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一种基于微信实现商品的社交分享、熟人推荐与朋友圈展示的新商业模式,正在受到热捧。近日,“中国微商达人秀”论坛在深圳召开。笔者从该论坛上获悉,目前中国有大约1000万人做微商,开有1000万家微店,年交易流水约650亿元。不过,随着微商野蛮生长,市场也将迎来一场大洗牌,监管部门和微信官方开始探索、推出一系列严管措施。
新模式吸引传统企业大规模进入
微商始于2012年底,经过2013年、2014年的大面积推广,进入2015年后驶入了快车道。
笔者发现,今年传统企业开始大规模进入微商营销模式,像韩后、健康元(太太口服液)、天虹、国美、苏宁等传统企业纷纷试水微商、微店,据透露,苏宁当前有超过2万员工参与个人开微店项目,占其员工比例的50%。
不过,尽管微商发展势头猛,但其负面新闻近期频频爆出,许多微店存在假货、囤货及传销问题。央视日前就曝光一些微商出售的面膜多出自黑作坊,原料质量低劣且添加激素,有的甚至激素含量超标6000倍。“目前的微商中,有80%的代理模式和20%的自营模式,前者广受诟病的是,80%的货积压在各级代理手中,真正抵达销售终端的产品仅占20%。”据业内人士介绍,自营模式则以销售产品为主,产品到达终端的比例更高,企业试水微商主要是自营模式。
行业问题频出监管步步收紧
笔者发现,在微店处于野蛮生长的时期,有部分第三方微商平台开始调整发展策略,着重保障微店商品质量。最近刚获得第二轮1.5亿元融资的第三方平台商微盟,其创始人孙涛勇透露,本轮融资的资金将被重点用于搭建微商平台的三大体系:供货商商品质量控制体系、V店主社交信用体系及消费者保障体系。“这是目前微商面临的三大痛点,如果我们解决了上述问题,就将获得很强的核心竞争力。”
有赞、京东拍拍、苏宁、国美等平台也都将重点放在吸引有品牌背书的企业。而苏宁员工的个人微店,消费者会直接进入苏宁易购的界面,从产品、支付到物流和售后环节的服务都由公司统一提供。
在监管方面,有关部门与大平台商也正在探索合作。在深圳举办的“中国微商达人秀”论坛上,深圳电商服务中心电商应用推广部部长洪培林表示,微信平台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比如提供一个让消费者投诉的便捷入口。此外,微商行业内也应该建立起一个诚信平台,及时披露一些不规范的微商。据悉,深圳市政府目前正在与腾讯微信协商,试图实现对微商产品的来源地追溯,同时制定对制假售假企业的惩罚机制。
据悉,今年以来微信官方经常会推出一些规范微商的新举措。如2月微信官方第一次专门为微商(朋友圈微商)设置专门的功能:收钱不发货举报,2月15日,微信官方发出正式公告:打击微商非法分销,这是腾讯微信官方首次对带有涉嫌传销性质的微商表态。3月,微信官方开始对微商进行打假,腾讯微信官方公众号发出通知,建立品牌维权平台,机制是用户举报,传统品牌方验证货的真假,如是假货,微信官方即做封号处理。3月5日,微信推出新功能,提醒用户“如果对他的内容不感兴趣,可按头像设置权限”,预计会对微商的曝光与展示有影响,这是限制微商暴力刷屏的举措。 (欧志葵 王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