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姚敏
时下饮用水安全问题令人忧。为了让消费者可以简单、科学分辨水的质量,选择好水,中国大健康产业联盟、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北京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携手在3月15日发布“2015中国优水地图”和“饮用水指数N1”。“2015中国优水地图”和“饮用水指数N1”,是被誉为“中国最会喝水夫妇”的李复兴、赵飞虹两位教授潜心研究30年,行走数万公里,探访全国数百个水源地,搜集众多专业数据而得出的研究成果。北京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所长、世界水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居民饮水指南》编写者李复兴向记者介绍,水源质量决定水的品质,呼吁大众选择产自优质水源地的饮水。由于目前我国天然水领域标准不一,导致饮用天然水质量无法保证,饮用水指数的发布将促进中国饮用水行业的健康和良性发展,有益于促进政府、企业、大众对饮水安全问题的重视。“空气质量看PM2.5,饮水质量看N1。”李复兴介绍,“N1”是取自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准则中硝酸盐氮和亚硝酸氮综合指数(nitrate+nitrite)的英文字母字头“N”。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准则中规定,综合指数必须小于1才是安全、合格的饮用水,而大于1则为不合格的饮用水。“1”是安全水与污染水的分界值,因此饮用水指数定为N1。另外,N1与其他许多污染指标呈现出密切相关性,N1一旦超标,与其相关的污染指标也会超标。“优水地图阐释了中国版图上天然优质矿泉水和天然山泉水等天然优质好水水源地的硝酸盐氮总量以及其覆盖区域的生态特征。”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会长赵飞虹教授表示,大量调研数据显示,自然界中天然优质矿泉水的硝酸盐氮总量均小于0.5。因N1小于0.5可以作为好水的重要指标之一,国际上也有天然矿泉水硝酸盐氮总量接近零的报道。在上述基础上提出将N1作为饮用水的指数,并根据各处水源地N1指数绘制了优水地图。
“饮用水安全与每个人密切相关,希望N1和优水地图的发布引起社会对饮用水安全问题和珍稀水源的关注,指导人们日常生活的饮水健康。”作为水源地首批入围“中国优水地图”的企业代表,巴马百年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教育总监、国家高级营养保健师盖华文提示,当穹顶之下的雾霾成为公众注目焦点,大众却忽视了关乎生命健康的饮水安全。近年来水源地污染日趋严重,不断发生的饮水安全危机让推进饮水质量升级刻不容缓。
“尽管不像空气质量一样看得见、嗅得着,但国人对饮水安全与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PM2.5指数让普通公众可以方便地判断空气质量,但饮水质量方面一直缺乏类似的专业指数指导。饮用水指数N1的发布意义不亚于PM2.5。”水文地质专家、国务院资深参事王秉忱教授强调。中国工程院王浩院士认为,N1的发布意义重大,是一件好事,值得向大众普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