠”和“龙蟠虎伏”之说),让四周有了动感。虽然早没有了梵呗吟诵,却仍有梵钟声声,在空谷间回响,让人忘却凡尘。
  但凡尘依旧热闹。以“打树花”为代表的蔚县民俗风情在全国都可谓独树一帜。
  据蔚县相关资料介绍,暖泉古镇“打树花”表演是古老原始的文化遗存,是蔚县暖泉镇北官堡春节社火的一项独特内容,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也称铄花,因其炸开后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而称之。表演的时候,艺人们反穿皮袄,手拿浸湿的柳木勺子,将一勺勺1600多度的铁水泼洒在高大的堡门墙上,形成夺目、辉煌的“火树金花”,让人倍感震撼。
  过去,你只能在过年的时候看到这样的表演,如今,在旅游经济的推动下,打树花已成了常态化的演出,想看到,不一定非要赶着正月的初一十五了。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4 版:汽车·风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冬访蔚州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