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笔墨精到 温润妍雅
——访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奖获得者张志庆
作者:孙燕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张志庆近影。
行书册页 《书画轶事选录》之一。
行书册页 《书画轶事选录》之二。
行书册页 《书画轶事选录》之三。
行书册页 《书画轶事选录》之四。
行书册页 《书画轶事选录》之五。
行书册页 《书画轶事选录》之六。

张志庆艺术简历
  张志庆,1971年出生,山东即墨人,艺术硕士,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沈门七子”之一,担任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工作室创研班助教、北京交通大学书画创作研究中心教育部副主任、北京林业大学国学教育中心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唯一合作办学的燕京学院书法系主任、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廊坊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楷书《颜勤礼碑》主讲教师等职务。
  张志庆的书法作品曾20多次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展览,曾荣获全国首届行书大展一等奖、全国首届手卷书法大展优秀作品奖、第二届“北兰亭”电视书法大奖赛二等奖、山东省书法创作突出贡献奖、山东省书法篆刻展一等奖、第十四届“群星奖”一等奖等大奖。
■本报记者 孙燕明
  日前,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简称国展)颁奖盛典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本届国展共收到各类作品42572件,共有703件作品入展。其中,书法作品623件,篆刻作品60件,刻字作品20件。经评委会严格评审,共有42件作品荣获优秀作品奖,张志庆创作的行书册页《书画轶事选录》名列总分第一名。本届国展评委李有来代表评委会评价说:“这件行书册页是十一届国展所有作品中的一个亮点,取法‘二王’一脉,进而下探宋人消息,尤用力于米南宫。笔墨精到,温润妍雅,收放有度,擒纵自如。率性自然中不失法度,且前后一贯,无有懈怠。可以想见,此作当是作者平心静气时倾力所为。窃以为,判断书法作品高下当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笔墨功夫是否精到,二是能否于笔墨中寓性情。此作两者兼备,故得评委一致好评。当代书家经常为了强调章法变化而穿插小字,此作于文中、眉头兼有两色小注,虽亦碍眼,然细细品读,小字亦有古风,多为其习书心语,亦属博综。”在本届国展颁奖之后,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张志庆。
  经过三轮评选和文化测试获得总分第一名
  记者: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每4年举办一届,每届有数万件作品参展,代表了中国书法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国书法界的“奥林匹克”。您曾多次在各类书法展中斩获大奖,在本届国展中又力拔头筹,此次获奖与以往相比有何不同?
  张志庆:这是我第三次在全国书法大展中获奖,获奖对于一个以书法为职业的人来说,是必要的。那是一份证明,也是一份荣光,更是生存的必需。但这次有所不同,本届国展经过3轮评选,又加上现场的文化测试,在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中,我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优秀作品奖,含金量很高,显得意义非凡。获奖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犹如爬上一个高原,有更美丽的风景等待我去欣赏,有更广阔的土地有待去开垦。
  2006年,我获得全国首届行书大展一等奖之后,便下定决心将书法当成毕生的事业来做。为此,我放弃了许多世人认为很风光、但却与书法无关的事情,集中全部精力投入到书法创作之中。书法是小道,既然将全部精力都花在小道上,就更要出类拔萃,力争达到古人的艺术水平。任何艺术的技巧训练都是枯燥和机械的,需要长时间从无到有、从生疏到熟练、再到运用自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要伴随终生。在印刷术发达的今天,古代优秀书法作品的神秘面纱被一层层剥离,历代优秀作品都有与真迹一样的复制品,我们必须锤炼自己的技术高度和难度,做到技术一流,否则不足以与古人交流,历史也就不会给你机会。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系统化的梳理和研究成为必须做的一项工作,我们正逢历史上最好的学习书法的机遇期,只有竭尽全力抓住机遇才能不辜负时代。
  书法创作必须形成独特的艺术风貌
  记者:您的行书册页《书画轶事选录》是4万多件参展作品中的最佳之作,创作这件作品有哪些切身感受?
  张志庆:近几年,我越发感觉到写一件令人满意的书法作品非常不容易,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准确把握最佳创作时机至为关键。人在写字时的情绪富于变化,随着书写的展开,一段时间才能达到亢奋状态,这种状态有益于创作行草书。如能把握这个亢奋点,创作出的行草作品一定很精彩,但这个亢奋点不易把握,往往不能如人所愿。其二,书法创作必须形成独特的艺术风貌,而不是复制古人或者当代某一人的作品。在当代,传媒和印刷业十分发达,古代的优秀碑帖在书店很容易买到,今天的书法研究成果在报刊和网络上也能及时看到,这会把最古典和最前沿的优秀书法成果毫不费力地注入我们的视觉仓库,成为我们大脑艺术影像贮存的一部分。我们进行书法创作时,这些信息会不自觉地融入到书法作品中,使书写的样式变味,失去自我的艺术特点。在创作时,想忘却也是很难的,而想见到自我,还必须学会忘却。因此,对外界书法信息的综合和提纯,也是书法家在创作中见到自我的必备方法。其三,书写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直接影响着书法作品的艺术风貌。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周围人的艺术造诣和艺术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自己的书法创作,创作时的具体场景又影响着艺术作品的细微差异。在同一段时间内,书法家所书多件作品的差异性和排他性,是单件作品存在的价值所在。
  “二王”的创作方法最合乎自然书写状态
  记者:您曾长期研习“二王”一脉的字帖,此次获奖作品也深得“二王”的笔墨精髓,为何对“二王”一脉的书法情有独钟?
  张志庆:近10年,我学习书法是以“二王”为主线对帖学的梳理过程,自晋朝直至当代,对凡是“二王”一脉的书家作品都做过仔细的观摩和临习,力争找出其取舍之处,分析其成因和利弊,以为我所用。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书家的优点就是其缺点,想去掉缺点,需要几轮的进出。帖学是我从心底喜欢的书法样式,对王羲之、王献之、苏轼、米芾、八大山人尤其厚爱有加。他们一脉相承,既有共性,亦有个性,而以共性为主。对这几位书法大家艺术风格的融合,是我书法实践的重中之重。我认为,对“二王”体系的学习须经以下过程:第一,由简单到复杂,以“到位”为标准;第二,由复杂到简单,侧重对法度的把握、对神韵的追求,简化“二王”用笔技巧,丰富艺术作品的人文内涵。在我的书法创作中,令我满意的作品很少。对我来说,每件书法作品都是试验品,调整和取舍是常态。可喜的是,近年来,我手中的习作正在逐渐靠近我所追求的艺术境界。
  自东晋以来,对王羲之、王献之书风的继承和研习,历代未曾间断过:五代时期的杨凝式得其神、得其笔、得其韵,从《韭花帖》中可见一斑。唐人得其质,法度稍简,孙过庭的《书谱》最具典型性。宋人会其意,米芾独得其法,放笔书来,腕下皆有“二王”神韵。元明诸家神韵皆弱,笔简趣少,惟余其形,“二王”真迹见之少矣,故不得其要领,渐入俗路。唯独董其昌得“二王”心法,以淡墨成书,尚有晋人韵致。清人倡碑抑帖,气味全变矣。对“二王”书法的研习,对一个书法家来说至为关键。为何要学习“二王”?我学唐楷10年,学魏碑10年,学行草15年,听了许多至理名言,但我坚定地认为,书法要取得至高境界,“二王”是绕不开的艺术高峰。他们书写汉字的方法最符合用右手执笔的生理特点,最合乎自然的书写状态。明朝书法理论家冯班在《钝吟书要》中说:“不习‘二王’,下笔便错。”当代学书者,多得其形,而会其理者少矣,故多见其病者,少见其妙者。以理性思维分析“二王”笔法成因及其规律,加深对“二王”笔法的理解,提高运用“二王”笔法的技巧,还需要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但对技巧的追求,不是书法的终极目标,而且仅仅精于技者在创作上也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师其心法需并行。
  只有坚持书法创新才有希望获得成功
  记者:您从小练字,到现在已有30多年,如今取得了令同道羡慕的成绩,有哪些成功的经验与广大书法爱好者分享?
  张志庆:我是从8岁开始写毛笔字,真正进入专业训练是18岁以后,然后就没有间断,如今已过不惑之年。我知道自己处在哪个阶段,该如何去做。艺术家易于感性,而理性思维显得更为重要。机遇不容易把握,它需要全面的个人素质,理性的人生规划,既要看清自己,又要看清社会,稍许的迟疑和懈怠就会面临失败。而失败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必须将痛苦埋入心底,而处之泰然,并继续努力奋斗。
  电脑的普及和更新换代对书法构成致命的打击,现在能看懂书法的人越来越少,更谈何欣赏?书法的含金量正在流失,这是事实。人们只记住具有艺术高度的人物,书法史也只记载艺术高峰。我们这一代书法家,继承了上一代书法家的优良传统,更趋理性,对传统书法的挖掘更深入。然而,在学习古代书法中容易迷失自我,很容易变成“伪古典”。若只学到皮毛,那就更可悲了。书法创新任重道远,但信心还是要有的,尽管坚持不一定成功,但不坚持一定不成功。
  艺术格调是评判书法水平的重要标准
  记者:您以擅长行书享誉书坛,此次获奖也是一件行书作品,在行书创作上有哪些诀窍?
  张志庆:提升书法水平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越往高处走,哪怕是一点进步,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行书亦然。尽管毛笔的书写已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退出,成为少数人的艺术活动,但行书仍然是毛笔书写群体中最常见的字体,凡是书法家都能写,其实用性和广泛性也优于其他书体。孙过庭在《书谱》中说:“趋变适时,行书为要。”随时俗而变化是行书的显著特点。行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也易入俗,见个性不易。从字形来说,行书的形体变化不像草书那样丰富,相对有一定约束性,影响了个性的突出和发挥。为了能打破这种约束,书家多间以草书,称为行草,增加了生动之气和变化之体,通过疏密、收放、相映等技术手段,以求得性情抒发和节奏变化,彰显艺术个性。然而,其最见功力者乃为行楷,虽字字少变,而神采凸现,字字珠玑。正如清朝书法理论家宋曹所说:“凡行书要布置,要神采。布置本乎运心,神采生于运笔,真书固尔,形体亦然。”行书达到自然书写的状态乃最高境界,既能左顾右盼,合于规矩,又能神采飞扬,寓法度于自然之中,个性风格亦于其中自然彰显。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帖》都达到了这样的艺术高度,被历代书家所推崇,广为流传。自东汉刘德升创造行书以来,历代书家都立足于时代特征,创造了能代表所处时代的优秀作品,他们从用笔、结字到章法,既继承前代共性的书写规律,又有新的发展,创造出各个历史时代的艺术高峰。例如,王羲之变古为新,用笔丰富,结字似奇反正,章法自然而多变;欧阳询对内擫笔法的驾驭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董其昌的行书章法疏朗,通篇气象雍容,达到极高的艺术造诣;赵孟頫以日书万字之功,追慕晋人,影响明清书坛。面对前人已经取得的艺术成就,当代书法家的出路在哪儿?我认为,技道兼修是必由之路,艺术思想体系的建立则是一个艺术家成熟的标志。无论是从正统书风还是从民间书风入手,都必须继承古人所创造的行书基本规律,然后才有可能达到历史的高度,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行书风貌。
  我认为,书写者应从书法本体的技法和艺术格调两个方面来努力,以求获得更大地进步。首先,从书法技法来说,笔法训练是学习行书的第一步。行书的笔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自汉晋以来一直流传“古法用笔”,不掌握这种笔法的行书书写无异于胡涂乱抹,花时间再多也是门外汉。笔法的获得必须有明师指点,才能有所顿悟,并取得长足的进步。正如明代解缙所说:“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我在书法教学中发现,仅从行书中提升笔法的驾驭能力非常慢,不易把握其内在的规律性,而从小草书入手要快得多。例如,要学《圣教序》,直接从此帖入手,因是刻本,笔法把握很难,而先花几个月时间从唐朝孙过庭的《书谱》入手,则笔法很容易上手。得其笔法后,再临《圣教序》,则可缩短一半的时间。董其昌说:“晋书无门,法在唐人处。”此乃真知灼见。通过学习《书谱》,再去临摹晋人信札,则无不上手。而如果直接从晋人信札入手,则创作时很难转换成作者的创作能力,学习效果甚微。学习笔法即使方法对,路子正,有明师指导,不走弯路,亦需二三年才能顺畅,而要得心应手需要更长的时间,若方法不对则如坠入五里云雾之中,终生不得其要领,可见其难度。用笔训练所获得的能力就是用笔稳和准,达到落笔成形的艺术造诣。在书法各项技巧训练中,结字花费时间最长。赵孟頫说:“用笔千古不易,而结字亦需用功。”功夫不到,则字无神韵、无味道。时下,很多人书写不佳的原因,便是结字不过关。结字必须掌握古人所积累的方法,了解古人的结字规律,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结字特点。米芾在45岁以前,做的就是这样的功课,所谓集古字是也。董其昌说:“余十七岁时学书,初学颜鲁公《多宝塔》,稍去而之钟、王,得其皮耳。更二十年,学宋人,乃得其解处。”董其昌何其聪明之人,用了20年才解其意,可见其难度。章法是最外在的书法形式,欣赏者观看书法作品,第一眼看到的便是章法布局。古人的行书章法遵循一些原则,如虚实变化,字的大小变化,断连映带,行间茂密,气通于隔行,状若算子便不是书等。在这些原则的统领下,既统一又多变,形成行书古帖纷繁丰富的章法面貌。我们要仔细分析,从几个字到一行,从两三行再到多行,逐步去分析和实践古人所建立的章法规律。章法既要合于古法,又要开拓创新,在书写中自然天成。用笔、结字、章法的训练构成了书法技巧的重要内容,书写者经过短期训练可以解决眼、手的协调和准确问题,但仍需经过漫长时间的磨练才能达到心手相应、心手合一的程度,其难度也正在于此。到此时,人的修养、境界、思想才会在书法创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其次,艺术格调是评判书法水平的重要标准。行书最通俗,也最容易低俗,必须保持一种高雅的格调。所谓格调就是书法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神采和气息,有高雅和低俗之分。字有神采,气格高雅,则为佳品。但要注意神采和气格的协调,若一味追求神采,易流于粗野,气格不高,反碍格调高雅。而气息高雅,则书如君子,令人生敬爱之心。高雅的气息从何而来?黄庭坚说:“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胸中有道义,乃正人君子之态,则心无羁绊,坦坦荡荡,犹如闲庭信步,宁静致远,高雅之态乃出。学书最忌俗,俗则格调低劣,气息零乱,必为人弃之,徒劳而无功,为学书者戒。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2 版:收藏】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笔墨精到 温润妍雅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