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蔚
房屋质量令人忧心
据记者了解,目前常见的房屋质量问题有:1.楼体不稳定,表现为因不均匀沉降而导致楼体倾斜;因结构不完善,部分或全部承重体系载力不够,导致楼体有局部或全部坍塌隐患;2.裂缝,包括墙体裂缝及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有材料强度不够,结构、墙体受力不均,抗拉、抗挤压强度不足,楼体不均匀沉降,建筑材料质量差,砌筑后干燥不充分等;3.渗漏,由于防水工艺不完善、防水材料质量不过关等原因导致屋面渗漏,厨房、卫生间水平渗漏,以及向楼下的垂直渗漏;4.墙体空鼓,墙皮脱落,墙体内部各砌块、层面之间连接不好,在压力、温差等作用下形成中空,致使墙体整体抗压能力降低,表面粉刷层易脱落,有时由于墙表面粉刷材料质量差,粉刷工艺不合要求,也会造成墙皮大面积脱落;5.隔音、隔热效果差,达不到私密性的要求。房屋外墙冬天降温快,夏天升温快,达不到保温、隔热的要求。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墙体、屋面隔音、隔热材料厚度不够,材料质量差或者施工工艺不合要求等。
房屋质量是百年大计。2014年,住建部全面推动房屋质量终身责任制,监管力度更大,责任落实到人,这无疑成为购房者的福音。
霸王条款让人无奈
重庆市消费者周影在该市南岸区南滨路看好了一套建筑面积为98平方米的商品房,与开发商签订了《认购协议》,在缴纳定金的同时办理了“网签”手续。按照约定,双方将在7日内签订正式房屋买卖协议,完成买房手续。
然而,当周影拿到正式《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发现,在合同之后有开发商拟定的《补充协议》,其中存在大量的“不平等条约”。例如,“除本已有的约定外,甲方(开发商)保留对附件一平面图所示细节(包括但不限于门窗位置、大小、开启方向,管道井位置,厨房、卫生间内布局等)进行调整的权利。”也就是说,连门窗位置、户型结构等细节,开发商都可以不通知业主而自行改变。周影认为,这些条款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他多次就此与开发商协商要求更改,但均被拒绝。无奈之下,周影想退房,但开发商却表示“退房可以,定金不退”。
事实上,周影的遭遇极为常见,售房合同都是开发商打印好的格式合同,作为买方的消费者根本没有和开发商商谈合同条款的余地。
物业收费混乱随意
自己住一层,进出家门从来不乘电梯,而且买房时开发商承诺“不用承担电梯费用”,为什么入住时还要缴电梯使用费?近日,家住北京市朝阳区远洋一方溪语苑小区一层的业主金先生觉得让他缴这项费用不公平,遂向本报反映此事。
金先生提供的物业公司收费明细上显示,电梯使用费占了物业费总额的30%。金先生算了一笔账,按每年缴1500元左右的电梯使用费来计算,70年产权期就要缴10.5万元。如果把城市里所有一层住户缴纳的电梯使用费加在一起,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住在一层的业主也必须缴电梯使用费的现象还只是物业乱收费的冰山一角,有的物业公司按照1元/度的标准向业主收取电费;有的未经业主大会同意,擅自提高物业费的收费标准;有的强制业主选择指定的装修、运输机构;有的物业服务收费项目没有明码标价……
精装修房质量堪忧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星河湾项目被曝光的精装修质量问题曾让这个被业内公认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房企品牌名声扫地。太原星河湾项目2010年开盘时售价达2万元/平方米,而当时太原的商品房均价仅为5000元/平方米,该楼盘因此被称为山西的“天价楼盘”。但是,“天价”没有让消费者买来安心、舒心。太原星河湾一期交楼后,不断有业主投诉房屋装修质量问题,比如大理石面断裂、地板变色、吊顶坍塌、房门变形、甲醛中高度污染等。
此外,安信的“毒地板”事件也让人们再度聚焦于精装修房的环保质量问题。人们普遍意识到,在开发商宣称集中采购建材可以拿到最优价格的同时,其采集来的建材跟市场上的零售产品常常存在较大的质量差异。因此,开发商在采购装修材料过程中能否把好环保关、如何进行把关等问题成为消费者的最大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