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胡军
近段时间,中国民用无人机在国际市场深受欢迎:全球民用无人机中,每10架无人机就有7架是中国造。其中,多数民用无人机的应用主要集中于航拍。那么,民用航拍无人机的消费化普及到底还有多远呢?
电池续航力仍不足
目前,市场上在售航拍无人机产品的品牌与型号众多,售价从数百元到上万元不等。登录京东商城和亚马逊等知名电商网站可以看到,近20个品牌的近千款产品在售,最为低端的产品售价仅100多元,而高端产品动辙数千元,甚至上万元,最为高端的产品售价更是高达68843元。
“不管是百元级还是万元级,共同的特点就是电池续航力不够,好一点的无人机,在充满电的情况下,能飞个20来分钟,目前基本上都是这个水平吧。”说起电池续航力,已经使用过多款航拍无人机的北京消费者戴先生深有体会,“这是一个非常致命的短板,得经过反复的试验,才能知道手中的机器大致能飞多远、飞多高、飞多久,如果掌握不好,没准就什么也拍不到,严重的就有去无回了。”
据玩家们介绍,百元就是入门级,功能相对简陋,比如不带摄像头;万元的产品则属于高端产品,一般都支持1080P/30fps实时传图功能,只有“骨灰级”玩家才会选择。之所以许多玩家一开始都会购买百元左右的产品,目的就是为了“练手”,帮助玩家熟悉操控,积累经验。真正能实现航拍的,则需要购买几百元到千元左右的产品进行“实战演练”,可以更多地练习防摔、手动悬停等等航拍基本功。但是,千元左右的产品遥控距离有限,一般均在百米左右,可供拍摄的滞空时间约为10分钟左右,而且,由于机身搭载能力相当有限,除了普通摄像头,很难再搭配其他专业的航拍设备。售价2000元以上的航拍无人机裸机产品,才正式进入了高清航拍的序列。一般这一档次的机型航拍时间都提高到20分钟左右,摄像头清晰度多为720P且支持10倍变焦,遥控距离可能达到近千米,最大起飞重量也上了规模,可另外搭载云台或图像传输器等装置。
“电池续航力是个问题,更严重的是不知道还有多少电,还能飞多久,能不能保证飞回来,这对室外航拍是个非常大的问题。”对于航拍无人机的电池,踯躅在北京五棵松摄影器材城某品牌无人机展台前的云南王先生犹豫不决,“滞空时间是有限的,一面得考虑拍摄,一面还得揪心电池,太为难了。”
据了解,目前,深圳大疆公司在自己的高配机上采用了智能电池管理系统,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智能APP上能实时显示剩余电池电量,系统会自动分析并计算返航和降落所需的电量和时间,避免时刻担忧电量不足的困扰。
使用寿命不明确
与电池续航力相比,更让普通消费者担忧的是航拍无人机的使用寿命。目前,从各大品牌的官方数据来看,并没有一家标明产品的使用寿命。但是,从部分品牌的保修声明中,多少可以看出些端倪。业内最为知名的深圳大疆公司在“免责声明”中,特别提及“因飞行器自然磨损(飞行时间达100小时以上)、锈蚀、线路老化等造成飞行器本身的运行不良不承担赔偿责任。”“100飞行小时,每个起落最多飞20来分钟计算的话,充其量也就是说能用500来次,这个使用寿命也太不够了吧。”仔细阅读了相关说明后,首次近距离接触航拍无人机的北京褚先生有些犹豫,“这个是可以算出来的,一般的无人机,一块电池也就能飞个10来分钟,好的也就20分钟,配上双电池,充一次电的航拍时间也相当有限。厂家都讲了100飞行小时,可能就是有保障的飞行时间了,超出这个时间,可能就很难说啊,还是再看看吧。”
调查发现,目前各大品牌给出的售后服务政策各有不同,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使用寿命普遍存在疑问:知名品牌饭米粒承诺7天无理由退换货,30天质保,1年内免费维修,买家只需承担配件成本及往返邮费;澄星则承诺终身免费维修,原则上不赚取客户一分钱的利润,但是相关的来回邮费及配件成本费还是需要客户自行承担;派诺特承诺主板导航板、马达免费保修一年……
“只收取配件成本费,听起来挺美,但是你看到过哪家把自己的配件成本费公示出来的?不客气地说,如果把主要配件的成本公示出来,估计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就得慎重考虑了。”说起业内普遍提及的“配件成本费”,从事无人机销售多年的北京经销商谢先生完全一副“你懂的”表情,“大家都那么说,但真正要维修的时候,消费者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所以,对这个产品的正常使用寿命,很多人都很关心,但我们经销商也说不好,没法打保票。”
据谢先生介绍,目前部分品牌的售后服务仍然存在“狠宰”现象,尤其是各品牌的高端产品。他经手的一台机器,因为机器上搭配的云台被人为摔坏,厂家提供的维修价格是1500元左右,其实这款云台的全新产品售价也就1800元左右。
“说到底,航拍无人机是属于电子产品,这个行业的通病就是维修价格非常离谱,就跟原来的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还有智能手机刚开始一样,一点小毛病,维修起来价格就非常吓人,尤其是一换件,直接就跟买新的差不多。”对于产品的寿命和售后维修,谢先生多少有些无奈,“这些东西都是厂家定的,我们经销商根本就插不上话,实在不行就只能得罪顾客了,没办法。”
操作便利性待提高
目前,为了吸引消费者,多数品牌都在操控性能、飞行高度、飞行距离等参数上大做文章,声称如何如何。然而,对多数消费者而言,要在实际操控中达到这些参数指标并非易事。“是标的最远500米,飞行速度是每秒3米,能飞7分钟,你计算计算吧。也就是说,直接飞到500米就往回飞,根本就不拍,能不能保证飞回来都不一定。”对于部分厂家宣传的参数,已经体验过多款航拍无人机的浙江叶先生表示不满,“说起来那么容易操控,实际操作起来满不是那么回事,一不小心,或者啥也没拍到,或者是没拍到理想的画面,严重的就有可能有去无回。”
据航拍爱好者们介绍,购买航拍无人机,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需求来确定预算;二要看品牌的实际性能和市场占有率,从机器的选择来看,要看机身大小,因为这一指标可能直接决定飞行平稳度和载重能力;三要看扩展性,需要了解是否能搭配其他必要设备;四要考虑抗摔能力和最大航程;五要看售后服务。
“在实际操作中,不要以为可以600米远遥控,就真的可以站在1里之外玩,这可能导致失联,尤其是在有风时或在不太开阔的地带,要不然后悔都来不及。”曾经在一次野外航拍中痛失“爱机”的浙江叶先生特别提醒消费者一定要了解操作性能,“目前,多数无人机,尤其是高端无人机,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操作仍然过于复杂,如果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很难准确操控,很难拍到满意的东西。建议大家不要好高骛远,尽量从低端的机器开始练手,不要上来就高大上,否则就很容易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