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解读(下)
●背景
2004年,原卫生部发布了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此次《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发布的是2012年前后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和统计分析。据记者了解,我国建国以来进行了多次全国性、大规模的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分别是1959年、1982年、1992年2002年,此次报告是全国第五次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
■本报记者 姚敏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城乡居民重点慢性病患病人数上升,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三大疾病严重威胁国人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国居民慢性病发病率呈现“井喷”态势。
重点慢性病患病率上升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了重点慢性病患病和重点慢性病死亡情况。在重点慢性病患病方面,《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多种慢性病患病率上升。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统计显示,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9.9%,与2002年相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另外《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统计还显示,根据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结果分析,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首位,10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三大疾病成主要死因
关于死亡情况,《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人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
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占总死亡人的79.4%;其中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为271.8/10万,癌症死亡率为144.3/10万(前五位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结直肠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68/10万。经过标化处理后,除冠心病、肺癌等少数疾病死亡率有所上升外,多数慢性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专家分析,多数慢性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和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居民营养改善与慢性病防治工作密切相关,不过慢病防治仍然任重道远,相关部门和个人都面临挑战。
慢性病防治任重道远
国家卫计委相关人士表示,近年来我国始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将营养改善和慢性病防治融入各项公共政策。今后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有关部门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积极遏制慢性病高发态势,不断改善居民营养健康状况。多部门在环境整治、烟草控制、体育健身、营养改善等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公共政策。2011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启动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目前已建成30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65个国家级示范区,在落实政府部门职责、提供健康性支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积极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广泛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全国近80%的县区,积极实施贫困地区儿童和农村学生营养改善、癌症早诊早治、脑卒中、心血管病、口腔疾病筛查干预等重大项目,以及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另外国家层面相继成立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协同指导全国营养改善与慢性病防治工作。地方层面强化了疾控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合作,建立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双向转诊等协作机制。
多运动 合理饮食
“要遏制重点慢性病患病率上升趋势,一方面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努力,另一方面市民也要积极行动,主动远离多种慢性病危险因素,其中运动过少是重要因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多吃少动成了城市居民健康的一大“杀手”。
关于慢性病危险因素的情况,《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我国现有吸烟人数超过3亿,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8.1%,其中男性吸烟率高达52.9%,非吸烟者中暴露于二手烟的比例为72.4%。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的人均年酒精摄入量为3升,饮酒者中有害饮酒率为9.3%,其中男性为11.1%。成人经常锻炼率为18.7%。
“慢性病跟我们的生活方式变化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是慢性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再不注意饮食、运动、压力释放等,说不准下一个慢性病患者就是你!”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冠生对记者解释,“人们的腰越来越粗了,食物越来越精细,出行方式用汽车代替了步行,吃得多,吃得精,动得少,这些都是慢性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不动不行了,只有动起来方能遏制国人慢性病的上升趋势。现在人们伏案工作者多,白天在办公室运动少,而回到家许多人又都是低头族,忙着玩手机,确实运动太少。”专家强调,报告显示,我国成人超重率为30.1%,成人经常锻炼率仅为18.7%,这与发达国家国民普遍爱运动形成较大的反差。
专家解释,少吃多动、合理膳食是一个人健康的基石。进食量和运动量是保持健康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体能量,运动消耗能量,如果进食量过大而运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下来,增加体重,造成超重或肥胖。相反若食量不足,则会由于能量不足引起体重过低或消瘦。因而体重过高和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易患多种疾病,缩短寿命。所以,应保持进食量和运动量的平衡,使摄入的各种食物所提供的能量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又不造成体内能量过剩,使体重维持在适宜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