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有关专家呼吁
发展有机农业须重视消费者力量
作者:任震宇


    ■本报记者 任震宇
  日前,首届中国(黔东南)有机大会暨国际有机峰会在贵州省举行。参会的多位专家指出,高度重视消费者的力量,才能突破有机农产品销售的瓶颈,有力推动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
前景与困难
  8月12日,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举行的首届中国(黔东南)有机大会暨国际有机峰会上,从农业专家到基层的农民合作社代表,谈起有机农业时,既对有机农业前途充满信心,又坦言有机农业现在不好做,面临不少困难。
  看似矛盾的观点反映了当前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农业技术研究中心杜相革告诉记者,2014年,全球用于开发有机农业的土地有4310多万公顷,其中亚洲有约320万公顷(占9%),而我国有机农业生产面积就达194.5万公顷,种植面积为112.4万公顷,野生采集面积为82.2万公顷。虽然我国有机农业生产总面积居世界第四,但有机产业资源分散,有机种植面积仅占全国农业耕地面积的0.83%,排在世界第63位。
  中国国际商会有机产业发展委员会执行主席赵晨以休闲农业为例,谈起了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这几年有机农业发展很快,尤其是作为有机农业发展业态之一的休闲农业,越来越受到都市人的欢迎,但实际上休闲农业的经营企业却有90%面临亏损。”
  为何会出现这种矛盾的现象?赵晨分析指出,目前休闲农业基本上是以乡村企业、农民自主开发为主,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项目设计雷同,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配套,市场定位不准,简单效仿,粗放经营,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存在着一定无序性和盲目性。多数观光休闲农业区设施简陋、内容不够丰富,生态、文化内涵不高。
  此外,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也不健全,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经营管理人员,大多是原来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的工作人员,服务人员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与学习,不够规范,没有将生产、加工、销售与观光体验结合起来,形成良性的运营模式。
  杜相革则分析指出,当前的有机农业形态不完整、不均衡;有机产品中属于初级产品的偏多;有机农业分布区域也不平衡;有机发展理念还是经济为上,不少从业者存在一夜暴富和急功近利的心态;有机产品认证服务和整体市场也还存在诚信问题和质量问题;有机产品消费观念上,还是将其视为一种高大上的消费品,价格也有些虚高。
拥抱3.0时代
  虽然还面临不少问题,但有机农业的光明前景依然有目共睹。
  国际有机农业联盟亚洲理事会主席周泽江认为,目前有机农业已经进入3.0时代,从业者迫切需要转变观念,让更多的有机农业产品走入消费者家庭。
  周泽江告诉记者,国际有机农业联盟成立于1972年,此前的一个世纪被定义为有机农业运动的第一个阶段,即有机1.0时代;国际有机农业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有机2.0时代的开始。之后的几十年中,世界各地制定了有机生产与加工标准,引入了认证体系,对“有机”作出了非常详细的规范。“2.0时代是制定标准法规、实施认证、开拓市场、推广有机的时代”。
  周泽江认为,有机3.0时代的发展总目标是,促使基于有机原则的真正可持续发展农业体系得到市场的广泛理解和接受,同时建立一种努力创新、透明诚信、包容合作、体系完善和真实定价的文化。
  周泽江表示,虽然有机农业总体上是健康发展的,但经过认证的有机农田占全球农业用地总面积目前还不到1%,有机食品消费份额占全球食品消费市场份额也不到1%。“有机农业发展已经出现了自我封闭和排他的迹象,要想实现有机农业对地球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的目标,就需要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向主流化方向迈进”。
重视消费者力量
  201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将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列为发展绿色产业的重要内容,把加快发展有机产品认证、低碳产品认证作为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行市场化机制的重要措施。
  “文件的出台在我国有机农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杜相革认为,3.0时代的中国有机农业,必须由出口型产品向国内消费产品转变,由高大上向家庭消费(生活必需品)转变,由产品开发向区域化空间发展转变,由民间行为向政府引导行为转变,由农业领域向生态文明战略转变,由生产型向生产、生态、生活型转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安全课题组邢东田则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帮助农民脱贫,但目前扶贫重点多集中在种植和采购上,应该将扶贫重点从生产端转到消费端,从农村转到城市。“高度重视消费者的力量,才能突破有机农产品销售的瓶颈,有力推动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
  邢东田分析认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核心问题是诚信,而信息对称是诚信交易的必要前提。消费者、生产者与专业人士,通过考察、互访、座谈、联谊、体验等一系列经常性交往,建立起长期合作共赢关系,形成虚拟的生态人文社区,可以较好地解决信息对称问题,从而逐步建立起一批以人格信任与长期合作共赢为基础,以健康生态为最高追求目标的良性竞争市场,即所谓的“熟人经济”。目前,我国各地熟人经济形式很多,有农场直接配送、妈妈团购群、生态农夫市集、健康生活馆等,它们都有共同的运行规则,即都是由消费者、生产者、专家等组成熟人朋友圈,相关信息公开透明,相互信任,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产销良性循环。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新消费·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发展有机农业须重视消费者力量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