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燕制图
■本报记者 胡军
多年来,IT业界一直有“北有中关村,南有石牌村”的说法。在数码卖场鼎盛的10年前,北京中关村聚集了海龙、鼎好和太平洋数码城等知名IT卖场。近日,随着有17年经营历史的海龙电子城正式停止营业,宣告了IT卖场时代的落幕。与此同时,地处华南的岗顶和石牌村等知名IT卖场集中地,也正面临全面退场。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IT卖场的逐渐退市,除了销售摊点,旧有的数码产品维修摊位也相继压缩和歇业,由此带来的数码产品维修困境日渐加剧,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中低端过保数码产品丧失维修价值
“都不知道上哪儿去修了,笔记本电脑坏了,以前都是到中关村找熟人修,现在人家不干了,怎么办?”说起自己的难处,北京消费者吴先生多少有些困惑,“这电脑啊,相机啊,手机啊,保不齐就有坏的时候,以前有卖场很方便,有的是维修的点,现在少得太多了,怎么办?”
记者在北京中关村实地调查后发现,随着各大IT卖场相继退场,卖场内原有的密密麻麻的商铺也不复存在。在鼎好的地下商场,维修的商铺大多聚集于此。
在一个笔记本电脑维修商铺内,记者找到一位在此经营多年的老商户施先生。据施先生介绍,目前销售生意已经大不如前,但是维修的业务似乎比以前还有所增加了,多数都是过了保修期的产品。不过,由于中关村的各大IT卖场长期以来的诚信缺失、短视等原因,来维修的客户显得非常小心,对价格和维修质量极度敏感。“其实,很多中低端的过保数码产品,真的没有太多的维修价值,但是一些中老年消费者,还是抱着以前修家电换零件的思路来修,我们一般都是直接告诉消费者,超过三五年的数码相机、手机之类的产品就不要再修了,包括一些品牌的笔记本产品。”对于数码产品的维修,施先生的说法非常中肯,“说实在的,有些千元机,过保之后基本就没有维修价值了,配件费、人工费,修一次花的钱不比买一台性能接近的新机少。”
调查发现,目前消费者的数码产品维修需求依然非常旺盛,维修商铺一直人流不断。但是,据商户们反映,由于房租和人员工资成本等原因,利润率一直不高。因此,总是有部分维修商会用次件冒充原装件、夸大故障欺骗顾客等,导致消费者对整个维修行业的诚信度与专业性都不太相信。因为对维修来说,多数顾客可能是一次性消费,为了抢客源,很多商户抱着坑一个算一个的心态,对行业影响非常不好。
非标配件加大维修难度
早在几年前,在北京中关村等大型IT卖场出现颓势之际,曾经在中关村打拼多年的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就在微博上为中关村商户支招,称出路有很多:一是做维修业务,大量IT产品需要维修;二是开展上门服务业务,未来所有电器都会联网,会出现大量的上门服务需求;三是转行。“你连毛利最低的行业都做过了,你去代理服装就是小菜一碟!这些业务都不是电商能做的!没必要死抱着注定没落的中关村老路子走到底!”
据了解,按照单品销售来计算,传统IT卖场的毛利率只有3%-5%,这一数据甚至低于家电连锁业,而商场式经营业态的平均毛利率一般都要在10%-30%之间。而且,由于受电商等因素的影响,IT卖场内的商户为了争夺客源,不得不采取价格战的方式竞相压价,导致业内的平均利润率更低。这一现象,在维修业更为显著。“顾客一般都会货比三家,哪家便宜就在哪家修,除了是特殊品牌的特约维修点,别的地方修不了。”对于维修价格持续下降的现象,河北石家庄维修商武女士深感为难,“不接吧,活不够,接吧,基本挣不到什么钱,现在房租在涨,人工费在涨,难啊。”
据业内人士介绍,虽然现在网络电子商务非常活跃,对传统IT卖场构成了毁灭性打击,但是对数码维修来说冲击力并不是很明显,主要原因是维修业务有一定的门槛,需要有足够的技术人员、技术设备和备件支持。普通个体很难从事这种数码维修的业务,而且通过网络会造成较长的物流等待时间。“绝大多数的数码产品,没有专业的特殊工具,根本就打不开,即使打开了,也很难自行判断故障,而且即使找到故障原因,也找不到可以更换的配件。”对于数码产品维修的发展,武女士表示今后仍然会以实体店为主,“各个品牌的配件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能通用的,技术门槛就在这儿,企业生产的配件备件量非常有限,而且重点都在易损件上,有些机器来了以后,干脆就没件可换,没法修,尤其是老旧机型,很多情况下需要拆旧机器上的配件来修。”
数码维修业内人士普遍反映,由于各品牌之间、不同数码产品之间的配件通用率极低,普通维修商户的备件数量又相对有限,而且对可能出现的送修产品故障无法预测,更不可能精准备货。
非名牌产品维修难
近年来,网络电商的兴起与普及,让数码产品的销售和维修价格越来越透明。以传统IT卖场利润较为稳定的电脑组装机业务为例,网售配件的价格非常透明,攒机商只能选择进货价格更低的非核心组件,以保证生存空间。上世纪90年代是组装机的暴利年代,卖一台组装电脑的利润一度达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而到了2010年前后,组装机的利润率骤降至5%左右。售价3000元-5000元的组装机,利润一般都在150元左右。与此同时,配件销售的利润也在持续下降。“2010年以前,品牌电脑配件利润也能做到10%以上,小品牌或者没什么名气的,利润更高一点,基本上卖配件也好,维修也好,都还是有利润的,像相机之类的数码产品配件和维修就是一口价。”对于数码产品的维修,刚刚放弃在北京经营的山东籍何女士感触颇深,“做了10多年,利润是一点点地下降,品牌的数码产品相对好一点,但一般也就是接机,做不了维修,挣点接机费,非名牌的小品牌数码产品维修利润反而更高一点,但现在没人愿意做了,为啥呀,没件啊。”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知名度较低的数码产品,消费者遇到故障后,很难找到有效的厂家维修渠道。相比而言,知名品牌不管是保修期内还是保修期外,都仍然能够保障消费者的维修需求,只是维修价格缺少议价空间。“像我们这样的品牌,肯定是会保障售后的,原来卖场里的经销商也就是个接机商,所有的维修都在我们的快修中心进行,或者返厂维修,除非特别老旧的机型,一般还是能保证配件的。”某国际知名数码品牌北京区负责人周先生告诉记者,“这肯定会是一个稳定的趋势,品牌知名度越高,售后服务越有保障,不会因为销售网络的变化而影响到维修服务网络。而且,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以后老旧机型的配件供应紧张问题也可能会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