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换了4G流量变得捉襟见肘
作者:武晓莉
图片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武晓莉

  北京的李女士3个月前换了4G,忽然感觉流量捉襟见肘。她开玩笑地对记者说:“现在都流行说自打……之后,妈妈再也不担心我……了。我这倒好,自打换了4G之后,妈妈就得开始担心我的流量了。”
  其实李女士的遭遇并不是少数,很多人换了4G套餐以后,都感觉流量用得特别快。那么流量到底是像最近很热门的话题说的那样,被后台应用盗走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呢?为什么用了4G觉得很费流量?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换了4G妈妈开始担心我的流量了

  李女士给记者看自己的流量账单说:“我4月份换了4G手机,月底出国,5月7号才回来。从8号到31号二十几天时间,除了用完了我套餐内的700兆流量外,又加了4次每次110兆的流量包才熬到月底,最夸张的是,有一个流量包竟然一天就用完了。”“我不能理解的是,我换4G前后并没有改变使用习惯,而且我的工作不坐班,大多数时间是呆在家里用WiFi的,不到一个月用掉1个多G。”她说,“我也不用手机在线看视频,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应用。”她给记者看手机后台,记者发现除了微信等几个必须用的APP之外,绝大部分应用的微蜂窝信号都是关闭的,也就是说,根本没有联网。

  等电梯的功夫就用掉了300兆流量

“4G铺开后,很多投诉都是关于非常短的时间耗费大量流量。”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移动应用与软件部主任匡晓烜说:“这主要是因为4G速度非常快,因此给用户造成的主观感受就是流量好像用得飞快。”
  令人吃惊的是,匡晓烜作为一个业内人士,竟然一直是一个功能机用户,直到前一阵子才刚刚开始使用智能手机。他说:“我第一个月就剩余了很多流量,月底的时候就想下些苹果应用把流量用掉,没想到不到半小时就用了3个多G,其中等电梯一会儿的功夫,就用了300多兆。”
  匡晓烜说,从他自己的使用感受来分析,李女士一天之内用掉110兆一点儿也不稀奇。还是那个老问题,并不是说一夜之间你的房子就归移动了,而是由于网速有了很大的提高,单位时间的流量肯定是增加了,主观上就会感觉用得飞快。

  微信公众号一个图少说都有2兆大小

  除了主观感知的错觉之外,流量耗费确实比以前厉害,只不过大家没有注意到罢了。“现在网速快了,而且有WiFi,很多网页就不再压缩图片了。”匡晓烜说。以前由于网速慢,为了保证使用,图片一般都会被压缩得很小,否则打不开网页,整个行业都是这样。现在网速不是问题了,就有条件不用压缩图片,但对用户来说,虽然打开速度影响不大,但流量肯定是增加了。
  仔细算下账,其实耗费流量还真不少。比如打开一个微信公众号,一般的配置都是有一个7秒的小视频和10张左右的图,一张图就有2兆,如果网速快的话,一下子就都下载下来了,看一个公众号的图文消息至少要花掉几十兆流量。
  匡晓烜说:“现在APP开发者既不会压缩图片,也基本不会提示用户是否要下载原图,就直接下载了。”
  记者看了一下李女士的手机,一共关注了27个微信公众账号,其中很多都是家居、旅游、摄影类的,图片都非常多,就算这些公众号不是每天更新,总体加起来流量耗费也是很大的,一个月用掉一个G真的不算离谱。

  偷跑流量大部分发生在安卓系统手机上

  这几天,APP预装软件偷跑流量的话题被炒得沸沸扬扬。对于这个问题,匡晓烜说:“这个要区别看待,主要还是安卓系统这种情况会多一些。”
  “苹果ios系统的生态比较健康。”他说,因此苹果手机如果没有“越狱”的话,一般是不会偷跑流量的。不仅如此,ios系统对于大于100兆的应用,都设置了建议不要在蜂窝环境下下载,避免下载应用时耗费过多流量。
  “从APP管理上来看,苹果只有一个应用商店,审核也很严格。”匡晓烜说:“目前ios系统对于APP的质量以及操作系统的使用都会相对规范化,相比之下安卓系统就差很多,流量消耗情况非常多样和复杂。”
  由于安卓系统开放性很强,其应用渠道很多,很多不明应用一般消费者无法知道是怎么回事,后台偷跑流量是难免的。而ios应用商店中的产品,如果遭遇投诉,一经核实就会被下架。
  还有一个流量偷跑大户是微信群里传来传去的小视频,如果没有设置“仅在WiFi环境下打开”视频的话,基本都会直接打开。一个小视频虽然不大,但架不住数量多,一个月算下来,不知不觉的流量耗费也很可观。
  另一个流量偷跑的渠道是运营商,这一点在业内也是有不少例证的。对此,匡晓烜认为,运营商为了完成流量经营考核指标,有可能做手脚,但不会大面积做。
  对于李女士的遭遇,业内人士建议,一个是关闭那些自动更新、自动下载,统统设置成“仅在WiFi环境下打开”。这样既可以避免自动打开一些内容,也能内置软件防止偷跑流量,还能防止当WiFi断掉时,手机自动使用蜂窝联网。
  另外,购买流量包也有窍门。比如李女士购买了4个加油包,一共才440兆,要花60元,还一直小心翼翼不敢敞开了用。其实,她只要打10086,购买半个月的包月流量,只要花20元就可以有1G的流量,便宜多了。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网络·通信】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换了4G流量变得捉襟见肘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