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家电博览会(上海)侧记
图2:苏泊尔立式吸尘器
图3:伊莱特IH陶瓷饭煲
图4:塔米第五代清洁机器人TM510
图5:BroadLink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体验
图6:九阳豆浆机
苏泊尔:环境家电引入全球专利
一向在厨房精耕细作的苏泊尔在本届展会上推出了系列厨房电器,同时,借助法国赛博集团的技术优势,进军环境家居电器领域,推出空气净化器、吸尘器、电熨斗、挂烫机四类产品。
据了解诶,苏泊尔推出的“显微净”空气净化器,外观设计源自法国,技术上则采用赛博集团的国际专利技术,全球独有的“Nanocaptur”纳米甲醛捕获技术,可以彻底分解甲醛,并具有长效性特点。同时,甲醛过滤装置会根据使用时间改变颜色,从最初的淡黄色变为深红色,提醒消费者更换耗材。
伊莱特:玩转智能饭煲
全球出口第一的智能电饭煲供应商伊莱特推出的WiFi电饭煲,除了具备传统电饭煲的功能外,还可以实现远程操控,通过云智能平台,可以下载和分享菜单,并与更多的用户进行交流。
此外,伊莱特还发布了最新的IH陶瓷饭煲,其采用IH加热技术,在实现了绝对的均匀加热、节能降耗的同时,还能对米饭焖制过程实现精准程序控制,并根据米饭各个加热阶段的需要设定不同的加热方案。饭煲采用的陶瓷内胆,以澳大利亚锂辉石、景德镇陶土及贵州高岭土为原料,材质纯正天然,1300℃连续16小时高温烧制,耐压耐高低温度聚变不易裂,并可聚能储能,激发营养保持食物原汁原味。其内胆表面是一层低温烧结的陶瓷釉,通过了食品安全认证,健康生态。
塔米:给清洁机器人装上“智慧眼”
国内人工智能知名品牌塔米公司揭开了第五代清洁机器人TM510的神秘面纱。该产品搭载了全球独创的智慧眼技术,是一款真正会独立思考的机器人吸尘器。它不只是吸尘器,更是一款高度智能化的清洁机器人,行业首创的智慧眼技术使它通过摄像、定位、成图和ARM中央处理器高速信息分析处理,最终完成科学化的运动路径规划,让清洁高效且无死角。更具有导航、随机、强力、精扫、预约、手动、拖布擦地等七大清扫模式,解决各种生活中清洁难题易如反掌。
在塔米的实景样板间体验专区,观众不仅可以体验到TM510的强大智慧功能,更有首款家庭智能服务机器人TM118操作控制各类家电产品如电视、风扇及自动窗帘等家居用品,并能亲自操作使用清洁机器人进行家居空间的清扫。
BroadLink:人机交互新品诞生
BroadLink发布了一款与百度语音合作的人机交互产品——MAX,同时发布了模块化智能方案、DNA·Kit以及超级APP,未来将引入人工智能。
去年5月18日,BroadLink发布了DNA计划。在系统中,智能家电、智能单品、传感器、互联网平台都通过DNA相互联系,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智能单品,组合成自己想要的方案。模块化智能方案就像拼图,可以任意组合;同时,还可以自由地加入更多的智能设备和家电,使得智能家居有了更多的延展性。
MAX拥有 LED点阵显示屏,能显示丰富的功能图形,同时支持手势控制,可以切换到不同的模式,比如用手势来播放音乐,其可以作为家庭的接入和控制中心,支持WiFi、BLE、Zigbee、RF设备接入,可接入燃气、红外线、烟感、门磁、天然气、水浸等各类传感器,以及可穿戴、健康体脂称、血压血糖仪等设备。接入的设备能与DNA产品进行联动,用户可以用智能手表控制家里的电器,让设备摆脱手机,通过MAX与云端互通直接上传数据。
九阳:APP智能操控打造豆浆机新体验
在京东智能家居馆的展台上,一款九阳智能云豆浆机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驻足。此款智能云豆浆机可通过手机APP实现远程智能操控,消费者可以在办公室或者户外其他地点,随时遥控家中的豆浆机。同时,此款九阳智能云豆浆机还可以运用APP实现海量食谱下载,除了传统的花式豆浆外,还提供了奶茶、杏仁露、果汁、米糊等功能,给口味多变的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据了解,消费者只需在手机上安装一款名为“京智”的APP软件或者九阳云家电APP,即可实现跟家里的豆浆机进行远程连接。“京智”是京东在2015年初上线的一款能够实现一手掌控家中智能产品功能的智能云超级APP,其可以让不同的智能产品建立数据和操作的关联。
大咖说
技术是为人服务的
●中国家电协会秘书长 徐东升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高速发展,家电业正迅速地吸纳这些行业的相关成果为我所用。智能化产品无疑是当下市场的领导者,但是家电必须以人为本,不能忘记技术是为人服务的。如今消费者更加追求产品的使用效果和使用体验,因此智能产品应该是安全、便捷、舒适、节能和环保的产品,能够为消费者提供诚信、极致、创新的服务,并于无形服务中为消费者带来真正的智能生活。
要实现真正的智能化落地需要相关的硬件生产者、平台商等多方合作,建立一个共赢的生态系统。要立足于消费者体验,针对不同场景实现设备之间的协同,通过一套完整的架构及生态系统来实现终端协同、便捷互通、广泛连接。
各方合作将愈发频繁深入
●GFK董事、总经理 周群
2014年是家电智能化元年。随着IT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向传统家电业不断渗透,家电行业的智能化概念和技术开始落地,家电企业也纷纷布局或投资智能家居领域。2015年,随着工业4.0以及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家电企业与互联网巨头在资本、战略、合作上将越来越频繁深入。
互联尚难实现
●奥维云网首席分析师 李晔
虽然智能家电市场出现了火热的迹象,然而由于目前的技术标准不统一、缺乏生态系统支持等问题,使得不同品牌的智能产品间难以实现互联。另一方面,智能家居产品的功能针对性并不明显,这些产品中存在大量重复的功能,且相互之间并不能实现集中管理,不仅难以为用户的生活提高质量,还增大了消费者选购产品的难度。
因此,未来5年内硬件盈利仍将是主流。由于精装修楼盘已经开始面向大众消费群体,而智能家居已成为房地产企业提升楼盘品质的砝码,因此精装修房将成智能家居普及最有利的推动者,一旦智能家居与房地产精装修样板房合作模式成功,未来酒店、商场等更多的场所,都将成为智能家居的落地点。届时,智能家居会真正拉开普及的大幕。
智慧家庭落地从细节入手
●创维集团总裁 杨东文
目前,互联网厂家与硬件厂商的合作基本上还是针对某一个系列、某一个型号,而不是所有的型号、所有的系列。其实,双方全面合作的真正障碍就是用户该归谁,应该由谁来维护,谁来管理的问题。我认为,未来各方应该能够找到用户共享的办法,各厂家以自身不同的优势进行用户维护,并为消费者提供增值服务。创维抱着一个开放的心态,寻求与各方的合作,从而达到让消费者能够享受真正的不同品牌、不同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
创维的智慧家庭落地要从细节入手,要根据消费者的感受和需求,从细节处踏踏实实地向前走。比如智能遥控,如果用私人属性的手机去遥控具有公共属性的电视屏幕,必然会产生一些矛盾,那么我们就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家庭智能控制手柄,不仅能够对家中的电器进行智能遥控,同时还可以替代家里具有公共属性的有线电话,从而让家中所有成员都能够进行便捷的操控。
家电企业必须回答三个问题
●美的集团董事长 方洪波
中国家电企业现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外部环境上,过去30年高速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了;其次,全球白电巨头2+3的格局短期内是难以撬动的。而最重要的一点是,移动互联的时代力量正在颠覆着家电行业。移动互联带来新技术及平台化应用的出现,其对家电行业最大的冲击就是移动互联的技术、思路、工具和方法已经进入到家电行业最核心、最本质的层面——产品,这使得家电产品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国家电企业有三个问题必须要回答:第一个,随着大规模、低成本这样一种商业模式失去效果之后,我们如何培育新的竞争能力和新的商业模式;第二个,我们如何融入移动互联的新时代,如今大约有8-10亿个智能手机终端,未来中国可能会出现200亿、300亿个智能终端,我们看好未来是一个物联网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会有一批新的巨头诞生,一批老的巨头倒下;第三个,我们必须要回答的就是我们凭什么去同全世界竞争。
不应为智能化忽视用户需求
●方太集团副总裁 孙利明
方太智能化的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而不是为了迎合风头,为了智能而智能,我们并不是不注重互联网或是物联网,而是更注重人的需求。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这种工具如果能够给人们带来便捷舒适的体验,我们就采用;但这种需求应该是消费者切实需要的,而不是设计人员想象的。
京东的智能化战略就是要把不同企业的产品整合到一起。方太和京东合作之后,能够确保方太的智能化产品和其他企业的产品共享共同的协议,实现互联互通。2014年是家电智能化的元年;2015年,这一热点必将持续升温。
智能家居面临三大问题
●苏宁云商副总裁 王哲
首先,智能家电将经历互联、互通、互懂三个阶段。互懂需要有足够大的数据量以及在存量数据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因此尚难达到。同时,目前的互联互通还存在方案不一的问题,从用户设备绑定方式、平台协议的兼容到用户APP体验等方面,各企业的方案都有差异,而消费者需要的是相对统一的体验。我们希望用户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商品,而不是为了智能产品的互联互通被强迫使用某一品牌的产品。
其次,智能家居的普及还面临可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问题。其实很多电器的智能化需求并不强烈或者是弱需求,企业应该快速开发出家电智能化需求比较强的产品,让用户群体快速扩大、产品使用频率快速攀升,这对于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要;而在产品可靠性方面,智能家电涉及到后台系统、推送系统、智能模块、网络设备、用户APP等多个环节,在实时性和稳定性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并被用户广为诟病;在安全方面,目前国内许多网络设备和智能家居相关系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漏洞。
第三是产品形态问题,智能家居需要感知、分析、联动和学习。
(本版文章、图片均由本报记者桑雪骐采写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