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移动搜索不是PC搜索移动化
作者:武晓莉
图片


    ■本报记者 武晓莉
  因为使用了移动终端,就把原来在PC端的搜索移到移动终端上,这就是移动搜索吗?当然不是。从技术上说,移动搜索绝不是简单地将PC搜索移动化。
多数仍是移植
  “从目前或从历史上来看,移动搜索很大程度上是把PC搜索体验的移动化而已。”阿里移动事业群神马搜索技术总监陈一宁说,“大家都在PC上用过搜索结果页,前面有自然结果、标题、摘要、链接,一个一个挨在一起。到了移动搜索的时候,因为屏幕不够大,然后就把页面拍一拍,拍扁了,能放进小屏幕里去,就成了现在很常见的移动终端上搜索的样子。”
  陈一宁说,神马搜索对于移动搜索从技术创新上做了一些探索。不过,神马搜索还只是移动搜索行业一个比较新的进入者和重要的玩家。
  陈一宁说,后来大家开始做SC(搜索直达,是一个术语,也是一种工具。例如你搜索直达指向百度搜索引擎,在地址栏中输入关键词,可直达百度搜索结果。还有网站直达,可以通过地址栏输入中文直达某个企业网站。可以理解为让用户最快到达想登录网页的一种手段),做一些直达的搜索,但搜索的结果依然是和自然结果平铺在一起的,也就是仍然是把PC搜索移植过去而已。
非常强调场景化
  事实上,直接移植PC搜索体验,对移动搜索来说,被认为是不合适的。业内人士认为,手机是非常贴身、私人的东西,因此必须非常强调场景化这个概念。
  陈一宁说,神马搜索探索把主要精力放在场景化和沉浸式体验部分上,是一个代号为蓝光的移动式体验,它不是PC体验移动化,而是真正的移动化搜索体验。它更重视立体化、结构化、体系化地展现搜索内容。
  陈一宁举例说,比如在神马搜索中,在赛事场景下搜索NBA,可能会有一些比分、赛况、直播,每一场次的数据都有,包括各种相关新闻;在高考场景下搜索“清华大学”,不会泛泛地告诉你清华大学百科、地点等一般性的结果,而是会告诉你这个学校现在的排名、专业数量、学科等,以及目前考生可以报考什么样的专业,分数线是什么样的;在新闻场景下,除了看到正常新闻以外,还可以看到天津爆炸等,在新闻发生的那个时刻,搜索结果会与用户有强烈的互动。比如你可以为遇难者祈福等;在音乐场景下,整个看起来就像是音乐播放页的结果;在天气场景下,除了实时天气预报外,还会出现生活提醒等信息。
  搜索结果页也由原来的平铺的页面,分成若干立体的层面。有背景图层、核心内容层、实效层等各种层面,把搜索结果拉成一个立体状态,让用户感受到一种沉浸式的体验。
技术内容都重要
  要带给用户沉浸式的体验,需要技术和内容的双重支撑。陈一宁说,为了达到上面说的效果,第一是需要知识图谱推荐技术;第二是需要高质量内容的建设,包括内部点击调权和退场机制。“一个一个产品设计很容易,但是这样的东西设计多了以后完全无法维护,因为用户的需求和满足的场景是不断变化的。”陈一宁说,“还是清华大学的例子,在高考期间用户需求是这样,过了高考期间就完全是另外的样子,没有人在春季会关心他的录取分数线等信息。因此我们会不断通过点击的数据让该有的东西进来,同时把用户不关心的东西从核心区域里调出去,包括位置,都会有相应的调整。”
  还有主动推荐,比如用户标签。股市火的时候,在用户搜一个股票时,搜索引擎会告诉你其实你还可能关心别的股票。你在这里如果不止看过一家股票的话,你关注过的股票有涨跌变化时,搜索引擎会告诉你那边也有变化了,提醒你赶紧去操作。
  高质量内容建设也很重要。陈一宁说,像一个简单的NBA新闻,也会有精细的划分,比如体育网站、专业论坛、国外媒体、国内媒体、社交平台、专业自媒体人士等不同新闻源上怎么说,每一场比赛之后都会有不同的东西产生。对于一个资深NBA球迷来说,从优酷、爱奇艺等视频网站拿到视频搜索结果,是完全不够的。专业的用户并不需要一堆乱七八糟的花絮,他希望看到每日综述、最佳扣篮、最佳得分、比赛集锦、第一节第二节加时赛、加时赛的结果等。搜索引擎会在打完每一节后,迅速拿到结果并且展现出来。
云搜索往哪里去
  在云搜索输入场景下,能做哪些事情呢?陈一宁说:“我们给云搜索产品做了一个分类。首先是浏览性搜索,比如百度、QQ等;另外是操作系统上的和语音助手类;再就是一些专用的APP,如地图、手淘、微信等。这些APP主要是语音转文字,像QQ或问问,各家语音助手设计的自助方式都是对话式的。而UC、百度、Google、地图类的产品,则是中间派,主要是云搜索,同时会加上一些智能识别和人机对话,并不是对话为主的设计。”
  那么云搜索的方向到底是什么?陈一宁认为,比如Googlenow,阿里云搜索也会做类似的产品。在APP级别上,语音搜索大的方向感觉是唯一比较火的方向。其他云助手产品,基本上最后都沦为用户取乐的对象,很少有人真的会用。
  云搜索到底是什么?陈一宁说,提到语音的时候,大家都会说到DNN(深层神经网络),但这显然只是一个核心而不是所有。在DNN之上有很多诸如辞典、语言模型、识别网络、解码等东西,都会对搜索性能有很重要的帮助。
  再往上是云识别引擎,可用于完善系统,但还缺少数据流和网络传输的部分,对移动端来说,网络永远重要。很多时候,用户都会遇到速度慢的问题,比如车载场景下可能没有WiFi,这时候网络传输速度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从搜索结果来看,一个语音识别的搜索结果的解析,和语意上往往不一样,必须使用不一样的搜索流程来完成这样的任务。
  云搜索里有很多互相交叉的部分,需要做联合优化。比如云搜索最火的试题搜索,用户叙述一个三角边试题的句子有几十个字。这时候语音搜索就不应该太重视优化识别率,因为即便识别错误超过50%,也完全能搜到对应的内容。
语音搜索的挑战
  语音搜索会遇到什么挑战?
  陈一宁说,比如夹杂英文,中国人搜索里有10%的输入是含有英文的,是一些英文单词,如TFboys,那这个应该怎么念?还会有口音之类的问题(如中式英语)。“刘奶奶买牛奶”是典型的南方口音的问题。中国地大物博,各个地方都有口音,如何处理口音问题是很让人头疼的。
  还有噪音。在办公室场景、家庭场景都还好,但一些车载场景就非常难办,因为车本身噪音就大,如果再打开音响就是灾难。对语音识别来说,噪音会导致整个句子识别混乱,这是非常难以解决的事情。
  陈一宁说,云搜索的场景越来越广泛,比如地图场景,搜周围的咖啡馆;场景交通,搜高铁、飞机情况,顺便看看天气;导航类场景,前面出事故了,能不能换一条路线等。
  陈一宁说,未来的搜索希望能找到信息、找到知识、找到服务,甚至找到人。广泛一点讲,不光谷歌、百度是搜索,滴滴打车也是搜索,只是用不同的方式,你能找到出租车司机,也是一种连接的方式。
●结语
  近日,艾媒咨询发布了《2015Q2中国移动搜索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我国智能手机用户规模达到6.01亿。
  从1984年底倪光南院士参与创办计算所公司,到今天接近7个亿的网民数量,我国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最关键的是,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乃至智能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互联网,今天的大部分人将如何生活?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层面,我们还完全没有自己的主动权,依然受制于人。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对生产、生活的渗透也将越来越深,自主操作系统的开发、网络安全的保障愈发显现出极端重要性。期待我们的科学家和厂商,能在开发出更多应用的同时,解决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让网络生活更加安全美好。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网络·通信】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移动搜索不是PC搜索移动化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