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如何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作者:任震宇
图片


    图:座谈会现场。 董芳忠/摄

■本报记者 任震宇
  6月2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消费者报社、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在京联合开展了“让食品消费更加安全放心——食品安全主题座谈会暨消费者体验日活动”,参加座谈会的各方代表就如何保障食品安全的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期待——
严格执法保障安全

  北京市民付国栋是一名中学教师,他作为消费者代表,参加了“让食品消费更加安全放心——食品安全主题座谈会暨消费者体验日活动”,并在座谈会上发言。
  付国栋告诉记者,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普通消费者最为关心的话题。他说,像今年央视3·15晚会就曝光了一系列食品安全违法现象:如,过期食品被篡改保质期后,仍然放在货架上售卖;为逃避监管,企业将药品当成食品来生产销售;一些不法经营者通过虚假宣传,向老年人兜售“三无”保健食品……类似的食品安全违法乱象还有很多,消费者对此深感担忧。
  针对今年4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新《食品安全法》,付国栋说,他也仔细研读过这部堪称“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从中确实能看到国家重典治乱的决心。“不过我觉得,更关键的是贯彻落实好新《食品安全法》,让‘重典’真正落到实处,真正改善食品安全现状,这才是我们消费者最期待看到的。我们期待国家通过实施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来保障十三亿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付国栋说。
  付国栋还表示,作为普通消费者,他还期待政府有关部门及有关社会组织能面向公众,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消费教育引导工作,提供更加丰富的科学消费知识,提醒广大消费者预防消费风险,消除消费恐慌心理。

措施——
切实履职加强监管

  消费者希望政府部门严格监管,切实维护“舌尖上的安全”,这也正是相关行政部门为之不懈努力的工作方向。
  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马正其在座谈会上介绍说,仅从2014年至今年一季度,工商部门共查处食品主体违法和行为违法案件1.4万件,食品违法广告案件2584件,包括食品在内的假冒商标案件7522件,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12.1万件,案值合计7.7亿元。在农村市场专项整治中,查处食品案件4411件,查扣违法食品36.19万公斤,较好地维护了食品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据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综合处熊先军处长介绍,近年来我国进口食品贸易持续快速增长,2014年,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验检疫进口食品104.2万批,共计3514.1万吨。随着进口食品数量逐步扩大,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也加强了对进口食品质量的严格监管,制订了一系列的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如去年就检验发现不合格的进口食品3503批,共计2.4万吨,价值3268万美元。今年1-5月,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出927批次不合格进口食品,总重量达4142吨,总价值约1275万美元,涉及79个国家或地区。不合格进口食品几乎涉及所有食品种类,其中主要包括饮料、糕点饼干、糖类、粮谷及制品、酒类、水产品、乳制品、调味品、干坚果等种类。
  国家卫计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副司长张志强表示,食品安全监测、食品安全评估及食品安全标准对食品安全监管非常重要。近年来,国家卫计委在相关部门配合下,已经完成了近5000项食品相关标准的清理工作,并进行了整合。经过食品标准清理,现行的各类食品标准4900多项,对其中强制性内容进行分析、归类、梳理以后,到2015年底,将整合制定出1000多项食品标准。目前已经新制定颁布的是400多项,另有400多项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计划,还有二三百项需要重新制定。
  信息公开既是对消费者权益最好的保护,也是对违法者最大的震慑。国家食药监总局新闻宣传司副司长申敬旺告诉记者,国家食药监总局成立以来,一直很重视食品安全宣传,通过在网站上定期公布抽检结果,公开抽检合格与不合格的产品企业,发布消费知识、警示信息,以发挥市场作用,实现优胜劣汰。此外,还在官网上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解析,针对全国食品安全焦点问题,邀请专家对风险进行专业解读等,及时准确透明地向媒体通报风险信息,推动主要媒体建立食品安全风险交流长效机制,共同策划开展关于食品安全的相关报道,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建议——
科学监控防范风险

  保障食品安全离不开科学的监督、检验体系。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专家储晓刚博士表示,目前我国的食品监测体系还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比如在监控环节上,许多超市设立了检测实验室,实际上这已经是在流通环节末端了,做这样的工作对食品安全保障的效果已经不太大了,真正有效的应该是在加工企业和种养环节就进行控制,也就是做好源头控制。
  储晓刚还指出,食品有害物质或者风险物质很多种,现在大家都很重视农药残留问题,实际上食源性微生物问题也很重要。如果不控制好,也会产生很多的疾病。还有像非法添加、致敏源、残留兽药等问题,也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链接
加强社会监督注重消费教育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副会长黄晓文在座谈会上表示,近年来,北京市消协积极履行修订后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八项职责,针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突出问题进行重点解决,配合有关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社会监督,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发挥监督净化食品消费环境的作用,在食品消费纠纷解决渠道上着重完善食品经营者首问和先行赔付制度,积极解决消费纠纷。
  据黄晓文介绍,下一步,北京市消协将积极配合支持执法部门保障食品安全的相关举措,包括加大对食品广告虚假宣传的查处力度;严肃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围绕食品等重点消费领域加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信息披露,强化信用约束,提升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等。此外,还将联合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市区两级消费教育基地建设,并邀请各领域消费教育专家,组织行业协会、专业机构、检测机构、大众传媒等社会多方力量,开展更加丰富和有吸引力的消费教育活动。 (任震宇)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专题】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如何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