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跳广场舞注意保护耳朵
作者:吴静
图片


  春暖花开,小区周围、广场中央、立交桥下,大妈大叔们随着音乐舞动起来,少则数十分钟,多则数小时,出了汗也愉悦了心情,健了身又增进了人际交往。“广场舞”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集体运动令中老年人乐此不疲。但殊不知,震耳的音乐声却偷袭了他们的耳朵。
  据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张奥博医师介绍,听觉是人类感触世界的重要途径,有资料显示,广场舞周边的音乐声普遍在75—95分贝。人在短时间内暴露于强噪声中引起的听力下降可很快恢复到原来水平,医学上称之为听觉适应(脱离噪声后数秒至一分钟后听力达到恢复)及听觉疲劳(脱离噪声后数分钟至数天听力达到恢复)。但长时间接触噪音将对耳蜗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听力将无法恢复。近年来,因听力下降就诊于医院被确诊为噪声性耳聋的患者中,半数以上曾经或经常参与广场舞等娱乐活动。
  我们需要的日常交流的语音,通常在40-70分贝,人流穿梭的街道上的嘈杂声,此起彼伏的汽车鸣笛声,工厂、建筑工地的机器嗡鸣声,还有小区周围传来的“广场舞”的音乐声,噪声强度超过85分贝是听力损伤阈值,会对人体耳蜗产生损害。
  张大夫说,热衷于“广场舞”人的耳朵接触了噪音之后会出现或多或少的耳鸣及听力下降,但是此时耳朵处于听觉适应及听觉疲劳期,短时间内就会恢复正常。但长时间接触噪音后,听力便产生了不可逆的改变,当听力下降而影响日常生活时,就造成了听力的损害,最终导致不可逆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更可怕的是噪音不仅仅会影响人的听觉系统,也会对身体的其他系统产生影响,引起精神、心血管、消化、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紊乱。
  因此,提醒中老年朋友们,跳“广场舞”可将音乐声音放小或用几毛钱一对的海绵耳塞,若塞得比较严实,可达到25-35分贝的隔声功能。
  在娱乐健身的同时,莫让“广场舞”侵害了您的耳朵。
(吴静)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服务·食药健康】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跳广场舞注意保护耳朵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