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武晓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4月14日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就“手机流量资费和网速”问题做出重要指示。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形:网易公司董事局主席丁磊在发言中说:“现在我们的流量费很贵,1G就要70元,我觉得这可能会成为一个障碍。”李克强总理当场表示“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并当即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薄利多销”。之后,就是热火朝天的各种回应。
为什么我们觉得速度慢、价格高呢?网速到底慢不慢?价格到底高不高呢?
外国网络真的又快又便宜吗
说实话,网速慢不慢、资费贵不贵这件事,还真是比较了以后才能感觉到。以北京为例,记者的中国移动手机在换4G之前,的确忍耐了一阵子2G的网速;不过当换了4G之后,至少在有4G信号的地方,感觉还是很快的。至于资费嘛,真的是贵了。换4G之前记者每个月的月均资费大约是不超过80元,换了以后月均达到100元以上,而使用习惯并没有实质性改变。
最重要的是,网速和资费都是经不起比较的。“网速特别快、覆盖特别好、价格很便宜。”北京的杨先生去了一趟韩国之后,对韩国的4G赞不绝口。韩国从2011年就开始使用4G网络了,是全世界4G较发达的国家之一。从杨先生的体验感受来看,无论网速还是资费,都是让我们羡慕的。
韩国被称为全球最依赖手机的国家,正是因为又快又便宜覆盖又好,导致韩国人很大程度上用手机替代了台式机的功能。据韩国KBS电视台报道,韩国人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66分钟,使用台式机的时间为56分钟。韩国人用手机来完成各种事情,比如交流、缴费以及查资料等,几乎取代了电脑的所有功能。
也由于同样的原因,韩国手机用户的消费习惯也与中国人不同,咱们的手机或者ipad看的视频,大多是事先下载好的,而韩国人都是在线看的——听上去好奢侈。在韩国用手机使用高速的4G网络观看视频,确实毫无卡顿,体验一流。
还有一个让我国用户羡慕的就是,4G套餐价不高(约为韩国人月收入的2%,这个与记者在北京的话费绝对值基本相当,但体验感受和所包含的流量等却截然不同),而且流量用不完不会清零,会自动叠加到下个月。要知道,这个价格下,韩国人使用的月均流量是3GB左右。这样算下来,流量不是一般地便宜了!据了解,韩国的WiFi信号覆盖同样十分出色,这不就是中国用户期待的4G吗?
国内平均网速位列全球第82位
独立电信行业分析师付亮认为,国内无论固网宽带还是移动宽带,网速仍有明显差距。“固网宽带落后美国约5年,移动宽带落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约4年。”
目前国内的网速到底有多慢?在此之前,全球最大的CDN(内容分发网络)服务商提供的统计数据似乎能够说明一定的问题:截至2014年第四季度,全球固网宽带的平均网速约为4.5Mbps,而国内的固网平均网速为3.4Mbps,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名中,这一网速水平仅仅能够排到第82位,低于泰国、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
从全球情况来看,目前平均网速最快的国家是韩国,固网平均网速高达22.2Mbps,日本的 15.2Mbps、瑞典的14.6Mbps的网速,也远远高于目前国内的平均网速。
另一方面,国内的移动网络虽然发展非常迅猛,但由于起步较晚,跟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跟国际主流相比,国内的3G牌照发牌落后了约10年,4G发牌落后了约5年。虽然用户增长迅猛,但目前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人均月流量只有280M,跟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明显。
光纤入户率低网络质量参差不齐
我国的网速不仅排名靠后,而且实际网速与标称网速之间差别巨大。有媒体测试,北京号称50M的带宽实际网速居然只有10M,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电信业观察人士、飞象网总裁项立刚认为,光纤入户率较低和宽带质量参差不齐是重要原因。
项立刚说:“在城市地区和发达地区,运营商建设光纤宽带的积极性很高,因为回报也容易实现;而在一些偏远地区、信息化程度不高的区域,建设宽带就将面临着难以收回成本的问题,运营商的意愿不强烈。”项立刚认为,这就造成了区域、城乡宽带发展的不均衡,导致部分地区上网速度慢等问题。
对于光纤入户率较低的问题,运营商也有苦衷。一些运营商抱怨,在推进宽带升级的过程中,不时遇到物业公司、小区等设立的不合理收费。物业方往往要求运营商支付高额的配合费,使运营商的网络建设成本不堪重负。也有一些市民对于光纤入户的价值认识不足,因为需要装修、管道铺设等原因,造成市民很难接受光纤入户工作。
项立刚说:“从国际经验来看,宽带应当成为水、电一样的基础条件,作为建筑物规划、验收的必然环节,不应受到‘物业漫天要价’等阻力,这样才能推动宽带入户,降低成本提升网速,真正惠及百姓。”
此外,宽带质量参差不齐也影响用户的上网体验。他说:“50M宽带你要看什么情况了,你是共享的还是主享的。共享的也要看你用的是哪一家运营商的,你要用小运营商的,50M就可能有特别多用户,网速就很难保证。实测的话还要看用的是什么服务器、怎么去测的?一般来说大的运营商说50M,可能就要好一些。”
网络资费究竟有多大下降空间
从绝对值来说,我国的资费不算太高,但综合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等因素来看,我国的资费还是偏高的。业内人士认为,资费还有较大的下降空间。付亮说,如果以当前移动的4G流量可选套餐看,1GB的数据流量大约50元,“这个直接价格与最初的4G商用套餐资费相比,已有了明显下降。”随着4G双网制式的发牌,国内数据流量单价资费将进一步下降。FDD牌照下发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有望开始让4G网络发展进入快车道,费用会有较大下降空间。
付亮说:“流量资费实际上是随着通信基础设施的完善、4G的用户发展而逐步降低的。如早期4G流量价格为1GB70元,到现在1GB约为30至50元。预计年内随着竞争加剧,价格有望下降50%左右。”“只有用户多,价格才会快速下降。”项立刚也认可这个观点。他认为,一旦年内4G网络用户达到3亿,4G服务资费有望实现深度调整。“从长远看,4G移动宽带资费下降到10元每GB的水平是可能的,但需要足够的技术进步、设施完善和发展时间。”
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早在3月份就说过:“我可以给你讲一个大趋势,资费肯定是逐步下降的。这里面尤其随着技术进步,单位成本降低,但是它有个过程,每年中国移动2000多亿元的投资,我必须要有投入和产出,一下子不能降得太快,它有个过程。去年他们告诉我,平均流量资费下降了30%—50%,这个前景就是各种应用上来以后,它还会拉动流量的增长。语音也会降,具体讲不清楚,因为在套餐里面。”
项立刚不同意通信行业竞争不充分导致资费较高的说法。他说:“中国的电信运营商是充分竞争的,某种程度上是惨烈的竞争。之所以说资费偏高,这与4G网络发展、普及程度及运营商摊平前期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