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自主开发轿车打造自主品牌,成为一个达到500万辆规模的乘用车企业,打破了没有100万辆的产销规模就不能搞自主开发和不合资就不能搞自主开发的两个“魔咒”,打破了合资品牌一统中国汽车市场的局面——
■伊吾/文 郝军/摄
曾经风云一时,也曾短暂归于沉寂;曾经推出旗云、QQ、瑞虎这样的神车,让街头合资车型之间,有了自主品牌的身影;也曾倾力打造“经典”,却尚未取得实质突破。然而,无论如何,18年,对于一个自主品牌而言,能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赢得一份名号,必然有背后的一份努力。而这种努力如今演化为一个数字,500万辆,成为自主品牌的一个阶段性标志成果。明天,12月18日,18岁的奇瑞汽车将迎来第500万辆汽车下线,因而也成为一个产量突破500万辆的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
而这样的过程,是通过一个一个细节,通过一次次成功失败,演绎、蜕变、重生而成。
18年间,奇瑞有诸多失败,也创造了N个“第一”。市场用事实表明,奇瑞以及中国品牌汽车群体的崛起,打破了我国汽车工业两个“魔咒”。奇瑞通过自主开发轿车打造自主品牌,打破了没有100万辆的产销规模就不能搞自主开发和不合资就不能搞自主开发的两个“魔咒”,打破了合资品牌一统中国汽车市场的局面。
而在十几年前,本世纪初,中国车市发展的“黄金十年”期间,奇瑞汽车连续十二年稳居自主品牌销量第一位。当时风靡中国车市的“老三样(桑塔纳、捷达、富康)”价格昂贵,奇瑞的进入,促使整个汽车市场价格下降,直接加速了轿车进入中国家庭消费市场的速度。
支撑市场表现的是车里面的功夫,是不为人知的背后努力。
奇瑞试验技术中心成立于2006年2月。“十一五”期间,为缩小与国外产品开发能力的差距,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国际公认的车辆及零部件检测与认证能力,奇瑞新增投资14.5亿元、建成占地近30万平米,包括汽车零部件、节能环保、整车道路、动力总成、NVH、被动安全、材料、计量在内的八大实验室和一条整车操稳/NVH调校试车跑道,具备了23个专业模块的2600余类试验项目能力,涵盖整车和零部件可靠性、操稳、NVH、安全、环境适应性、动力性经济性、电子电器/EMC、空调系统、排放和材料等性能的试验开发和验证能力。
奇瑞试验技术中心投入运营五年来,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产品性能和质量的试验验证,使得产品品质获得大幅提升。
据统计,截至2015年上半年,奇瑞汽车已累计申请各类专利10165件,授权专利7308件,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最多的汽车企业。连续两年成为“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十强企业”。
事实上,创新驱动已成为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向前的新常态。
在今年六月“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信息发布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谈到中国汽车产业新常态时就强调,“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的新常态就是创新驱动。就创新的内容而言,主要是在电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与世界同步发展。”
而这也是当今奇瑞汽车研发重点。
2008年,奇瑞成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并凭借《节能环保汽车技术平台建设项目》成为第一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汽车企业,此外,奇瑞承担的《整车自主开发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工程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而到目前为止,奇瑞共有13款新能源汽车产品进入国家新能源产品目录,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从QQ3EV、奇瑞eQ到艾瑞泽7PHEV,奇瑞新能源用敢想敢干的创新思维和拼搏精神以及有目共睹的市场表现,验证了其十几年艰苦研发的成果,也让奇瑞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生力军。今年1-11月,奇瑞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11355辆,同比增长59.7%。
奇瑞为什么这么拼?对此,奇瑞总经理助理金弋波说道:“相比世界汽车工业近13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汽车工业起步晚,起点低,基础薄弱,要想突破封锁,必须坚持创新,以核心、高密度的创新活动,更好更快地实现中国汽车品牌的崛起。”
在国内市场立稳脚跟后,打造“国际名牌”也成为奇瑞的战略目标。在“无内不稳,无外不强”发展理念的推动下,奇瑞从发展初期就注重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我国第一个将整车、CKD散件、发动机以及整车制造技术和装备出口至国外的轿车企业,引领自主品牌走向海外市场。
目前,奇瑞产品已经走进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在海外建立了1100余家经销网点和900余家特约售后服务站,覆盖亚、欧、非、南美和澳大利亚五大汽车市场。同时,在海外建立了14个生产基地,通过这些生产基地的市场辐射能力,形成了较完备的海外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
走出去,是奇瑞汽车掌门人尹同耀的心愿之一。早在2005年年底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奇瑞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耀在谈到汽车奇瑞向外发展时说道,“我们希望奇瑞汽车能开到美国去,开到曼哈顿大街,我们希望能和中国的家电行业一样能够走出去……”
彼时,尹同耀的话,让无数中国汽车人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