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蔚
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融资模式,众筹之风在各行各业都刮得很猛,家居行业也不例外。从红星美凯龙2015年年初开始在家居流通行业进行首例众筹,到智能家居企业欧瑞博完成了在淘宝众筹上的首秀,2015年众筹平台上的家居产品就没断过,新创意、新概念层出不穷。面对众筹,有正面声音称其为“有趣的购买方式,还可以支持原创设计”,也有人认为“家居众筹成功的案例并不多,有些纯属忽悠人,为了圈钱”。
家居众筹主打智慧产品
众筹是指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发布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也就是“凑份子”。相较于传统的融资方式,众筹更为开放,获取资金的方式更多元化。哪些门类的家居产品愿意选择众筹方式?记者在京东等众筹平台上发现,电子类、时尚类的智能、健康家居产品成为众筹项目的主力军,虽然具体涉及到的产品五花八门,从万能遥控器到家庭安防套装、从智能马桶盖到智能门锁、从净水器到电视机,几乎囊括了各类家用产品,但大都以智慧品质为特点。
记者了解到,在京东众筹平台,一个项目的众筹时间设置为30天—45天。据京东众筹的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全年,京东众筹平台上家居类产品众筹成功案例近千例,金额累计达数亿元。
在红星美凯龙发起的四大家居品类众筹中,多功能花洒、智能坐便器、智能马桶盖产品尤为受宠,仅5分钟,众筹额就轻松冲上30万元,9988元的高档床垫产品不到一个小时就被抢光,最后筹得600余万元。众筹行业资深人士刘锐对记者表示,这些领域新概念层出不穷,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生产企业对一些尖端科技的应用以及设计理念,不仅能提升消费者的生活品质,满足其个人喜好,还可满足特殊用户的定制需求,因此适合在众筹平台上销售。
大数据显示,目前消费者对工业时代标准化产品的品牌和平台需求已发生改变,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由生存性消费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过渡,消费升级的拐点已经来临。一些颇具关注度的众筹成功产品,如极米Z4X无屏超级电视、8H床垫、小蛋空气净化器等,都在不断升级用户的日常家居场景。
众筹模式欠缺体验感
采访中,记者随机询问了身边的朋友:“参与过众筹吗?”得到的回答大多是:“知道,但参与起来并不是很踏实。”由此看来,对于众筹所秉持的“价廉物美,必有回报”理念,虽然感兴趣的人多,但作为一种新型购物方式,传统而谨慎的消费者还是对其心存疑虑。
小方是位网购达人,一年前迷上了众筹,截至目前已参与10多起。用她的话说,参与众筹既支持了别人,也让自己有所回报,而且比直接买产品便宜不少。然而记者发现,除了台灯、衣架、小茶杯等小件产品外,小方并没有参与过其他家居产品的众筹。她自己也表示,买家具还得讲究体验,须慎重,像众筹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事儿,不太适合选购家具。
对此,刘锐分析认为,尽管众筹落地中国已有三四年时间,其发展路径逐渐明朗,但众筹对产业的孵化作用仍没有得到最大释放。刘锐建议,众筹平台未来可以考虑通过开设线下体验店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展示平台,从而增强产品与消费者的互动体验,激发消费者的参与热情。同时,还可以下沉渠道,为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近距离接触众筹、感受众筹提供独立空间。从红星美凯龙发起的众筹来看,因为去掉了中间环节,家具、床垫等产品的价格相对较低,凑够人数即可享受优惠价。因此,有消费者认为,家居产品众筹就是穿上“马甲”的团购或预购。刘锐解释称,目前发起的家居产品众筹基本属于预售概念,就是指厂家已经完成设计,将产品的功能向消费者描述,如果消费者认同其设计理念或功能就出钱预购。厂家拿到钱后,承诺将产品生产出来回报消费者。刘锐认为,这种预售式众筹其实不应成为众筹的主流。
参与众筹须考量风险
家居产品众筹,不仅满足了消费者更多的个性化需求,也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消费模式。但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众筹平台普遍存在一定风险,暂无应对良策,消费者参与其中,仍需全方位考量。
众筹可以说是一些初创企业和个人为项目争取资金的渠道,也有小企业试图通过众筹平台进行品牌推广和宣传,还有品牌企业希望借此尝试新的营销渠道。无论企业参与众筹的目的如何,对于消费者来说,无非是想由此获得预期产品。
业内资深人士表示,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并非所有众筹项目都能成立,如果一个项目在既定的众筹期内筹不到预定金额,则该项目不成立,消费者的资金会在众筹期结束后退回,这有可能造成资金闲置。即便是项目成功,众筹也存在“跳票”风险,即众筹成功后由于各方面原因,未在承诺时间内向支持者发放回报,或者出现因创业团队破产而未能生产出产品的状况。京东众筹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平台上大约有10%的项目没有众筹成功。记者也在一些众筹平台的讨论区发现,延迟发货是消费者反映最多的问题。
除此之外,众筹模式还面临产品质量风险。众筹的本质在于,消费者参与活动时产品尚未生产出来,只有活动结束后厂家才会量产,因此众筹产品也存在质量风险。例如一款床垫,参与众筹时消费者无法亲身感受其舒适度,只能看商家的宣传资料及介绍,这有可能遭遇实际产品与预期不符的情况。
曾在京东成功众筹购买幸福森林空气净化器的陈俊延认为,因采用尖端科技的产品和技术最受市场欢迎,所以众筹产品中不乏一些未经市场检验的产品。对于消费者而言,仅凭发起者的文字描述就付钱,的确存在许多未知情况,需承担较大风险。陈俊延建议消费者,参与众筹之前应多方考量,可通过查看产品是否符合相关行业标准,是否有相关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等手段,来判断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也可通过了解相关技术的现状、企业背景等信息,来检验发起者所宣传的概念和理念是否靠谱有用,产品功能是否能够实现;还可参考市售同类商品的价格,比比众筹产品是否真正物超所值。
尽管一些众筹平台提出了行业自律法则及服务协议,承诺在产品品质、时间成本、服务时效等方面全方位保护支持者的合法权益,但就目前的情况看,众筹领域尚没有太好的方法来避免纠纷的发生,所以消费者在参与众筹时仍需全面考量,慎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