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讯(记者尹训银)“一对一辅导”“名师执教”“签约式教学”……随着暑假来临,名目繁多、形形色色的暑期培训班又开始火热招生;但这些培训机构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一旦发生问题,消费者很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近日,山东省滨州市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家长,为孩子选择培训机构时,要分四步走:看资格证、体验教学、货比三家、明示责任。
培训机构应具有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并在教育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确定的培训项目范围内办学,教学老师应具备教师资格证或相关资格证书。消费者在选择培训机构时,最关键是要认清资质,不要轻信广告宣传,应选择有办学许可证的正规机构。
部分教育培训类机构为了吸引眼球,推出了“名校名师”“短期包会”等宣传标语,极易误导消费者。在选择培训机构前,应该多方打听其教学质量和口碑信誉,还可以实地考察教学环境;在考察中,家长重点查看师资配备、安全措施、环境状况等是否满意。家长还可以陪孩子上免费试听课,真正体验教学过程;实际体验教学水平后,再办正式入学手续。
不盲从,看价格要货比三家。家长往往以为收费高的,教学质量就会好,结果却不然。家长在多了解不同培训机构的基础上货比三家,才能做出最合适的决定。如果无法全部实地考察,家长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其有关评价,但这方面要注意辨别网络水军的吹嘘。另外,培训机构有时会在网络上发布招聘信息,家长可以通过其招聘老师的要求考察其师资质量。
要签订合同,最好书面约定相关承诺和细节。消费者应对退班时如何退费、培训达不到承诺效果或培训地点变更时如何处理、培训过程中的人身安全等问题做事先约定,并妥善保存音频资料、发票、合同等材料,以保障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