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2016
创新展开腾飞的翅膀
作者:武晓莉


      回顾2015,信息消费持续升温,网络建设稳步发展,LTE建设大潮未落,5G标准研究逐渐发力,云计算大数据热度未减,SDN/NFV方兴未艾,新业务新技术新需求层出不穷。未来的一年,新的通信技术和服务的创新将带着我们飞翔。
  上海贝尔有关人士认为,未来信息通信网络将呈现以云网集成、“无限”体验、软件定义、增强智能、万物互联、开放创新、泛在安全以及畅行节能为特征的发展趋势。
未来网络:云网集成
  数字化生存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现实,未来一年,这个趋势将更加明显。而这一切,从用户端来说,必将呈现低时延和高吞吐的特点。因此,在未来网络架构中,大量的网络功能将在边缘实现云化,因此网络和业务资源的部署将转向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心,而云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结合则构成了集成云网络(CIN—— CloudIntegratedNetwork)。
  带宽依然是吸引用户的手段,也是用户获取服务的方式。而宽带接入将逐渐统一成“短无线”和“长有线”的融合接入方式。“短无线”是指用户终端的最终接入方式将全面无线化,用户的接入感受更加方便。“长有线”是指有线宽带接入将尽可能地靠近用户终端,保障用户接入的高带宽需求,从而提升用户体验,也降低建网成本。
  此外,云计算和IoT技术的普及将在网络中产生大量的数据,借助大数据技术增强网络的智能,进而加速业务的自动化过程乃至催生新的通信业务。
泛在接入:“无限”体验
  未来,基于越来越高速的网络,用户对业务带宽和流量的需求将成千倍增加,而在此需求的基础上,还有百倍于人人通信数量级的物物连接数,以及人人、人物及物物无所不在的连接需求。因此,未来的接入网络将体现前所未有的融合趋势,呈现出“长有线、短无线”的发展特点,即使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也能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无限”接入体验,满足带宽、连接数的极大需求。
  随着4K极清视频、多媒体社交网络分享以及个人云应用等新型业务的不断丰富,个人用户对于带宽的需求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对称的百兆乃至千兆入户在全球范围内也将更为普遍,对称10GPON结合FTTH正成为宽带网络的战略投入领域,利用PON可经济高效地为LTE乃至5G无线小型基站提供回传或前传,通过“补盲补热”,大幅提升移动用户体验,逐步演进到固移融合。此外,POL无源光局域网将“光进铜退”推进到企业局域网,大幅降低机房空间、设备能耗和总投资成本,是企业新建和改造办公网络的重要选择。
  未来移动通信将主要支持移动宽带和IoT两大类业务,在无线接入方面存在颠覆和演进两条技术路线,共同构成未来5G网络。5G将创建以用户和业务为中心、服务虚拟化与定制化的网络切片,全面满足移动宽带与IoT等多元化业务需求。
  此外,未来基于固定带宽的静态网络,将越来越难以应对动态变化的数据流量和带宽调整的需求,因此,建立软件定义的智能连接,将是承载网发展的重要方向。
业务平台:开放创新
  网络是万物互联之根本,“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都将以网络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推动产业转型。为顺应需求,首先,网络必须具备高可靠的通信能力;其次,物联网的网络连接类型丰富多样,含近程网络、接入网络以及业务网络等,需要通信网络具备异构网络间的无缝信息交换能力;最后,需要端到端的安全机制保障企业资产及业务安全。
  云网集成的未来网络,为运营商打造开放创新业务平台提供广阔发展空间。敏捷创建、自动部署、按需提供、精益运维将是业务平台的发展趋势。开放的平台提供多样化的业务创新能力,更好地支持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应用、支撑运营商探索新型B2B业务。例如按时按需带宽、增强网络切片用户控制、实时上下文相关的服务质量优化、跨运营商动态虚拟网络等业务;企业接入(计算、存储、桌面),安全服务(例如防火墙、入侵检测、入侵防护、内容过滤和端点安全)等网络扩展业务;情境感知、大数据处理及分析和增强智能等网络智能业务。
泛在安全:按需定制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一系列战略的顺利实施,互联网和物联网多样化业务的健康发展,需要全方位的信息安全保障。采用系统性的安全方法,将传统的安全功能进行重构,借助于全网的拓扑结构,结合自学习自动防护安全管理功能,将重构后的安全功能推送给对安全有需求的网络和应用,使其能根据自身运行环境定制安全功能,实现动态的安全服务。
  此外,量子密码技术将是未来通信网络安全保障的重要补充。由于传统的基于大数据分解的加密算法如RSA面临云计算时代超高计算能力带来的威胁,而量子技术的测不准原理能防止秘密信息的泄露,从而有效地提高网络安全可靠性。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网络·回顾·展望】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创新展开腾飞的翅膀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