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
北京大学新媒体营销传播中心研究员马旗戟认为,网络购物在形成全国市场一体化消除渠道壁垒的过程中,也带来了跨地域的购物和消费,以及跨地域投诉的信息不对称,建议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平台,对有关信息进行开发,建立相应平台及管道,将市场维权监测情况及消费预测预警相结合,将线上与线下监测打通,将消费者维权投诉及执法打通,并为消费者搭建网络投诉通道。
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金建杭表示,该集团的目标是到2019年网上零售额超过1万亿美元,到2024年平台消费者人群超过20亿,相当于全球人口的1/4,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必须依靠生产制造及流通服务领域参与者,包括商家、服务商、相关的技术开发商共同运作,同时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尤其是在完善法律法规及执法监督方面。
阿里巴巴集团客户服务部总监马辉介绍说,中国消费者协会及各地消费者组织与该集团联合搭建的投诉对接平台,第一期建设已经完成,截至今年4月广东省消保委、江苏省消保委、天津市消保委都已经开始试用。通过该平台,消费者的投诉材料在5分钟内就可以转交,简单投诉一两个工作日就可以给出处理意见,复杂投诉一般也可在7个工作日内解决,最长不超过15个工作日。“平台的搭建和运行,大大提高了投诉处理的效率。下一步,我们希望能够将相关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以便于消费者组织快速查看。”马辉说。
此外,阿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谢周佩介绍了构建消费维权指数的想法和目前推进的结果。杨红灿认为,企业在消费维权数据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将来政府和企业相互补充,共同推进网络消费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据国家工商总局消保局副局长黄建华透露,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正在搭建中,其下又分为跨境消费平台、四级联动体系以及与企业对接的平台,下一步,工商部门将与阿里巴巴在内的电商建立在线投诉及售后维权机制,以满足新形势下消费维权工作的需要。
(本次座谈会详细报道见B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