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燕制图
■本报记者 岳纲举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中有这样一段剧情:主人公之一的安迪回家时,意外发现自家的指纹锁无法识别指纹,导致门锁打不开。求助网络后,发现是指纹锁没电了,于是她用外接电源给指纹锁充电后方顺利打开门锁。这一剧情的播出让指纹锁在家居市场火了一把。那么,指纹锁真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安全吗?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日前对指纹锁的销售情况及安全性进行了了解和研究。
指纹锁在我国刚起步
现实生活中,人们租房或购买二手房后,都会换把门锁,以确保入住后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在我国一直被普遍使用的入户门锁是传统机械锁。近两年,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相关产品层出不穷,其中带有指纹识别系统的指纹锁颇受市场欢迎,其技术也在智能家居浪潮中被不断更新。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国内指纹锁的需求量逐年增长,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由于指纹锁具有较好的外观和性能,因此不少高端楼盘、别墅豪宅的开发商对其青眼有加,统一为业主安装。此外,还有一些热衷高科技的业主,在了解了指纹锁的性能和技术原理后,将自家的传统机械锁换成指纹锁。
然而尽管如此,与欧美国家、日本、韩国相比,指纹锁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普及率相对较低。有数据显示,在欧美国家,包括指纹锁在内的电子类锁具在民用锁市场中的占比为50%;韩国智能锁的普及率高达80%。但在我国,目前只有2%的家庭在使用指纹锁。由此可见,这类锁具未来在我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记者调查发现,指纹锁之所以在我国的普及率偏低,一个重要原因是售价比机械锁贵不少。记者在市场走访时看到,一把A级机械锁的售价仅为几十元,一把普通B级机械锁的售价在100元至200元之间,超B级的机械锁更贵一些,每把售价在两三百元左右。而相比之下,指纹锁的售价要高很多,一把国内品牌指纹锁的售价就在2000元以上,进口产品则更贵,每把售价高达五六千元,相当于一扇甲级防盗门的价格。如此高昂的售价,令不少消费者对指纹锁望而却步,依旧选择传统机械锁。
指纹锁存在技术缺陷
指纹锁在我国的普及率相对较低的原因,售价高昂只是其中之一,还有消费者对其安全性和使用稳定性的顾虑因素。“若与人身和财产安全相比,花三四千元买个绝对安全的锁具也是划算的,但问题是指纹锁并不完美,它同样存在缺陷,就像电视剧《欢乐颂》里安迪遇到的那种情况,一方面,指纹锁没电后想打开很麻烦;另一方面,通过外接设备充电就能恢复其功能,也令人感觉不安全。”
记者查阅资料时看到有媒体报道,2013年5月30日早5点30分,江苏省南京市汽车南站的售票窗口并未像往常一样按时开放,在外排队等候买票的人们发现,售票处里一个工作人员都没有。询问后得知,由于该售票处唯一一个门上的智能指纹锁“罢工”,导致所有工作人员都无法进入售票窗口工作。无奈之下,车站人员只好拨打110报警电话,请专业开锁人士打开了指纹锁。
据了解,这种影响用户使用的情况并非个案,指纹锁的确存在技术缺陷。一家指纹锁公司的专业人士告诉记者,指纹锁的识别原理是将正在输入的指纹与系统中储存的指纹进行匹配,成功后才会开锁。所以,无论是储存的指纹出了问题,还是正在输入的指纹出了问题,都会导致指纹锁因无法识别而打不开。具体而言,常见的情况有两种:第一种是指纹锁没电了。这属于常见现象,指纹锁需要电池来供电,一把指纹锁通常要安装4节5号电池。一旦电池没有电,指纹锁就无法使用,须更换电池后才可以重新工作;第二种是指纹不匹配。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冬季,由于指纹锁的清晰度本来就不高,人手在天气寒冷的环境下,表皮会变得干燥,进而导致输入的指纹无法被系统识别。另外,手指上有水或汗渍时,指纹也不容易被识别,从而导致指纹锁无法打开。
指纹锁也有锁芯
众所周知,判断一把锁质量优劣的关键是看其互开率,互开率越低的锁具安全性就越好。按照国家标准,锁具的互开率应小于0.204%,即用一把钥匙在50把锁之间相互开启,开启的成功次数应≤5次。就指纹锁的技术而言,其是利用每个人指纹唯一性的生物特征,使指纹锁达到比以往门禁更好的安全性,因此从理论上说,指纹锁的互开率应该为零,是最安全的锁具,但事实并非如此。
据了解,因为指纹锁由电子零件构成,所以一旦发生电子零件损坏、电源故障、指纹采集器被人为破坏等情况,指纹锁就无法正常开启。那么,如何避免因这些问题给用户带来的使用不便?国家安全部门出台了相关标准,规定所有指纹锁都必须配备机械锁芯。这意味着,所有指纹锁的内部都设置有机械弹子锁芯,而一把锁只要有机械锁芯,就可能被破解或者被暴力开锁。
业内人士表示,指纹锁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解决普通机械弹子锁的钥匙密匙量低、互开率高、防止小偷用万能钥匙进行技术性开锁等问题,以提高锁具的安全性。如果指纹锁用普通的机械弹子锁作为应急锁,那么其在安全性方面的意义就被抵消了。“假设指纹锁的安全系数为1万,普通机械弹子锁的安全系数为0,那么采用普通机械弹子锁作为指纹锁应急锁后的安全系数为1万×0,结果就等于0。”
这位业内人士认为,指纹锁只是方便了生活,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安全防盗,因为其设计并没有超出机械应急锁的技术指标范围,仅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升级。但对于这样的情况,商家在销售指纹锁时通常不会告知消费者,甚至只一味地强调其比传统机械锁更安全,令消费者对这类产品产生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