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智能锁难开智能家居大门
作者:胡军
图片
图片


    ■本报记者 胡 军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和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互联网+让智能家居概念越来越热。新兴科技产品所承载的家居功能越来越多,覆盖面越来越广,譬如智能门锁。那么,智能门锁究竟能否打开智能家居的大门?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智能锁叩响智能家居大门

  “智能家居嘛,应该从门开始,不可能里面是全智能家居,外面却安着一个老式的防盗门吧。”说起智能家居的未来,从事智能家居技术开发的北京某信息技术公司负责人吴先生相当理智,“如何远程控制暂且不说,把与家居相关的物品优先智能化,门锁智能化是第一步。”
  目前,市场上以智能锁名义在售的锁具种类繁多,以开锁方式区分,可分为电子门锁和机械门锁。从识别模式来看,有指纹识别、面部识别、瞳孔识别、手机识别等多种模式。“现在高科技的智能门锁有几个特点,一是能远程控制,二是能智能识别进出门的人,有的甚至还有远程防盗报警功能。”对于市场上不断涌现的高科技产品,从事锁具销售十余年的北京锁具经销商姜女士颇有体会,“很多产品都有很好的创意和应用,非常有意思,价格还不贵。”
  据姜女士介绍,目前市场上最前卫的一款智能锁,完全没有实体按键,直接嵌入在防盗门中。由于没有锁孔,传统的撬门贼可能都无法下手。如果暴力破拆,门锁将自动向用户手机发送警报信号,同时将破坏者的图像发送到指定的手机上。对于居所的主人或是特定的访客,这种智能门锁能显示来者的名字,以及门锁的开关状态、时间等信息,主人甚至可以远程给访客发送电子钥匙,通过授权的模式进入。“装上智能门锁,才算得上是智能家居的开始。以前,我不在家的时候,需要好朋友到家里来帮忙做点什么事情,只能把钥匙藏在花盆里、脚垫下面,或者某个隐秘的地方,像这种锁就不用,直接用手机远程发个电子钥匙就行了,很方便。”对于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遥控的智能门锁,经常出差的北京郭女士非常神往,“一直没时间去换,听人介绍说,高级的可以不用每次从包里掏手机来扫描开锁,直接通过GPS定位,你走到门口就自动开门,门锁甚至能判断出你是在门里还是门外,太高大上了。”

热炒功能被指过度边缘化

  日前,记者走访北京多家知名家居市场后发现,市场上涌现的智能家居产品的功能五花八门:有花草关爱系统,能通过传感器采集到家里的花草信息,通过蓝牙或WiFi,将数据发送到智能手机上,帮助消费者了解家里的植物是否得到了足够的阳光、是否要浇水、过热或者过冷;有通过摄像头远程查看孩子放学是否准时到家或家中宠物状态的监控系统;有实时检测室内空气质量并提醒的智能空气系统;通过智能手机进行远程控制,定时让灯光自动循环亮起以达到防盗目的的远程灯光系统等等。
  “智能家居必须是一个系统,是根据家居实际需要设计的一套智能系统,肯定不止远程控制个灯泡、空调、热水器自动开关这么简单。”对于市场上热炒的智能家居产品,从事家居装修近二十年的北京某装修公司负责人李先生持观望态度,“居家到底有什么需求,这个需要好好研究,第一是安全,第二是实用,第三才是舒适,功能必须要实用、系统,现在的智能门锁虽然像智能温控一样,很实用,但目前还只是控制到门,没有系统起来。”
  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主打智能家居概念的产品越来越多。不过,许多产品的智能功能仍有明显的边缘化趋势,如能智能控制空调的智能温控系统、具有防盗功能的智能门窗传感器、能远程监视和控制的摄像头等等。“有用肯定是有用,但是现在的城市居住空间还非常有限,不可能在家里放那么多的智能系统,而且有的系统也并不是很实用,像花草关爱、远程监控等等,都是可以通过一个系统来实现的,现在就是有点乱。”对于不断涌现的智能家居产品,喜欢尝试各种高科技应用的北京时尚人士周先生的想法和绝大多数受访者一样,多少有点失望,“功能过度边缘化了,感觉离智能家居的主体应用还差距很远,而且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指标来定义到底什么是智能家居,都是些乱七八糟的应用。智能家居应该不仅仅是一些功能应用,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模式和生活理念什么的。”

互不兼容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在调查中,绝大多数消费者都对市场上的各种智能家居产品或系统不能兼容的问题表示不满。以智能门锁为例,几乎所有智能锁都不能直接安装到现有的旧门上,而是有特殊的要求。如三星的一款智能门锁,对门的要求一是厚度必须在4-9厘米,有天地锁的门必须去掉天地锁才行,且锁芯侧挡片高度必须小于30厘米,宽度小于3厘米。“非常麻烦,如果要换智能门锁,就得对整个门进行改造,关键是改造以后,原来的厂家就不再负责整个门的质量维修了,为什么就不能弄个标准的门锁位置呢?”对于智能家居产品的兼容问题,北京消费者杜女士深感头疼,“各家的东西都不兼容,像这个智能门锁,跟智能温控、安防之类的连不上,各有各的系统。另外,有的系统还得单独接电源,你说哪家不是装修好以后再买的这些智能家居系统,总不能为了弄个智能家居,拉一屋子蜘蛛网一样的电线吧。”
  据了解,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常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自从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1984年在美国出现后,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先后提出了各种智能家居的解决方案。1998年5月在新加坡举办的“98亚洲家庭电器与电子消费品国际展览会”上,通过在场内模拟“未来之家”,推出了新加坡模式的家庭智能化系统:包括三表抄送功能、安防报警功能、可视对讲功能、监控中心功能、家电控制功能、有线电视接入、电话接入、住户信息留言功能、家庭智能控制面板、智能布线箱、宽带网接入和软件配置等。目前,世界各国尚没有明确的智能家居标准,基本上还停留在方案的层面。“没有标准就是各自为战,企业就各搞各的系统,对消费者来说,就非常麻烦,每个系统的功能都不全面,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功能,非常难以选择和匹配,所以,很多家庭的经济条件完全可以接受智能家居产品和系统,但都被兼容性难住了。”对于智能家居的现状,从事智能家居系统研究已近三年的北京某信息技术公司负责人李先生表示,“智能家居必须要把实用功能系统化,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零打碎敲,应该从门开始就彻底地智能化。”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家电·市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智能锁难开智能家居大门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