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平衡车行业需要标准扶正
作者:桑雪琪
图片
图片


    图:平衡车电池爆炸自燃。
  平衡车,也被称为扭扭车,仿佛一夜之间出现在了大街小巷。但是最近,这个行业有点儿“过火”:先是相继传出电池爆炸的消息,然后是英国和澳大利亚相继出台禁令,禁止智能平衡车上路。随后美国亚马逊、玩具反斗城及Target等零售商先后下架了电动平衡车。前不久,我国多地也对电动平衡车发出了上路禁令。对此,有专家指出,爆发式增长的平衡车行业,由于缺乏相关标准,造成市场鱼龙混杂,发展失衡。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机电商会电动平衡车分会成立大会上,记者获悉,中国平衡车团体标准制定工作已经正式启动。
■本报记者 桑雪骐
发展过快致行业失衡
  “平衡车产业在过去两年里经历了从爆发式发展到市场无序竞争的变化过程。”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张钰晶介绍说,平衡车从上市以来的两年时间里,迅速形成了一个规模上千亿元、企业上千家的产业,但是快速发展的行业也由此泥沙俱下,产品质量与安全相继出现问题。
  前不久,消费者程先生向本报反映,他在电商平台上购买的一台平衡车充电过程中发生了爆炸,所幸人身财产都没有受到损害。其实,平衡车爆炸问题自其上市以来便屡有发生。而且,爆炸不仅发生在国内,也出现在了国外,并由此使得中国的平衡车在国际市场上遭遇诸多困境,声誉受到严重影响。
  近日,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发布公告,宣布召回中国制造的10个品牌共计50万台平衡车,原因是这些平衡车电池可能过热,存在令平衡车起火或爆炸的危险。
  此前,据香港媒体报道,2015年11月和12月初相继出现了几起平衡车爆炸事件,英国肯特郡议会贸易标准协会就此做出了警告,并称平衡车存在过热及爆炸危险。同时香港发生爆炸事件的车主也表示,其早前在深圳以1800港币购入了一台,在首次充电时,产生巨响并且冒烟,虽然事主拔掉了插头但并未阻止火势蔓延,结果家园被严重烧毁。该媒体指出这种类型的平衡车大多数都是山寨产品。
  同期,亚马逊强制下架所有销售平衡车的卖家物品链接,并强制冻结账户资金;亚马逊还发邮件给所有已购买该商品但还未收货的买家,提醒他们可以退货;对于已收到商品的顾客,亚马逊甚至建议丢掉货物。供应商方面,亚马逊要求其提交产品符合特定安全规格的文件证明,还有一封承诺如果卖家因平衡车安全问题被起诉,亚马逊不承担任何责任的律师信。
  据了解,亚马逊此举最直接的原因是安全问题。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已有10个州至少发生了11起由平衡车引发的火灾,多家航空公司已明令禁止乘客带平衡车登机。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也对平衡车产品展开调查。此外,英国当局今年10月份在口岸曾开展过对进口平衡车的质量检测,1.7万件产品中有1.5万件由于安全问题被查扣,不合格率高达88%。检查人员称问题主要集中在插头、线缆、充电器、电池和开关上,而其中大多数货物来自于中国。
鱼龙混杂难辨真伪
  “目前市场上的产品价格从500元到3000元不等。”平衡车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杭州骑客有限公司董事长应佳伟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由于缺乏相关标准,平衡车市场鱼龙混杂。不少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只是跟风模仿,并通过偷工减料,以低价与正规企业争夺市场。他举例说,目前市场上产品的电池成本从50元到300元不等,产品的电机成本也从80元到300元不等。有些便宜的电池,本应由10只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只使用5只,其他的灌上水泥。此外,在设计方面,真正的智能产品,电路板本身就是一个检测系统,不合格的电池根本无法安装;车的两轮之间可以进行智能通讯,一个轮子前进受阻,另一个轮子就会收到信号并自动减低转速,从而保证骑行者的安全;而盗版产品无法达到这样的安全水平。
  据粗略估算,电池成本占电动平衡车总成本的20%。由于电动平衡车市场发展迅猛,许多大电池厂商还未完全介入,目前市场上性能较好的平衡车会采用三星、LG电芯,而组装仍在国内;几个大品牌中,也会采用国内大电池厂生产的可靠稳定的电芯。在此情况下,小的锂电池生产商抓住生产机遇,大规模介入,而其产品的安全性又缺乏保障,因此造成平衡车频繁发生充电时爆炸自燃问题。此外,平衡车售卖方为谋求更多利润,采用小企业生产的劣质电芯及管理系统,也是造成电动平衡车爆炸的又一原因。由于缺乏过充保护功能,充电时间过长则会造成充电器发热,再加上电池质量存在问题,最终导致爆炸。
  9月4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公布的8月份消费者投诉信息情况显示,电动平衡车成了消费者投诉的新兴领域。8月,从12315、96315两条热线接到有关平衡车的投诉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缴纳货款后,商家逾期提供或以无车、价格标注错误为由拒绝提供商品;保修期内,出现无法正常启动、行驶中突然断电、无法转弯、车体开裂、车胎破损等质量问题。此外,商家对平衡车的材质功能等方面夸大宣传,例如把一般材质的车宣传成采用顶级铝合金材质、把说明书注明的充满电可行驶20公里宣传为可行驶120公里。
  劣质产品不仅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会出现问题,而且当产品出现问题后,消费者也往往遭遇维权困难。前文所述程先生告诉记者,他向企业索赔,但是不论电商平台还是卖家都表示,由于无法判断是否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所以只能办理退货,不提供其他赔偿。
  电动平衡车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所以许多小厂商随意购买劣质、低端配件进行组装,然后“贴牌”售卖。这样生产的产品自然是故障率居高不下,而针对这些产品的售后服务也往往成为消费纠纷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关标准正在酝酿
  “这些问题该去哪里鉴定?又该依据什么标准鉴定呢?”上述程先生提出的问题其实也是目前行业的问题。据了解,2016年2月,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发布公告,宣称所有在美国本土生产、进口、销售的平衡车必须符合包括UL2272(平衡车电路系统认证标准)的最新安全标准,并明确平衡车电池必须符合UN38.3的认证要求。但是,在我国,平衡车行业还缺乏相关的标准。
  “要规范平衡车行业,就必须要建立相关的行业标准。”应佳伟认为,中国智能平衡车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究其根源,在于假冒伪劣产品安全事故频发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缺乏规范。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制定平衡车团体标准,使全行业有标准可依。同时,为响应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提出的总体目标,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调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形成政府主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体系,机电商会平衡车分会启动建立平衡车产品的团体标准。
  中国平衡车团体标准的制定将由中国机电商会平衡车分会负责牵头组织,广泛听取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意见,企业团结合作,推动建立形成市场一致认可的团体标准。
  据了解,目前平衡车标准已经在国家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进行了注册,提交了相关材料,并进入到了审核阶段,平衡车分会将尽快起草标准的文件初稿,标准将包括主要部件、整机、危险品包装等内容。
  同时,记者获悉,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将制定平衡车的多项标准,如《电动独轮车通用技术条件》《电动两轮车通用技术条件》《电动滑板车通用技术要求》等相关标准。
●观点
抱团应对专利之争
  “第一台扭扭车就是在我们的关注下成长起来的。”中国设计协会副会长应放天表示,这是一个典型的利用智能化技术与工业设计相融合来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新兴行业,也是现在“中国制造2025”当中强调的智能装备、智能终端。它代表了中国原创的力量,是一个朝阳的产业,因此也是中国工业设计协会重点支持的行业。
  平衡车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杭州骑客有限公司董事长应佳伟则介绍说,以骑客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内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将工业设计和技术相结合推出了一批产品,并在全球布局了超过200多项专利的专利池,产品不仅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一致的认可,也得到了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的支持,为中国原创赢得了世界的尊重,这是一个典型的以创新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新产业。
  但是,这个行业近两年来却在国际上不断遭遇知识产权纠纷:2014年9月9日,SegwayInc.和DEKAProductsLimitedPartnership向美国ITC提出申请,指控美国进口以及美国国内市场销售的部分个人代步车及其同类组件侵犯了其专利权,要求启动337调查,并发布普遍排除令和禁止令。2014年10月6日,申诉方向美国ITC提交了补充申请。
  今年2月份,一波来自美国消委会(CPSC)的范围更广的知识产权巨浪再次扑面而来,这次的专利大棒是来自Segway,该公司已在2015年被小米生态链的平衡车公司Ninebot全资收购。也就是说,也许未来在美国市场,可能只允许销售Segway或者Ninebot的平衡车。
  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行业战略处处长孟海燕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就知识产权的竞争力来说,目前全球平衡车产业分为四大阵营。这四大阵营分别以不同的企业为首,杭州骑客是其中一大阵营之一。这四大阵营交互纠纷越来越频繁,为此国家知识产权局期待能与产业界形成互动的互助合作的良性工作机制,全行业抱团应对国际贸易纠纷。
  应佳伟介绍,新成立的中国机电商品平衡车分会将要做好如下工作:第一,协同更多科研力量不断地推出新技术、新产品,形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专利池,以开放合作的态度做好行业发展;第二,争取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支持,以国际化视野建立行业标准和规范,保护中国原创,引导行业正能量;第三,支持行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交流机制,助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引导资本市场对行业的关注合作,争取做大做强平衡车产业;第五,推动行业朝运动、健康、时尚及多元领域发展。
(桑雪琪)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数码】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平衡车行业需要标准扶正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