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姚四有近照
图2:最美边防兵
图3:母亲
图4:落雪无声
图5:花香醉人
图6:冬雪山水系列
■本报记者 孙燕明
姚四有是当代实力派画家,以擅长写意人物画和冬雪山水画闻名遐迩,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民革画院理事、天水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他的绘画作品继承了中国传统笔墨精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精致入微的刻画、清新典雅的色彩、生动传神的构图、回味无穷的意境,其人物画极力展现人物真实、顽强、坚韧、生生不息的生命状态。其山水画巧妙运用中国画传统留白技法表现黄土高原银装素裹的壮丽景象,表达极具中国人文精神的审美情趣,尽显“束云归砚匣,裁梦入花心”的艺术境界。
受大哥姚克诚的影响走上绘画之路
1964年10月,姚四有出生于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父亲是成县供销社的营业员,母亲是家庭妇女。他的大哥姚克诚是当地的书法名家,书法创作涉篆、隶、行、草、楷诸体,尤以行草、榜书见长。在姚克诚的影响下,姚四有从小喜欢写毛笔字、画画、捏泥人和摩崖石刻。经姚克诚引荐,姚四有从10岁开始受到当地著名画家杨立强、雷春的启蒙教育。杨立强自幼酷爱传统绘画艺术,师从著名画家蔡鹤汀、蔡鹤洲,对山水、花鸟、人物画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与研究,曾担任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陇南地区文联副主席、同谷书画院院长等职务,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绘画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并获奖,并被国家博物馆和国外多家知名文化艺术机构收藏。雷春是成县文化馆的职业画家,因1984年创作的中国画《藏年之夜》摘取全国第六届美展金奖而闻名画坛,曾担任陇南地区文联副主席、成县政协副主席等职务。在杨立强、雷春的悉心指导下,姚四有系统学习了人物素描的基本理论和技法,潜心临摹历代名家经典作品,以及《华山川》《山乡巨变》《刘旦宅》等连环画,并经常深入到乡村走街串巷给人画像。
1979年,姚四有就读于成县第一中学,学校开设美术课,他表现出不同凡响的绘画才能。美术课老师李四喜早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具有深厚的绘画功力,并且在音乐上有一定的建树,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爱戴。在李老师的辅导下,姚四有的美术课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除了继续学习传统素描外,还学习了水彩画,并负责出版学校的墙报和黑板报。在即将高中毕业之际,李老师鼓励他报考专业美术院校,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1982年,姚四有以优异成绩考入甘肃省天水师范学院美术系,师承张琮、张济民、马晞、李继福、张世禄、李保竹等著名教授,系统学习了中国画、油画、水彩画、书法、雕塑、篆刻等各种艺术形式的基本理论和技法,为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天水画坛崭露头角
1984年,姚四有大专毕业后,被分配到甘肃省陇南市康县第一中学担任美术教师。两年后,他调到康县文化馆担任美术创作员,所作《牧女》《古东心声》《山溪》等8幅作品被省市级报刊刊发。1987年,著名画家袁运甫、王文芳在成县举办历时一个多月的绘画创作讲座,姚四有有幸聆听了两位画家的教诲,使他对当代美术发展理念有了更全面和更深入的认知。
1988年,姚四有被选举为康县美术家协会副会长,其人物画《冲姑娘》被选入《康县县志》。他创作的一幅人物画入选陕西、甘肃、四川三省七县美术作品联展,并荣获优秀奖。1990年,他调到天水日报社担任美术编辑,担负报纸栏目刊头和版式设计工作,曾荣获全国报纸版面设计三等奖。1992年,他加入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并被推选为天水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随后,他的多幅绘画作品入选西北五省美术作品展,受到书画界的高度评价。1994年,中央美术学院著名画家姚有多、华其敏、袁武、李洋到甘南藏区采风写生,历时一个多月,姚四有全程陪同,有机会现场观摩几位画家画画,亲耳聆听几位画家的教诲,使他获益匪浅。2003年,他调入天水市文化馆从事美术创作工作,从此成为职业画家。
师承著名画家杜滋龄、孔紫和陈玉铭
2005年,姚四有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杜滋龄工作室,学习中国画创作,使他的绘画水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杜滋龄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师从著名画家叶浅予、李震坚,曾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现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教授、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他的写意人物画深得以形写神的要义,其作品兼具南北技法之长,又能熔铸成一家笔法,形成浑厚华滋、俊逸洒脱的艺术风格。他多年来醉心于西域边陲的自然、人文景观,以饱蘸深情的笔墨刻画了这块神奇土地上的人物风情和自然风貌。杜滋龄工作室坚持“以形写神、涉猎中外、贴近生活、多出精品”的教育方针,主要培养学员的人物画写生能力、默写能力和造型能力,以及人物画写意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尊重艺术规律和生活感受,创作出具有深厚传统笔墨功力和浓郁生活气息的作品。杜滋龄说:“中国人物画的线描为十八描法,是古人根据当时的物象观察而总结出来的各种描写方法,通过线条的力度、节奏、韵味和气势表现客观对象。在现代,画家在人物画创作中必然要碰到很多新的物象,是古代所没有的,用线条表现时,不可生搬硬套。处理人物形象时不能千人一面,要有人物的个性,而线描也不能千物留一线,每一笔都要代表更多的内涵,还要注意每一笔与整体发生联系。画面墨色要力求层次丰富,将积墨法与破墨法并用。人物画要吸收山水画的技法,方能尽显笔墨情趣。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给予画家无穷的灵感。黄胄先生的民族风情画为世人称赞,人物生动传神,使观赏者倍感亲切,这是因为黄胄先生所画的人物都经过长期深入的观察和体验,不是凭空而来。画家对不熟悉的人物和景物无法深入刻画,更谈不上形神俱佳。”
2012年,姚四有考入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高研班,师承著名画家孔紫,使他的人物画艺术造诣有了很大提升。孔紫先后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中国女画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客座教授、北京市海淀区文联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她的人物画画风清新大气,造型率真质朴,笔墨兼得南方的灵秀与北方的雄浑,特别是她那些极具现代构思意味的画面形式中,洋溢着一种清纯朴实的情感,形成真切自然、感人至深的艺术风貌。孔紫认为:“如果将美术作品与音乐类比,各个历史时代的主题性创作应是绘画中的交响乐,这是由它本身所具备的诸多因素决定的,即缜密的思想、深刻的内容、恢弘的气度、丰富的人文内涵、扎实的造型功力、整体画面的准确把握以及笔墨上的完美表达。传统是发展的,传统因发展才形成了今天看到的传统脉络。中国画在各个历史时代都具有鲜明的时代风貌。传统因发展而充满生机,因时代而面貌鲜活。关照精神、关注时代,是中国人物画家学习传统、继承传统、发扬传统毋庸置疑的课题。”
2014年,姚四有师承著名画家陈玉铭,学习人物画创作,使他的视野更加开阔,对人物画内涵和创作理念有了更深入地理解,画技画法日臻成熟。陈玉铭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解放军画报社高级美术编辑,其绘画作品《历史的定格》《天籁》曾荣获全国美展大奖,并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他的绘画作品注重关注社会普通人群的生存状态,注重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陈玉铭说:“我们这代画家大多进过专业美院学习,受到相对严格的素描训练,免不了会在绘画作品中带有明显的素描痕迹。从素描向水墨的转换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不能将素描与水墨的转换理解为用水墨画素描,而要利用学到的素描功力实现水墨酣畅淋漓的表现力。”
形成真切朴实、形神兼备的艺术风格
姚四有认为,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应注重继承传统笔墨精髓,潜心钻研历代名家的绘画理论和技法,将师法古人作为自己艺术实践的基本准则,但不应迷信古人古法,在创作过程中要不断追求新意境,永不满足地表现自己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切身感受,不断尝试新理念、新方法和新题材,创作出既有深厚传统笔墨功力,又有鲜明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
在人物画的创作中,姚四有除了着重刻画人物的外形,更注重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极力展现人物真实、顽强、坚韧、生生不息的生命状态,突出人物面部表情和整体神韵的刻画,使人物与周围环境完美融为一体,尽显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姚四有的人物画创作题材广泛,除了他最熟悉和热衷挖掘的北方农村人物题材外,还把创作视野扩大到可塑性很强的藏族人物和其他少数民族人物,不断寻找新的创作灵感。他创作的人物画《母亲》,以写实技法刻画了母与子两个人物,人物形象真切朴实、生动传神,母亲饱经风霜的面容尽显沧桑与慈爱,使观赏者强烈地感受到她的伟大与深沉,极具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姚四有在人物画上有所建树的同时,在冬雪山水画上的探索与创新更是独树一帜。他秉持中国写意山水画“不黑守白”的传统技法,巧妙运用中国画传统留白技法表现黄土高原银装素裹的壮丽景象,表达极具中国人文精神的审美情趣,形成真切朴实、气韵生动的艺术风貌。他创作的冬雪山水画兼具北方山水的雄浑豪放与南方山水的俊逸灵动,视觉形式上博大与精微同在,笔墨表现上粗犷与细润并存;在西部山川冬季的寒荒与冰冷中,创造出一个个意境深邃、引人入胜的诗意画面,展现出自然生命的沉寂与壮美;在雄浑苍茫的山水之间点缀着几棵枯树、几间农舍,隐约透露出一股温情与几许诗意,极具妙趣天成、赏心悦目的艺术感染力。
姚四有表示:“我喜欢下雪的日子,更喜欢欣赏雪后的高原、山川、村庄、田园。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北人,冬天落雪的景象,从小就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我在儿时与小伙伴们堆雪人、打雪仗,渴了吃几口雪的情景,时常浮现在眼前,独自常思常乐,这也许就是我多年不放弃画冬雪山水的内在动力。我的家乡在甘肃的西南部,多为土丘地貌,冬天一下雪,极目望去,白雪皑皑,分外妖娆。我研习多年家乡的雪景,自己也记不清画了多少幅画,只想借画笔抒发热爱故乡之情,积画事之技能,自愧不如古今贤人,每画完一幅画只有孤芳自赏,而画艺在年复一年之中也得到不断提升。2013年,我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今后,我将继续秉持作画要朴实、做人要诚实的座右铭,脚踏陇上高原这片沃土,伴随时代发展的脉搏,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民族精神和人性之美,讴歌祖国壮丽的山河,抒写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艺术画卷。”
近年来,姚四有的绘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大型美展并获奖:2006年,《热血铸血魂》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2007年,多幅作品参加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青年美术家新农村采风作品展;2008年,《山路》入选全国中国画展,《清冬见远山》入选新人造型艺术展,《惠风》入选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书画邀请展,并在北京荣宝斋举办个人绘画展;2009年,《高原情》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名家书画邀请展;2010年,《瑞雪丰年》入选全国中国画展,《初雪寒气清》入选红色燕赵全国山水画作品展;2009年,《山路》荣获甘肃省群星艺术节金奖;2011年,《凝是银花昨夜开》荣获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13年,《母亲》荣获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