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首个汽车常用配件负担指数发布
哪些汽车零配件最费钱?
作者:聂国春


    ■本报记者 聂国春

  对于汽车消费者来说,哪些汽车零配件最费钱呢?
  4月27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联合发布了国内首个“汽车消费者常用配件负担指数”,并公布第三批汽车零整比。结果显示,消费者常用配件成本负担最大相差8.2倍。

零整比发布成效明显

  4月27日发布的汽车零整比涉及20款车型,基本上是2014年的新款车型,或者是老车型的改款。其中,华晨宝马5系F18和北京奔驰E级W212两款车型的零整比最高达650%-660%,所有零配件拼起来能买6辆半的整车。长城哈弗H6、北京现代ix35则相对划算,所有零配件拼起来买不了两辆整车。
  据了解,中保协和中汽车修协此前先后公布了两批汽车零整比系数,涉及36款车型。数据披露后,一汽奥迪、克莱斯勒、宝马、广汽丰田、东风日产等先后宣布下调售后零部件价格,奔驰还两度降价。
  中保协财产险工作部主任郭红说,汽车零整比客观揭示了汽车厂商在售后配件流通领域内的不合理定价机制,并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消费者披露了不同品牌、不同车型间配件价格的差异,受到了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促进了汽车售后配件价格的合理回归,切实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配件负担指数更真实

  “不过,零整比系数反映的仅是汽车全周期使用成本负担的一部分,通过跟踪监测发现,有些汽车主机厂商价格下调的多为高价值、低损失频度的配件,而对于消费者日常用车成本密切相关的低价值、高损失频度的配件降价较少,致使消费者对配件价格下降的感受不明显。”郭红说。
  他进一步解释,有的车企发动机等配件降价多,保险杠等配件降价少甚至涨价。例如,卡罗拉发动机、变速器降价4万多元,但前后保险杠却较此前贵了174元。奥迪A6L发动机等降了8.8万余元,保险杠却并不降价。
  然而,数据显示,汽车前保险杠的更换频度高达6.2775%,而发动机的更换频度仅为0.0153%。也就是说,对于更换频繁的配件,多数车企降价少或涨价,而很少需要维修和更换的配件降价大。“这样,消费者的直观感受是汽车配件价格下降不大。”郭红说,为了更真实地反映汽车配件的价格情况,两协会研究并发布了汽车消费者常用配件负担指数。
  据介绍,汽车消费者常用配件负担指数是以18项单个常用配件(前大灯、前后保险杠、发动机罩等)的价格乘以配件自身损失率之和,再除以整车销售价格的比值。而配件自身损失率是单个配件损失金额与事故车所有配件损失金额的比值。

配件负担最高相差8.2倍

  记者了解到,配件负担指数选取了78个品牌的500款车型(覆盖出险车辆的80%)和18项常用配件(赔付金额超过出险车辆配件赔款的50%),通过对所有保险事故车进行大数据分析计算得出,更具有合理性。
  本次配件负担指数测算的整车销售价格区间由3.09万元至223.8万元,覆盖高、中、低多层次消费群体,500款车型分为15万元以下 (含,共279款)、15万-30万元(含,共101款)、30万-50万元(含,共58款)、50万元以上(共62款)四个价格区间。其配件负担平均指数分别为13.58、12.77、17.89和12.56,高于均值的占比分别为44.5%、26.7%、44.8%和40.4%。
  综合来看,全部500款车型配件负担平均指数为13.79,高于均值的占比40.4%。其中,2013雷克萨斯LX系最低,为4.86;最高的2010梅赛德斯—奔驰A级则为39.66,是前者的8.2倍。
  中消协投诉部主任张德志表示,配件负担指数和第三批汽车零整比的发布,提升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这也将促进汽车维修行业的良性竞争,最终让消费者获益。
  据悉,下一步中保协和中汽修协还将陆续推出汽车消费者日常周期养护负担指数、汽车消费者维修负担指数,以及有机结合配件、维修、养护等覆盖消费者全周期用车成本负担指数,构建起保护汽车消费者权益的指标体系。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汽车·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哪些汽车零配件最费钱?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