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北京同仁堂海外发展绽放十大亮点
作者:王雪
图片
图片


    1:2014年 11月 28日,香港“同心同乐同仁堂”养生中心开业,北京同仁堂集团兼同仁堂国药董事长梅群先生(右四)、大紫荆勋章、太平绅士及同仁堂国药独立非执行董事梁爱诗女士(右三)及同仁堂集团副总经理、同仁堂国药董事总经理丁永铃女士(右一)一同出席开幕典礼。

2:2014年,北京同仁堂与西悉尼大学签约,共同开展中药成分安全性研究。    

  经过22年的努力发展,北京同仁堂已经在海外20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110家零售终端。海外超过3000万患者接受了同仁堂的诊疗服务,数以亿计的海外民众认识了同仁堂,终端网络的广泛覆盖和海外民众对于同仁堂的良好认知,为同仁堂进一步发展海外市场奠定了资源基础。2014年,北京同仁堂的海外发展可以概括为十大亮点:

亮点1

  2014年,圆满超额完成各项经济指标。2014年,上市公司-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公司)各项经济指标较2013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收入同比增长2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1%;总资产同比增长15.8%。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14年国药公司市值最高达104亿港币,稳居香港创业板龙头。

亮点2

  至2014年底,国药公司在海外20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110家零售终端,提前完成了“十二五规划”中100家网点的建设目标,体现了海外发展的速度超过预期,正在大踏步地迈向新的历史阶段。

亮点3

  2014年6月,国药公司与香港福明堂中医药中心强强联合,以收购的方式,共同成立北京同仁堂福明堂中医药中心,下属6家诊所,为下一步拓展香港社区医疗业务领域、为香港民众提供广泛而优质的医疗服务、提升在业界的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亮点4

  2014年9月27日,国药公司以收购方式成立的北京同仁堂新西兰公司的4家药店同时举办了盛大的开业典礼,标志着同仁堂在西方主流市场的重大突破。开业当天,新中两国知名政界、商界要员参加,新西兰国家执政党主席彼得·古德菲勒和中国驻奥克兰总领事牛清报应邀参加并在开业仪式致辞,极大地提升了同仁堂品牌在新西兰的知名度。

亮点5

  2014年11月21日,中国国家领导在对新西兰进行友好国事访问期间,和新西兰领导共同见证了《北京同仁堂新西兰综合养生保健中心框架协议》的签约。该项目是同仁堂贯彻和落实关于“加快中医中药在海外发展”的指示,加快中医中药进入西方主流市场,打造国际品牌的又一重大突破。

亮点6

  2014年11月28日,经过8个月的紧张筹备,香港“同心同乐同仁堂”养生中心隆重开业,这是目前香港规模最大、项目最全的养生中心之一,也是国药公司上市时,在招股书列示的重点项目之一。养生中心的建立,将对我们未来在海外,特别是欧美主流市场,探索养生保健新模式,由产品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亮点7

  2014年12月11日,同仁堂海外有三家店,在西方主流市场同时开业:包括温哥华第三家分店、波兰第二家分店和位于墨尔本的第五家分店开业。三家店同一天开业,表现出了同仁堂品牌影响力在西方主流市场的空前提升,对同仁堂在主流市场发展起到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推动作用。

亮点8

  2014年底,集团公司和美国美洲中医学院签订合作意向书,共同培养同仁堂在美国市场发展所需要的中医中药人才;之前,国药公司在香港浸会大学设立了“中医中药优秀人才奖学金”;在北京创建海外医师进修工作室,旨在培养一支自有的中医师队伍。上述一系列举措,标志着同仁堂已经全方位、多角度地拉开了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序幕,为海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亮点9

  2014年,国药集团和主流大学合作研发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中,与美国加州Western药
学院、cityofhope研究中心合作开展灵芝孢子粉抗癌机理研究;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合作,开展中药成分安全性研究;与香港大学合作,开展安宫牛黄丸安全性和机理研究等。为国药公司产品突破准入壁垒,进入西方主流市场积累数据和理论基础。

亮点10

  2014年12月,国药生产研发基地成功通过国际最高标准的ISO22000认证,以及HACCP(危害分析重要管制点)认证,这是中药企业率先取得该项认证,标志着生产和质量控制水平的历史性飞跃,为国药生产基地立足香港,面向海外、打造海外制造的精品创造了条件,也为未来在欧美等国家建立本地化工厂打下了坚实基础。北京同仁堂也开创性地取得澳大利亚TGA三年生产线免检的豁免,通常免检期只有一年,这一延期,标志着西方主流市场对中药生产标准和质量的高度认可。 (王雪)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要闻·法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北京同仁堂海外发展绽放十大亮点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