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霸气”高考标语透出股邪气
作者:黄钰琳
图片


    资料图片

■本报实习生 黄钰琳

  眼下,正是莘莘学子为高考进行最后冲刺的关键时刻,不少学校为了激励学生,挂出一条条“励志”的高考标语,成了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一些奇葩标语在网上引发了不小的质疑和争议。

■现象
标语走红

  5月21日,广西桂林一所中学的“霸气”高考标语“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走红网络。
  其实,奇葩高考标语年年有。近年来,“累死你一个,幸福你一家”“扛得住给我扛;扛不住,给我死扛”“就算撞的头破血流,也要冲进一本线的大楼”等高考标语,也曾一度在网上走红,引发热议。
  盘点网络上流传较广的高考标语,大致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第一类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型。“进清华,与总理主席称兄道弟;入北大,同大家巨匠谈道论经”,即为一例。有网友戏言:“这个标语堪称众多高考标语中最霸气的一个,看过顿时让人有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第二类是“刺刀见红”型。“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不像角马一样落后,要像野狗一样战斗”之类,算是典型。看了这类标语,感觉一股杀气穿透屏幕而来,让人心惊胆颤。
  第三类是“当头棒喝”型。“战胜富二代,考过官二代,高考不拼爹,努力靠自己”“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之类,可划入此列。

■争议
褒贬不一

  去年高考结束后的一项关于高考标语的调查显示,58.0%的受访者认为,高考标语确实给自己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毕业于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的李思说,挂高考标语很有必要。“虽然有些标语有点疯狂,但很多不过是‘知识改变命运’这一说法的具体版本,在冲刺阶段确实很激励人”。
  另一位在校大学生于静也表示,不必对高考标语过多解读,考生也无需紧张。“如果将高考比作一场战斗的话,校园里悬挂的那些高考标语连冲锋的号角都算不上。高三的学生每天学习压力那么大,一天到晚泡在题海里,谁有功夫抬头去研究墙上的标语。如果说考生有压力,那也是父母老师以及他们自己背负的,与高考标语扯不上过多关系”。“虽说这样的高考标语有点‘雷’,但在高考这样的关键时候,确实需要正能量的激励,看到有些标语,不好好学习都不好意思了。”网友“柳白薇”说。
  反对者也提出了他们的质疑。在校大学生李志朋表示,学校的本意可以理解,是为了激发考生的斗志,鼓舞他们的士气,本无可厚非。但是学校毕竟是学校,应该注意校风和良好氛围的创建,用一些让人心生恐惧的字眼未免有失偏颇,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评论员戴先任则指出,“累死学生”之类的高考标语透出股邪气,误读了高考的意义,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戕害。

■观点
拒绝功利

  霸气十足的高考标语对学生到底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呢?原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表示,一些高考标语充斥着功利、虚荣、暴力和无知,各级教育部门应责令各学校禁止使用“充满血腥味”的霸气标语。
  时事评论员朱四倍则指出,对学生予以恰当的激励是合理的,但不能异化为“鼓励追求功利”。煽动性的、鼓惑性的“累死你一个,幸福你一家”之类的标语,既是高考焦虑的体现,也是只关注成功结果不关注成长、成才过程的极端表达。
  高考标语的背后折射出当今社会中的哪些现象?罗崇敏认为,霸气的高考标语背后折射出教育的严重功利化。
  朱四倍也表示,随着教育功利化现象的日趋严重,多数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是填鸭式的教育。为获得高升学率,学生的天性被扼杀。学生对于成功的认识只是来自学校灌输的 “要读名校”“学而优则仕”“要发财”。学校成了只关心学业、成绩,而忽略人格、心理教育的“工厂”,而学生则成了流水线上的“考试机器”。
  “霸气高考标语,还是少些为好。”朱四倍说。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话题】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霸气”高考标语透出股邪气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