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何颖 马丹本报记者 郑铁峰
近期,浙江省工商局组织对杭州、衢州、丽水、舟山四地商场、超市、个体户销售的102批次玩具、童车、童装、童鞋四大类儿童用品进行了质量抽查检验。抽检结果显示,38批次产品不合格,产品合格率为62.7%。从此次抽检情况来看,大型商场销售的儿童用品质量比较放心,其次为超市,个体工商户、小型儿童用品专营店销售的商品质量不容乐观。
对于此次抽查结果,浙江省工商局已下发通知,要求对判定为不合格的儿童用品,依据《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办法》等有关规定,责令经营者立即停止销售;消费者要求退货的,经营者应当负责退货。对名单中所列不合格商品的经营者,由被抽检经营者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立案查处。
玩具隐患多
本次抽检玩具32批次,合格22批次,不合格 10批次,合格率为68.8%。检测的玩具商品中有关人身财产安全的重点指标包括:玩具的小零件、形状、尺寸、强度是否符合儿童使用的国家标准要求,玩具边缘、尖端、突出物是否锐利、是否有刺伤皮肤的潜在危险,玩具薄膜的厚度、绳索的长度等物理机械性能;玩具填充物的燃烧性能项目,特定元素(砷、钡、镉、汞、铅、锑、硒)是否有迁移,玩具标识和使用说明等项目。
举例来说,如果挤压玩具、摇铃等玩具产品的尺寸不合格,在测试时能穿透模拟儿童口腔尺寸的模板,则儿童在使用时可能会因玩具抵住咽喉部位或气管导致窒息伤害。
在本次抽检商品中,标称“汕头市启航玩具塑胶有限公司”生产的杭州联华生鲜超市有限公司江城店销售的“起航”品牌胶响玩具、标称“汕头市澄海区岫泓玩具厂”生产的景宁贝婴美婴童用品专卖店销售的“比爱”品牌小奶瓶摇铃的形状、尺寸及强度项目不合格。
另外,为防止儿童在玩耍过程中,不慎将塑料袋套入头部或将塑料薄膜覆盖于口鼻部而引起窒息,国家标准中对塑料薄膜厚度设定了大于0.038mm的强制标准。
本次抽检商品中发现该项目不合格2批次:标称“汕头市澄海区美智塑胶玩具厂”生产的衢州市柯城县西街爱婴房母婴生活馆销售的“美智”牌电动玩具枪薄膜厚度实测为0.025mm;标称“汕头市澄海区澄华胜雄塑胶玩具厂”生产的衢州市柯城县西街爱婴房母婴生活馆销售的“优乐恩”品牌婴儿玩具塑料薄膜厚度实测为0.024mm。
国家标准中对玩具的孔、间隙、机械装置也作出了具体要求,以防儿童的手指伸入后挤夹受伤。本次抽检商品中发现该项目不合格1批次,标称“肇庆智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新华书店有限公司销售的“智力”牌的电子积木该项目不合格。
鞋子过半不合格
本次抽检童鞋30批次,合格13批次,不合格17批次,合格率为43.3%。其中标识项目不合格有16批次,具体表现在号型、执行标准、三包规定、厂名厂址等要素标注不全、未标注或标注不正确。
童鞋商品中有关人身财产安全的重点指标为六价铬、重金属总含量、游离或部分可水解的甲醛、可分解芳香胺染料。
此次抽检的童鞋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标识不合格和六价铬超标。六价铬是皮革在制作过程中残留的一种物质,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它可以通过消化、呼吸道、皮肤及粘膜侵入人体,皮肤接触可能导致敏感,容易产生皮炎和湿疹。
本次抽检的童鞋商品中六价铬项目不合格有1批次,标称“温州小骏马鞋业”生产的沃尔玛华东百货有限公司衢州坊门分店销售的“佐哲涵”品牌女小童花朵凉鞋实测 Cr15.3mg/kg(国家标准小于10mg/kg)。
服装虚标纤维含量
本次共抽检童装30批次,合格19批次,不合格11批次,合格率为63.3%。检测的重点指标包括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色牢度(包括耐水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
童装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纤维含量不合格和标识不符两个方面。其中,纤维含量不合格有8批次,包括:标称“温州康益服饰有限公司”生产的夏碧清销售的“皇傢蜗牛”牌棉布长裤;标称“杭州花样百出童装有限公司”生产、岑惠萍销售的“花样百出”牌时尚女童A摆连衣裙;标称“杭州朱阿姨服饰有限公司”生产、遂昌麦波儿服饰有限公司销售的“朱阿姨”牌风衣外套;标称“杭州花样百出童装有限公司”生产、丽水岑惠萍销售的时尚女童A摆连衣裙等。
另外,还有10个批次童装存在标识不符的现象,表现在制造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缺项、商品号型规格不准确、纤维成分不准确、维护标签缺项或不准确、商品产品标准编号缺项或不准确、商品质量等级缺项等。
童车抽检全合格
本次抽检共抽取了10批次童车,全部合格。在专卖店、超市抽取了“小龙哈彼”“祺娃娃”“圣得贝”“好孩子”品牌的学步车、玩具车、自行车、手推车、婴儿车,检测了童车商品中有关人身财产安全的重点指标,包括:形状、尺寸、强度、边缘等物理机械性能;车辆包装物的燃烧性能项目;主要材质或易触及高风险部位材质的特定元素(砷、钡、镉、汞、铅、锑、硒)的迁移、标识和使用说明。
吉林
41组服装样品不合格
本报长春讯(记者李洪涛)6月2日,吉林省工商局向社会发布流通领域服装质量抽查检验结果,抽检的61组样品中,“婴佳坊”“杰之牧服饰”等41组商品不合格。
日前,吉林省工商局委托四平市工商局对辖区内流通领域销售的标称山东、上海、广东等地生产的内衣、儿童服装、成人服饰开展了商品质量抽查检验。本次抽检依据相关国家强制标准和商品所明示的产品标准,对纤维含量、pH值、甲醛、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唾液色牢度、异味、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等指标进行了检测,共抽取样品61组,41组不合格,不合格率为67.21%。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耐水、汗渍色牢度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消费者穿着后由于服装和皮肤摩擦,面料上脱落的染料就会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伤害。
纤维成分分析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纤维成分含量是服装产品的重要品质指标之一,也是决定产品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消费者往往依据明示纤维成分含量来选购产品。纤维含量不合格主要有实测的纤维含量与标注值不相符、实测的纤维与标注的纤维成分名称不相符、产品无纤维成分含量标识3种表现。若产品标示的是纯棉而实际上是纯涤纶的产品,舒适度和纯棉产品相比会有很大差异。
甲醛含量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甲醛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咳嗽、鼻塞、头晕,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征,引起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甚至引起鼻咽癌。高浓度的甲醛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都有毒害。
使用说明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使用说明项虽不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安全,却是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要求的。吊牌和水洗唛是服装使用说明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引导和指导消费者合理选购产品的作用,是用于识别产品及其质量、体现产品特征、反映产品特殊性能和使用方法的重要途径。错误的纤维标识会误导、欺骗消费者,错误的洗涤维护标签会引起消费纠纷,严重的还会导致质量安全事故。
pH值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人体皮肤表层的pH值为弱酸性,衣物pH值不合格将破坏人体表面抵御疾病的屏障,容易引发皮肤瘙痒、皮炎等症状,如果服装pH值过高,碱性过大,较强的刺激性容易引起皮肤免疫紊乱,会引发皮炎、皮肤瘙痒等症状,婴幼儿皮肤幼嫩,更加容易引起皮肤疾病。
吉林省工商局要求自公布之日起,不合格商品经营者应依据公布的信息,停止销售不合格商品。辖区工商机关要对本辖区市场上销售的不合格商品组织清查,对不合格商品经营者依法进行处理。
成都
“依之舍”等女士内衣不合格
本报成都讯(记者刘铭)四川省成都市工商局近日公布今年第一季度该市流通领域女士内衣商品质量监测结果,18批次样品不合格,标称商标涉及依之舍、100%感觉等。
今年第一季度成都市工商局对该市都江堰市、新都区、双流县和郫县等区域的商场超市、内衣专卖店销售的女士内衣进行了质量抽检。本次抽检主要对女士内衣的甲醛含量、pH值、异味、可分解芳香胺染料、耐水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纤维含量、使用说明等指标进行了检验。
检验结果显示,18批次样品质量不合格,标称商标涉及“盈美蒂·简爱”“依之舍”“100%感觉”等。不合格指标主要包括使用说明、纤维含量等。
据悉,成都市工商局已责令经营者将不合格商品下柜,并要求企业立即进行整改,经整改复查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工商机关对经销不合格商品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了查处。
重庆
166批次服装质量不合格
本报重庆讯(记者刘文新)记者近日获悉,2014年,重庆市工商部门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一安排,对辖区内农村市场销售的羊绒羊毛制品及羽绒服装商品质量进行了抽查检验。标称商标为千仞岗、ELLE等166批次样品不合格,主要不合格项目为纤维含量、含绒量及标识。
据介绍,重庆市工商部门抽检的样品全部来自农村市场,被抽检的经营者既有商场,也有个体工商户。本次抽检主要对羊绒羊毛制品及羽绒服装商品的纤维含量、含绒量、绒子含量、标识等指标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共有166个批次的样品不合格。
据悉,重庆工商部门已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抽查检验中发现的销售不合格商品的经营者进行了处理。
本栏目由国家工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支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