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刘庆峰近影。
图二:瑞雪兆丰年。
图三:冬乐图。
图四:庙会归来。
图五:雪景。
图六:儿嬉图。
图七:春韵图。
图八:夏意图。
图九:秋景图。
图十:冬天的胡同。
■本报记者 孙燕明
4月26日,刘庆峰画展在北京举行。刘庆峰是当代实力派画家,以擅长表现北京风情而享誉画坛,现为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石油美术家协会华北石油分会理事、荣宝斋画院马海方工作室画家。他的绘画创作以北京胡同为主题,继承了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笔墨精髓,融入书法和版画线条造型的艺术元素,赋予鲜明的京味儿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彰显观赏性、可读性、人文性、历史性的高度统一,形成“铁干银钩老笔翻,力能从简意能繁”的艺术特色,成为北京风情画家集群的典型代表。
自幼学习书画的环境得天独厚
1969年,刘庆峰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庆油田,7岁时因父母调动工作来到华北油田。他父亲在华北石油管理局工会工作,有很多同事、朋友、邻居都是画家。在父亲的引荐下,刘庆峰从小师从施恩钊、郝志国、杨忠义、白进海、孙振江等老师,系统学习绘画基本理论和技法。刘庆峰说:“这些老师经常手把手教我画画,讲解绘画理论和技法总是循循善诱、不厌其烦,使我打下了扎实的美术基础。”
在上中小学时,父母因工作忙,每年放寒暑假时都会将刘庆峰轮流送到3个舅舅家小住。他大舅王冠良曾任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校长、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每天都要练字,刘庆峰经常站在旁边默默地观看,大舅看他喜爱书法,就手把手教他练字,并传授书法知识。他二舅王景荣曾任中国书画报社社长,小舅王冠领曾任北京武警某部师政委,都是书法爱好者,每当刘庆峰到家中小住时,也经常辅导他学习书法。在三个舅舅的悉心引导下,刘庆峰对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打下了扎实的书法基础。
师从著名画家齐良迟、娄师白和马海方
1988年至1990年,刘庆峰在北京齐白石函授艺术学院学习,师从著名画家齐良迟、娄师白。齐良迟系齐白石第四子,从10岁起在其父指导下学习中国画的传统技法,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美术系,继而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他的绘画题材广泛,尤为擅长画花鸟鱼虫,画面构思精巧,讲究笔墨情趣,富有浓郁的民族气息。齐良迟的花卉画在题材选择上极具个性,平生喜欢画的花卉大约有四五十种,如绣球、兰草、水仙、杜鹃、虞美人、扶桑、向日葵、紫丁香等,几乎全是野花。而紫色是齐良迟的最爱。生长在东北沼泽边缘的鸢尾花是他深爱着的一种野花,颜色为深紫色。他配制出的紫色颜料,一般人很难能调配出来,成为他使用色彩的独家专利。为了突出带有飘逸感的花朵,他删繁就简,有意将长而繁多的叶子加工为疏密有致的短小状,画面洋溢着令人赏心悦目的质朴气息。
娄师白是齐白石的入室弟子,14岁就在齐白石先生家中学习诗、书、画、篆刻,直至白石先生逝世,长达25年之久。娄师白在绘画艺术上受齐白石影响最大,同时在写意花鸟画上继承了徐渭、朱耷、扬州八怪以及吴昌硕、陈师曾的艺术精髓。齐白石说:“做画在似与不似之间为妙,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作为植根传统、师法造化的国画大师,娄师白将齐白石先生的这句名言体会得极为深刻,并成为指导自己艺术创作的重要准则。其绘画以文人画为根基,吸取民间艺术传统,为花鸟画注入了蓬勃生机,达到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多年来,社会上广泛流传着一段评价几位艺术大师拿手绝活的佳话:“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娄师白的小鸭子。”娄师白画的小鸭子活灵活现,备受推崇。娄师白告诫刘庆峰:“绘画创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很长时间提前构思、打草稿,画不好还要重来。所谓一蹴而就是指那些已经画得很熟的题材,从事绘画创作就一定要慎重,只有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
2013年至2015年,刘庆峰在荣宝斋画院中国画高研班学习,师从著名画家马海方。2014年,刘庆峰正式成为马海方的入室弟子。1981年,马海方毕业于中央美院中国画系,师从卢沉、姚有多、刘勃舒等著名画家。他擅长创作以北京风俗民情为题材的没骨法重彩写意人物画,将北京市民的生活起居、休闲娱乐尽收绢素之中,成功地再现了古都的人文景观和沧桑变革。在他的绘画作品中,能看到提着鸟笼边走边唱的遛早老人,扛着条凳昂头吆喝的磨刀师傅,头顶大缸就地练摊儿的天桥艺人,拉着洋车快步如飞的青年“祥子”,仿佛使人置身于老北京沸沸扬扬的闹市之中。马海方在大学念书时,便认准了京味儿,这么多年,他始终没变口儿,任凭西餐大菜多么眩目,不管满汉全席多么诱人,他就是不动“筷子”,横竖认准了豆汁儿、二锅头、炸酱面、芝麻烧饼了。难怪他的北京风情人物画越画越地道,因为他对京味儿吃得透,那味儿不仅散发在他的画儿上,也融入了他艺术创作的血脉之中。马海方告诫刘庆峰:“北京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人家来到北京要看京味儿,看这个城市现在的特点是什么,过去的特点是什么,过去很重要。”刘庆峰表示:“马老师为人谦逊,平易近人,在绘画上一丝不苟,对我的要求很严格。他随身带着速写本,走到哪里看到好看的景物马上画速写,他要求我也这样做,这也为我的绘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形成古雅静穆、清逸萧散的艺术风格
刘庆峰的绘画以北京胡同为主题,给人以视野开阔之感,构图多采取俯视角度,古朴浑厚,宁静幽远,气象万千。据历史文献记载,北京的胡同始建于元朝,共计有400多条胡同。到明朝,北京约有街巷胡同1770条,其中直接称为胡同的约有459条。清朝约有街巷胡同2077条,其中直接称为胡同的约有978条。20世纪40年代,据日本人多田贞一所著《北京地名志》记载,当时北京共有3300多条胡同。据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古今北京》记述,北京有胡同4550多条。另据1986年出版的《实用北京街巷指南》记述,北京4个城区有胡同3665条。胡同中主要建筑大多是四合院,这是一种由东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对称形式围在一起构成的封闭式建筑。刘庆峰将“三远”的构图原则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由远及近、简繁相济的巧妙构图,生动表现了北京胡同的独特风貌,形成古雅静穆、清逸萧散的艺术风格。
刘庆峰表示:“我儿时住在小舅家,就生活在北京的胡同中,我在胡同里与小伙伴们嬉闹玩耍时的情景时常浮现在脑海中,对胡同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和深厚的感情。近几年,我对古人的密体山水有了很深的领悟,就把北京胡同和密体山水的构图特征结合起来,画出北京胡同的雪景。中国山水画自古有密体与疏体之分,密体山水画最早可上溯到唐宋时期的北派山水,以写实为主。中国历代画家惯用的创作手法是用虚代实、虚中有实,但密体山水画则反其道而行之,即以实代虚,密密麻麻的整幅画面只留有一两处空白。除了北京的胡同,我也非常喜爱雪,因为它代表纯洁高尚的品格。故宫的红墙、黄瓦在白雪的映衬下,特别美丽迷人;胡同的青砖、灰瓦围绕在皇城根下,格外古朴壮丽。我一想到这些美丽的景象,就有抑制不住想画出来的冲动。随着城市的变迁,很多古老的胡同被拆毁了,我要把它们画出来,给人们留下永恒的记忆。”
马海方评价说,刘庆峰创作的老北京系列作品,以中国画传统水墨的形式表现创作者的心象,其中传达的是画家的艺术品位和思想修养,形成“铁干银钩老笔翻,力能从简意能繁”的艺术特色。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陈师曾说:“文人画有四要素,第一是人品,第二是学问,第三是才情,第四是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以上四个要素,刘庆峰无疑都具备。在他的作品中,历经岁月的沧桑和磨蚀,昔年的老北京渐行渐远,而那些院落、胡同、宫墙、角楼、城门、老柳树,仿佛都在诉说着属于它们的故事。刘庆峰的画笔总能超越客观景物本身,赋予客观景物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哲理。欣赏者读得出画家对童年远逝的淡淡感伤,对传统回归的缅怀与渴望,也读得出他对淳朴、简约生活的深切向往。冬去春来,四时更迭,在逝去的光阴里,那萦绕不去的京腔、京韵、京味,犹如一坛雪藏在光阴深处的老酒,历久弥香,弥足珍贵。因此,刘庆峰在艺术界得到广泛赞誉是当之无愧的。
刘庆峰的绘画作品曾入选中日友好藏书票展、第六届中国石油职工艺术节书画展等重要展览,荣获第四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创新奖、迎奥运中华书画展优秀奖、河北省职工书画展二等奖,并在北京众山红美术馆、中国画艺术研究院、济南市怡文轩艺术馆举办个人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