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这样的“堆柴”场面已成历史。
■本报记者 刘文新 文/摄
去年年底以来,以木柴燃料烹制的“柴火鸡”餐馆,突然风靡山城重庆,遍地开花。针对“柴火鸡”餐馆燃烧木柴严重污染空气环境的现象,今年年初,重庆环保、工商、卫生、质监等部门联手开展了专项整治。半年过去了,记者从重庆市环保局获悉,主城超过600家“柴火鸡”餐馆,已全部改烧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记者了解到,“柴火鸡”两年前流行于四川成都郊区的农家乐,鸡舍就在餐馆附近,顾客现场点杀。土灶、土鸡、土锅、土老柴,营造出原生态的农家风情。“柴火鸡”开进重庆主城区后,很快就风靡一时,其最大的特色是每家餐馆门口叠有一大堆待烧的木柴,以示“柴火”名副其实。
位于重庆南岸区南湖路的“乡村柴火鸡”餐馆,去年底一开张便顾客盈门。记者曾去消费时看到,餐馆内摆有十来个土灶,灶台上有一米高的锥形老铁锅,下面则是熊熊燃烧的柴火灶膛。浓浓的烟雾呛得食客不停咳嗽,全都到餐馆外躲避。“用木柴焖烧的‘柴火鸡’,味道才又麻又辣,劲道!够味!”厨师告诉记者,在焖烧烹制的这半个多小时里,烟雾确实有点大,顾客只好委屈一下,到外面等候。“柴火鸡”餐馆开到哪里,投诉就跟到哪里。南岸区消委会就接到过多起投诉,反映烟雾呛人,周边居民苦不堪言。环保部门接到的相关投诉及举报就更多了。
据估算,以一家30多张桌子的“柴火鸡”餐馆为例,生意好的时候,按一锅鸡烧40分钟计算,一个店要烧掉500多公斤干柴。
在“柴火鸡”鼎盛时期,九龙坡区杨家坪周边就开了不下10家“柴火鸡”,然而却没有一家到九龙坡区环保部门办过审批。“我们接到过多起投诉和举报,主要是反映油烟扰民。”九龙坡区环保监察支队负责人廖志介绍说。
今年1月20日起,重庆市环保局会同市政、工商、公安、规划、食药监等部门,和主城各区政府一起,开展集中整治露天焚烧和“柴火鸡”餐饮专项工作。根据要求,从事“柴火鸡”土灶餐饮经营的,必须在1月31日前改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否则,将面临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并依法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所谓的柴火烹制,玩的就是个概念,其实,用柴火和天然气,对食品本身和口感基本上没影响,感觉不出来。”重庆市餐饮行业协会有关人士表示,“柴火鸡”只是概念上的炒作,菜品质量和消费环境好,才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所在。
“‘柴火鸡’改造其实是好事一桩。”九龙坡区一家“柴火鸡”老板告诉记者,他花3万多元改建了灶台,安装了天然气管道。实际上,使用天然气的成本比烧木柴的成本更低,每一锅制作的燃料成本可节省4到5元,“菜品的口感并没有什么区别,而顾客再也不用跑到店外去等了,生意实际上也没受到什么影响”。
据介绍,由于盲目跟风,竞争激烈,加上专项整治,在短时间内发展起来的上千家“柴火鸡”餐馆,经过优胜劣汰,目前剩下600家左右。如今,这些餐馆全都不再烧柴火,而是改用天然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我们要为集中整治‘柴火鸡’点个赞!楼下又安静又干净了,我们也敢开窗子了。”住在“乡村柴火鸡”餐馆楼上的王阿姨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