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德系豪门ABB能否领跑无人驾驶
作者:环球


      近日,宝马对中国媒体发布了无人驾驶技术的规划。在规划中,其描述了对于无人驾驶技术的愿景和详细规划。
  据悉,2009年10月,宝马集团在纽伯格林北环赛道上进行了称为BMW TrackTrainer(BMW赛道训练系统)的全自动驾驶科技演示。2011年中,在没有驾驶员干预的情况下,一辆宝马集团研发与技术部门的测试车辆在慕尼黑和纽伦堡之间的A9高速公路上进行了公开路试。2013年,宝马集团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大陆集团合作,共同开发支持高度自动化驾驶的驾驶辅助系统,其表示,“这项为期两年的合作旨在为2020年及更远未来的高度自动化驾驶系统打好基础。”
  而宝马的首款无人驾驶汽车或将于2017年前后在中国道路上出现,宝马(中国)服务有限公司研发部副总裁马策先生 (ManceNevijo)表示,2014年9月,宝马和百度正式签署协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在中国推进高度自动化驾驶科技的研究。“双方均有信心在为期3年的合作项目结束后,展示可在中国市政道路行驶的BMW高度自动化驾驶车型。”
  无独有偶,另外两大德系豪华汽车品牌——奔驰和奥迪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无人驾驶研究和测试。
  据美国媒体Leflane报道,奥迪公司电子研发部首席工程师里基·胡迪(RickyHudi)在日内瓦汽车展上表示,新一代奥迪A8将采用 TrafficJamPilot自动驾驶系统。根据路况,新一代奥迪A8在37-50mph速度时无需司机操作,可以到达任何地方。该系统专为高速公路固定车道而设计,考虑到了交通拥堵状况。
  与此同时,奥迪公司在今年1月的消费电子展上,预演了即将上市的TrafficJamPilot技术,新一代A8基于激光扫描仪、摄影机、首尾两端的传感器和超声波搜集车辆和周围环境的数据。收集到的信息将会传送到执行驾驶任务的中央控制器,但奥迪公司并未公布A8正式发布时间。
  但奥迪方面同样也坦言,推广无人驾驶技术仍然没有达到一个非常好的时机。Hackenberg博士对外媒表示,由于无人驾驶系统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能,所以生产能够在任何情况下进行操作的无人驾驶车辆是大势所趋,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大概还需要10年左右。之所以需要那么久的时间不仅仅是因为技术层面的问题,还有立法方面对无人驾驶系统还未有明确的规定。
  作为汽车的发明者,戴姆勒奔驰也对无人驾驶有一项野心勃勃的计划。早在2013年,英国路透社就披露,德国汽车制造商戴姆勒集团计划其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在2020年以前上市销售,以重新夺回豪华车领域的冠军宝座。戴姆勒研发总监托马斯·韦伯(ThomasWeber)表示,“我们希望率先在量产车上发布自动驾驶功能。戴姆勒将在这个10年内实现这一点。”
  但其同德系小伙伴宝马和奥迪相比,其刚刚推出了搭载无人驾驶技术的概念车,对于无人驾驶的测试仍然是处于一个零星的阶段。该概念车采用插电式混动氢燃料电池,结合两台电动马达,功率可达268马力,扭矩398磅-英尺。该车百公里加速时间6.7秒,最高电子限速200公里/时,总续航里程可达200公里。
  众所周知,德系三强“奥宝奔”无论是在中国市场,亦或是全球市场均保持着遥遥领先的“领跑”姿态。2014年宝马品牌全球累计销量1,811,719辆,奥迪品牌 2014年全球销量1,741,129辆,奔驰品牌在全球交付销量达到1,650,010辆。IHSAutomotive公司估测称,2015年宝马品牌仍将继续领跑,预计全年销量182万辆,奥迪170万辆,而奔驰160万辆。
  尽管德系三强希望能够通过无人驾驶技术这样前瞻性的研究,进一步夯实其目前的领导地位,但不得不说,德系诸强在无人驾驶技术研发方面正在遭遇着外部强有力的挑战。这场“奥宝奔”寄期望的“内部决战”或许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而已,因为它们面临的最大强敌来自于外部。
(环球)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汽车·选择】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德系豪门ABB能否领跑无人驾驶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