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直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3·15特刊》发刊之际
■王建新
嫩绿挂上枝头,春风轻拂面颊,在这个充满勃勃生机的日子里,背上满满的希望,让我们出发。
让我们向着为国民经济发展增砖添瓦的方向出发。国家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离不开经济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中央对经济工作高度重视,指出“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定不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企业家是企业中最宝贵的财富。2014年11月,在出席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激发市场活力,就是把该放的权放到位,该营造的环境营造好,该制定的规则制定好,让企业家有用武之地。”李克强总理多次将企业家请入中南海座谈,鼓励企业家“要抢抓机遇、敢闯敢试、主动转型”,“中国企业兴,就会市场旺、经济强。”他强调,“各类企业都要着力改革创新,运用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培育新业态,在闯市场中不能仅靠价格竞争、更要靠质量取胜,在市场搏击中强筋健骨,提升竞争能力,努力冲出传统发展方式的‘重围’,实现提质增效的‘新生’,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中做出新贡献。”这无疑是直销企业应发奋图强的最强大的精神动力。
直销企业在解决就业、依法纳税、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截至2015年2月,已经获得直销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近60家,直销企业的销售业绩稳步增长。据权威部门统计,2013年,直销企业共实现销售业绩约906亿元,比2012年增长195亿元,增长率27%;直销行业共实现销售经营总额217亿余元,比2012年增长17亿元,增长率8.5%。2014年的相关数据虽未出台,但直销企业销售业绩稳步增长已成定局。进入2015年,不少直销企业积极行动,加快发展步伐。在发展环境进一步宽松的情形下,人们有理由期待,直销企业在年底会交出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让我们向着依法经营、规范发展的方向出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直销行业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对现行直销法律法规不了解、不掌握、不尊重、心存侥幸,从而屡屡触碰所致。
直销作为一种商品销售模式,既具备一般商品销售模式的共同属性,同时,又有着与一般商品销售模式不同的特殊属性,如无店铺,面对面等,《直销管理条例》正是针对直销销售模式的特殊属性而制定。《直销管理条例》颁布施行10年的实践证明,该《条例》对直销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是起到积极的保驾护航作用的。未来的日子里,该《条例》仍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直销企业应深刻把握该《条例》及相关直销法律法规的要义、精髓,带头学法、尊法、守法,作依法经营、规范发展的标兵,以实际行动,促进直销行业可持续发展。
让我们向着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方向出发。消费产生需求,需求推动发展。中央在分析研判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时,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概念,并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要深化理解、统一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认识和判断上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据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直销企业目前经营着超过3085种直销产品,其中化妆品超过2440种,是数量最多的类别。保健食品、保洁用品、保健器材、小型厨具等四类产品的数量相对较少。企业拥有产品的数量也极不均衡,最多的企业有681种产品,最少的企业仅有1种产品。这些数据,既说明直销企业在某种程度上部分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说明直销企业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距离消费者需求还有极大差距。
创新注定要成为2015年关健词之一。习近平主席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特别强调了改革创新的重要性。他说,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和敢于、善于改革创新的人们。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这一论述发人深省,在服务消费者的过程中,直销企业应清晰看到差距,理清不足,用“创新”这把金钥匙,打开发展之门,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让我们向着履行社会责任、做良好企业公民的方向出发。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尤其是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活动,一直是直销行业的优良传统。直销行业在公益慈善事业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好评和一致肯定。
直销企业开展公益慈善事业不但内容丰富,而且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公益慈善项目品牌化。如安利公司在2011年成立了以关爱贫困儿童为主旨的安利公益基金会,三年来已帮扶儿童超过100万名。公司的累计注册志愿者超过7.9万人,志愿服务时间已超过200万小时。如新中华儿童心脏病基金,迄今已募集超过3600万元善款,共救治了2400名先心病患儿;受饥儿受滋养计划迄今在全球累计捐赠蜜儿餐超过3.6亿份,大中华地区捐赠超过7500万份。无限极成立“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累计向社会捐赠数亿元。新时代成立北京国珍爱心基金会,先后依法募集公益资金近1000万元,捐建希望小学17所。三生成立“爱心1+1”公益基金,仅2013年公益捐款达1078万元。克缇启动“燃灯计划”项目,支持希望小学师资培训,等等。“年光似鸟翩翩过,时事如棋局局新”。转眼间,2014年已成往事,201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又来到了我们面前。这是消费者的节日,又何尝不是企业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抖擞精神,再踏征程,已成为所有直销企业共同的选择。蓝图已经绘就,梦想正在实现,还犹豫什么呢?背上满满的希望,向着美好的未来,让我们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