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开创中西合璧风景油画独特风貌
——记著名学者型画家关宏臣
作者:孙燕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1:关宏臣近影。
图2:白桦树。
图3:元阳梯田。
图4:天通苑的春天。
图5:云台山红石峡印象。
图6:朱家角印象。
图7:锦绣山川。
■本报记者 孙燕明
  近日,由香港油画研究院、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主办的关宏臣油画作品展在北京举行。此次画展展出关宏臣近期创作的油画作品50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受到美术界的高度评价。关宏臣是当代著名画家,以擅长风景油画享誉画坛,现为沈阳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的艺术创作继承了西方写实性风景油画的基本特征,融入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元素,并赋予当代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开创中西合璧风景油画的独特风貌。
受家庭熏陶自幼酷爱绘画
  1965年12月,关宏臣出生于辽宁省新民市一个满族家庭,父母非常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受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他自幼酷爱书法、绘画、剪纸、年画、戏曲等传统文化。上小学后,学校开设图画课,一周上两节课,他总是画什么像什么,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从那时开始,他对画画产生了浓厚兴趣,几乎每天放学回家后都要练习画画,绘画水平不断提高,逐渐成为全校闻名的小画家。
  1982年9月,关宏臣考入沈阳市师范学校(现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美术班,在宫立龙、周福先、李丽露、倪作人、娄春亭、张郡昌等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学习了绘画基本理论和技法,打下扎实的美术基础。他毕业时创作的油画《萨尔浒之战》,以写实技法展现了努尔哈赤率领骑兵大败明军的情景,场面恢弘壮观,人物造型生动,受到全校师生的广泛好评。
长期接受高等学府美术教育
  1987年9月,关宏臣以优异成绩考入辽宁教育学院(现沈阳师范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师从王重敏、曹庆棠、张鹏等老师,使他的写实油画创作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其油画作品多次参加省市级画展并获奖。中国景观造型艺术委员会副主席、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张鹏说:“上世纪80年代,关宏臣是我担任高校教师后所教第一批学生中的佼佼者,那时很多年轻教师与学生的年龄只有几岁之差,说是老师,倒不如说是朋友。一路走来,我欣喜地看到了我心中的大作,真诚之心化作真情之作。关宏臣在读大学时,身上就已经焕发出一种学者型艺术家特有的气息。他是一个终生学习的人,在本科毕业后两度赴北京学习绘画,大大增强了艺术修养,为他未来的艺术之路夯实了扎实的基础。”
  1996年9月,关宏臣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助教班,有幸得到邵大箴、金维诺、李树声、薛永年、王宏建、范迪安、易英、尹吉男等著名教授的指导,系统学习了中西方美术史及方法论,对油画创作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和感悟,绘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邵大箴教授认为,当代绘画无论是借鉴外国古典艺术形态还是当代前卫艺术形式,都应努力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基于先秦哲学“天人合一”的理念,我国传统艺术承载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精神和谐的审美原则,追求情与理的平衡与辨证统一,发挥着寓教于乐的功能。我国传统美学主张艺术表现真善美,即使文艺创作反映社会生活和人性丑恶的一面,其目的也是为了警示人们摒弃假恶丑,追求真善美,而不是达到相反的效果。我国传统美学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创作者向自然、向生活学习和用心体验的重要性,既反对脱离生活、闭门造车,又反对被客观表象所迷惑,陷入自然主义的泥潭。我国传统美学尊重创作者的主体人格,尊重他们在作品中张扬个性,但同时主张尊重大众的审美情趣。作品的内容应有积极的社会性和公众性,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使他们获得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升华。以此为基础,吸收外来艺术优秀成果,努力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是繁荣我国当代美术的必由之路。易英教授则强调:“从事绘画创作必须找到别人没有画过的艺术样式,追求属于自己的个性语言,运用别人没有使用过的艺术符号。”
  2006年,关宏臣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作访问学者,师从著名画家杜大恺。杜大恺先生告诫他:“绘画要区别古人、今人和过去的自己,这样你的画才能与众不同、出类拔萃,才能被别人记住。”
致力于融汇中西、学古创新的艺术探索
  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关宏臣通过深入研究古今中外大量画家的作品,尝试性地将一些中国画艺术元素融入到油画创作之中,致力于融汇中西、学古创新的艺术探索。
  关宏臣的油画创作经历了写实、抽象、表现、写实的过程。他从初学油画到1996年,与大多数画家一样,属于写实性油画创作阶段;从1997年至2000年,主要从事抽象油画创作,参加国内外一些重要的美术展览,接触一些国外的收藏家和艺术机构;从2001年到2006年,尝试着创作介于抽象主义、表现主义与写实主义绘画之间的作品;从2007年至今,又回归到写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不断探索西方写实性油画与中国画完美融合的表现形式,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符号,开创中西合璧风景油画独特风貌。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冯远评价说,关宏臣是一位对中西文化都有着深入认知的画家。他以超越古今、融汇中西的历史眼光深入研究油画艺术的发展规律。基于对风景油画的独特视角与理解,他在画面上实践着中国文化精神的探索与表达,将形成于心中的文化理念、艺术品格转化为绘画的视觉审美图像。通过对中外自然景观的饱游饫览,关宏臣对自然山水之美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意象,并进而使自然之美转化为典型的艺术形象。他的作品既师法于自然,又得之于心源;既状物形貌,又传情达意。因此,他笔下的线条与色彩有了生命的律动和韵致。品读关宏臣的风景油画作品,无论是展现自然风光,还是捕捉城市印象,他都能从自我个性出发,将其凝练成一种独具匠心的审美创造。在他的作品中,虽然因表现主题不同而采取的造型手法有所差异,但其中始终贯穿着一条明晰的发展脉络,即对西方绘画写实性规律的准确把握是艺术表现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关宏臣关注中国文脉的继承与伸延,对中国传统绘画精神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他在西方写实性风景油画的基础上有机地融入中国传统绘画元素,注入中国式的笔墨情趣。他在作品中用油彩皴擦点染构成的点线节奏不同于油画的塑造笔触,而更接近中国古典绘画的神韵。在油画风景的创作中,关宏臣借鉴中国书法、绘画的用笔、用墨方式,强调形式意味,将“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的中国艺术精神作为绘画的本体性追求。品读他的油画作品会深切感受到,形色点线交织而就的画面既有西方油画的写生特质,又有中国式的借景抒情的主观表达,这种表达方式在形式上增强了油画语言的丰富性,在内涵上传达了主体精神的诉求。因此,中国文化因子的注入使他的油画语言更加丰富和充实,也彰显出鲜明的艺术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言而喻,正是对于东西方文化的个性化理解和其所具备相应的艺术修养与实践能力,支撑并造化了关宏臣的油画艺术。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空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级美术研修班导师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导师王界山表示,心灵激荡是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的关键,当然这必须建立在对人生和自然充分认知与感悟的前提之下,才能使作品充盈着一种昂扬的精神。关宏臣就是一位妙得自然真谛,以天地为师,汲取大自然精华而融入画笔之中、倾诉于画布之上的优秀画家。他的油画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色彩艳丽而不媚俗,蕴含着中国画意象和中国传统文脉,尤其是他那种中国画式的线条抒写,更具有抒情性和生命本源的韵致,自然而不做作,率意而不飘浮,直取自然之形神,状物寄情,又超乎物象,将自我内心的主观表达贯穿于所构成的美学体系。关宏臣试图在东西方文化不同、绘画语境不同的背景下,寻找两者的契合点,从而借助于西方绘画的色彩和表现手法,将自然之美转化为具有东方意蕴、中国精神的审美意象,建立起独特的视觉审美图像。关宏臣认真治学,纳于言,敏于行。在长期绘画实践中,他非常注重写生创作,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不同地域地貌,不同风土人情,看似迥异的景致却有一种殊途同归的大朴之美。然而,他亦是在共性中寻觅个性的差异,也正是这种差异形成了他画法上的因景而变、因情而变的丰富性,从而使他面对大千世界练就了敏锐的捕捉能力和主观的提升与概括能力。关宏臣深知学习传统又不可囿于传统的重要性,对古今中外的绘画大师都认真学习与研究,但他只分析每一家每一派的艺术创作规律,并没有盲目追风和套用,这是关宏臣的高明之处。关宏臣满怀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与激情,而融入真情的艺术作品必然感人至深。
  张鹏表示,关宏臣的风景油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看似随意之笔却凝聚着他多年不断探索的艰辛,以及为追寻一种属于画家自己所独有的风格样式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在他的作品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学古创新为一体,没有创新就没有他的艺术成就,而没有学古就没有他的创新。因此,真能创新即是真学古,真能学古亦是真创新,学古与创新相辅相成。关宏臣秉承这一理念,在绘画创作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符号。他以极其敏锐的审美洞察力和极富表现力的艺术语言,创作出激动人心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作品,给中国油画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谢关键说,关宏臣的足迹遍及全球很多国家,笔下多描绘不同地域的山光水色,作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他的绘画作品既有油画的厚重、色彩的斑斓,又有国画的清雅、水墨的张力;既自然朴实,又意象升华;既植根传统、融汇中西,又不拘一格、锐意创新。“心中的风景”就是他对绘画作品最好的诠释。
  鲁迅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辽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宋玉成评价说,从艺术史角度说,大多数艺术家都在为自己的个性风格寻找定位,把个性风格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有些人终其一生也未完成终极目标。从关宏臣的绘画作品中,我却发现一个令人吃惊的现象,即依据所画景物选择绘画方法与形式,竭力拓宽自己的画路。世界万物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绘画方法和形式自然也不能千篇一律。关宏臣针对所画对象采取相应的表现手段,并在这种表现语言中融入强烈的现代审美意识,这是关宏臣给予我们最大的启示。
  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学术研究部主任郭兴华表示,写意精神是中国绘画的精髓,油画在色彩、造型等方面给中国绘画带来了极大的促进。关宏臣将中国绘画的意境之美与西方绘画的色彩之美结合起来,用油画材料体现本土文化精神,努力彰显民族意识和民族风格,形成了颇具中国艺术精神的油画面貌。
  天津美术学院申世辉教授评价说,关宏臣先生的写生作品感人至深。他的足迹遍及祖国各地,借景抒怀,抒发真情实感。在他的写生作品中,远离了对自然景物表象的简单表述,而更多地抒发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的深刻感悟。
  美术评论家杨卫表示,关宏臣笔下的风景油画,不是客观的纪录,而是主观的表达。他的这种表达方式,正如我国近现代哲学家、美学家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关宏臣的油画作品不是简单的对景写生,而是强调自我个性语言的表达,这正是当代艺术应努力达到的目标。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说:“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当然,不是任何自然景象都会有意味,而是因为人赋予了其感动的内涵与文化属性。关宏臣以当代文化视角,将一幕幕自然景象融会贯通和提炼概括,形成独特的艺术个性,从而使他的绘画作品尽显灵动与感人的艺术魅力。
受到国际美术界高度评价
  近10余年,关宏臣远赴全球20多国家进行艺术考察、学术讲学和举办个人画展,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要美术展览并获奖,被中外近百家美术馆、博物馆和艺术机构收藏,并出版《关宏臣油画作品集》等专著,不仅得到国内美术界的广泛赞誉,也受到国际美术界的高度评价。
  俄罗斯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理事、列宾美术学院涅马金·亚历山大教授评价说,关宏臣能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元素与当代油画技巧完美结合在一起,令人感到非常震惊。他的作品在不丢失古典艺术美的同时,又在中西合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艺术风貌,这对于画家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任务。他的油画中,光感、韵律、构图等要素和谐统一,富有情趣,独具匠心,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这是出自一位大家之手。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丘德诺夫·弗拉基米尔教授表示,看了关宏臣的油画作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的巨幅油画《青州印象》,构思严谨,技法高超,色彩和谐统一,细节处理精致到位。品读他的油画作品,像在剧场中看经典戏剧一样值得回味,观赏者禁不住站在他的作品前久久地欣赏。关宏臣是一位绘画风格多样的画家,绘画作品不仅在中国深受欢迎,而且在世界画坛也产生很大影响。俄罗斯功勋画家、列宾美术学院采青·尼基塔教授也认为,关宏臣的油画作品非常精彩,并富有艺术高度。瑞士美术评论人士伍兹·布克曼博士表示,关宏臣的绘画作品既根植于中国文化传统,又融合了当代西方艺术特色,体现出兼容并包的艺术特征。他的风景油画中充满了非常精致的平衡感,能够激励观赏者的情绪乃至灵魂,并成为独特的心路历程。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收藏】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开创中西合璧风景油画独特风貌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