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民刘先生购买了一辆越野车,车辆手续办妥后他却在投保商业车险时开始犹豫了。“当时4S店推荐的商业险算下来得7000多,可朋友说相同的保险若选择电话车险,加上活动期间送的加油卡,折算出来的价格可以低1000多元,保费是省了不少,可服务会不会缩水呢?”刘先生表示,看到网友说电话车险之所以保费低是因为承保时对车辆的行驶区域和驾驶人有条件限制,不但理赔时效较长,而且相关手续也会比较麻烦。
其实,这不单单是刘先生一个人的疑惑,对于很多车主来说,在接触到电话车险这个词儿时,很容易陷入电话车险到底靠不靠谱的疑惑中。归纳起来,车主对于电话车险常常会有以下两个误区:
误区一:电话车险比普通车险便宜,因此可能会出现服务打折、理赔受阻的情况。
真相:相较于传统的面对面销售的“柜台险”而言,中国保监会在《关于规范财产保险公司电话营销专用产品开发和管理的通知》(保监发〔2007〕32号)中明文规定不得在电销业务的经营费用中列支手续费等中介费用,换言之节省下来的手续费可以直接让利于消费者。此外,为提倡电话车险模式,其报价可以在国家最低7折限制下再下浮15%。
“不少人会认为电话车险办理的过程不正规,不能够对车辆起到保护作用,其实这是一个典型的误区。”对于消费者的疑问,江苏平安产险新渠道事业部的负责人表示,电话车险和普通车险最大的区别只是销售方式的不同,保险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相比传统的销售模式,电话车险具有效率更高、保费更省等优势。只要客户承保了公司的车险产品,出险后属于保险责任的,无论承保时选择的是何种销售渠道,客户均可按保险合同约定,享受到平安车险优质、高效、便捷的保险理赔服务,不会由于客户投保时选择的销售渠道不同而产生差异。
误区二:电话车险对车辆行驶区域和驾驶人有条件限制。
真相:电话车险条款中对指定驾驶员和指定行驶区域的可选条款,是保险公司适应保险消费者差异化保险需求开发的。在承保时,客户可根据自己车辆的驾驶人和日常行驶区域情况,自主选择是否指定驾驶人和指定行驶区域。由于客户对驾驶人和行驶区域的选择不同,会导致保险标的的风险程度不同,从而直接影响客户缴纳保险费的不同。但这完全由车主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并不是电话车险强加给车主的条件。
据了解,2015年平安电话车险率先推出了“电话直赔”服务,在江苏上线以来,通过电话直赔获得理赔的案件占全部理赔案件的21.21%,惠及车险用户10.9万人次,案件从报案到赔款支付到账的时间平均为7.44小时。未来,平安将让一半以上的车险用户,通过线上理赔模式实现车险理赔自助。
(胡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