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李哲近照。
图二:小楷小品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录。
图三:行书横幅 安常处顺。
图四:行书横幅 长乐无极。
图五:行书横幅 福由心造。
图六-图九:楷书四条屏 节临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图十:行书横幅 陶渊明《桃花源记》。
■本报记者 孙燕明
李哲是当代实力派书法家,尤擅楷书,兼及行草篆隶,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文史馆研究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副秘书长、翰雍书院客座教授,被安徽省书法家协会评选为“皖军书法楷书20家”。在李哲看来,优秀的书法作品应雅俗共赏,既有书写的法度,又有个人的学养和性情流露,如涓涓细流,绵甜厚劲,滋养心田。他在40岁时封存既往,重新拜师学艺。这一次,他又会怎样用笔墨挥洒自己的真性情呢?
自幼痴迷书法终有所成
李哲至今还记得6岁刚上小学时,每天放学都被语文老师要求留校练习一小时的毛笔字。有一天练习结束,他和同学们一起到学校后面的河沟边去清洗毛笔,不小心掉入河沟,差点溺水,这是他一生中最早与书法相关的记忆。
1989年,在追求铁饭碗的年代里,李哲通过个人努力进入一所中专院校学习财务会计专业。那时,还没有人预测到电脑技术能像如今这样迅速发展。作为培养财会专业学生的学校,有个不成文的教学要求:“一把算盘,一篇文章,一支笔”。“一把算盘”就是对数字要敏感;“一篇文章”就是要有一手好文笔;“一支笔”就是字要写得漂亮。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李哲勤学苦练钢笔字。由于个人的不懈努力,读中专二年级时,他的书法作品就在全校硬笔书法大赛中获得二等奖,这也激励他将钢笔字写得更好。“我爷爷读过私塾,他曾经说过,字是人的门面。出门工作,走上社会,字写得好,就能给人一个好印象。”李哲说,中专三年过得很快,为了将来在工作时能写一手打动人的好字,他把原本作为副科的书法课当成主科来学习,等到毕业时,他已经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
1992年底,不满20岁的李哲被分配到一家乡镇土地所工作,由于当时乡镇娱乐文化活动较少,工作之余的大段闲暇时光对于独身在外的他来说,成了一种负担。也正是那个时候,书法热开始在全国各地兴起,李哲也被这股学习书法的大潮裹挟其中。“跟潮流,学书法。”李哲说,当时书写的环境很简陋,在街上买上几本字帖,搜集一捆旧报纸,再买一支毛笔,就在自己住的小屋里练开了。
由于当时书法练习没有老师指导,完全靠自学。两三年后,李哲对学习书法感到迷茫,他认识到自己可能需要更系统、更专业地去学习书法,才能更上一层楼。于是,他报名参加了黄山书院举办的两年制书法函授班,主要学习楷书。虽然有了老师指导,但函授不比面授,老师只能在上交的书法作业上进行点评,却无法面谈身授,所以收效不大。李哲对书法本身的困惑依然无法得到解答。
1996年,对李哲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转折之年。他参加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举办的为期6年的书法函授班的学习,从中级班开始直到高级、研修班结束。通过众多名家的悉心指导,李哲的书法造诣有了巨大提升。他在中国书协培训中心举办的教学成果展中连续两次荣获二等奖,极大地激发了他学习书法的信心。
此后,李哲的书法作品频频现身各类大型展览。从2000年到2010年,李哲的书法作品曾20余次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大展,4次获奖。2008年,他被正式吸纳为中国书协会员。2012年8月,安徽省书协、美协、文化馆联合主办了李哲书法作品展,安徽省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李哲书法作品集》。
面对潮水般涌来的各类荣誉,李哲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对自己的书法状态并不满意。他开始沉下心来,重新梳理自己对书法的认知。用他自己的话说,“书法是书房雅事,需要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去面对。”
40岁时再拜名师从头学起
2013年,李哲作出一个改变自己书法命运的决定:将自己20年的书法学习经历封存,在40岁时重新拜名师学习书法。除了坚持练习自己擅长的楷书、行草书之外,开始涉猎此前很少接触的篆书和隶书。
“过去理解书法,仅仅守住一体把字写好,但达不到融会贯通,不能清晰掌握中国书法的发展脉络。”李哲说,他到四川成都拜当代著名书法家洪厚甜先生为师,就是从学习篆书和隶书入手,希望能追本溯源,将中国书法史全部进行梳理,让自己弄清书法发展传承的脉络,真正能够做到博览通会。
“以前过多地在楷书和行草书上下功夫,篆书和隶书涉猎得较少。这些缺项成了制约自己在书法创作上再进一步的障碍。”李哲说,跟着洪老师学习的4年中,涵盖了楷行隶草篆五体。过去练习书法,只练习自己喜欢的字帖,现在不管是不是喜欢的字帖都会深入临摹研究,其目的则是掌握书法的本质。
在李哲看来,优秀的书法作品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首先,具有独特的笔墨语言;其次,符合儒家中庸的处世理念;再次,从国学和其他艺术门类中吸收营养;最终实现让自己的书法作品打动人心的目标。
李哲的书法艺术在20多年书坛风气的转变中应运而生,在书坛的名气也日益兴隆。虽然每个人的成功都有其偶然因素,但对于李哲来说,更要看到他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看到他对传统经典作品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李哲说:“我在20多年的书法学习中越深入,心里对书法艺术就越敬畏,对自己的书法创作就越谨慎,对古代书法家也就越膜拜。”很多人觉得能把某一家或者某个字帖写到位,就是书法家了,而李哲认为真正的书法家应该更广泛吸纳古代经典作品的各自优点,再有目的地糅合创新,有所突破。
形成外形秀丽、内藏劲道的艺术风格
事实上,从2010年以后,李哲就很少参加各类书法作品展,但他在书法学习和文化传承上的付出却更多了。
李哲对书法的练习从未间断,即使出差在外,也必随身携带写字工具,每天保持两小时的书法创作。而长期不断的书法创作也反哺着李哲的工作和生活,使两者相得益彰。他说:“作为一种爱好,书法创作可以帮助我调节工作和生活的状态。无论再忙再累,或者心情大喜大悲,只要一拿到毛笔,心情就很快沉静下来,书法对于滋养我的品格帮助很大。”
书法艺术重视笔墨章法,而这些笔墨之道与工作、生活都有相通之处。李哲说:“我追求的书法艺术风格是外形秀丽、内藏劲道。以此喻人,则做人要儒雅尚礼,做事要坚韧不屈。”李哲的性格既内敛而深沉,又乐观而旷达;既能收得住,也能放得开。
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文史馆馆员韦斯琴评价说,书为心声,作品即人品。读李哲的楷书,笔笔皆到位,周全而得体,通篇格调一致,便可知其为人讲诚信、识大体、懂细节、不越位、知谦逊。而读李哲的小行书,取自《圣教序》,兼容《文赋》,也吸纳元明手札之情趣,尽显隽秀、清明之风,通篇不急不缓,好似漫不经心,却字字洒脱俊逸,无刻意留白,显得干净、朗润。于此可知,李哲的确是明理之人,知道吸纳,言语直接,办事利索,唯美尚韵。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楷书委员会委员李松表示,李哲是非常有才气的书法家,尤其是小楷,能够写到这种程度实属下了很大功夫。他的案头功夫扎实,艺术感觉良好,走的路子正。其行草书师法“二王”,训练的面不断加宽加深,注重气格上的陶冶,使字能够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情怀。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画世界》主编秦金根说,李哲的楷书从唐代欧阳询、褚遂良的经典字帖入手,精于形摹重于法度,尤于中楷、小楷得整饬挺秀之致,于行草泛滥之时自立根基与门径。其用工甚勤,所作常惊鸿巨制,自始至终精整不苟,颇有赵吴兴日书万字之势。故能于展赛中多有斩获,晓誉于当今书坛。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唐佳表示,细观李哲的楷书,不得不感叹其既工稳又精致。工稳是指其书结体均衡匀称,四平八稳,如老衲趺坐、宝塔临风;精致是指其书用笔精巧细致,点画到位,如织女穿梭、春燕筑巢。这种书写风格是中国书法传统的主流审美风格,雅俗共赏,人见人爱。李哲追求工致,在当今喧嚣浮躁的书坛,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行为。从李哲的楷书作品中不难看出王羲之、褚遂良、柳公权、赵孟頫诸家的影子,他吸收了诸家最精致的点画、最端正的字形,熔铸为自己的书写面目,给人以严谨端庄、平和安详、精巧细腻、遒劲清秀之感。
著名书法评论家齐玉新评价说,我从李哲的小楷中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那种超逸和安静,一点一画中规中矩,一字一行又出入晋唐。他用自己对古人、古法的感受写出了自己的心性。他的行书也具有灵秀的风格,这可能是取法的方向,也可能是从小楷演变出来的一种走向。在行草书中,我还是比较喜欢他的小行书,不温不火,把书写性和表现性融合得非常巧妙,一种文人情怀跃然纸上,好似一杯清茗放在茶几上散发着袅袅清香。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临汾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李寅生说,李哲的小楷典雅细腻,用笔到位工稳,看得出作者在书写过程中的心态平静温和。其行书直入晋人格调,规矩已立,若假以时日一定大有收获。总体看李哲的书法作品以工稳为基调,其性情不流于表象,于笔端深处起伏跌宕。
倾注满腔热忱培养书法人才
作为当地书法名家,李哲始终将传承中国书法作为一种使命。多年来,他免费为当地书法爱好者开班授课,解疑释惑。在他的指导帮助下,近年来,安徽省利辛县有10多位书法爱好者成为省级书协会员。
总结自身多年的书法学习经验,李哲对书法爱好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学习书法要从经典入手。要选择最经典的字帖去临习,入手一定要正确。写楷书可临习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和赵孟頫的楷书字帖;写小楷可临习王羲之的《黄庭经》、王献之的《玉版十三行》;写行书可临习王羲之的《集王圣教序》,还有米芾、苏东坡的手札作品。第二,练习书法要工具吻合。例如,临写《集王圣教序》,要用硬毫或者兼毫毛笔,才能写出那种骏利的效果;要用熟宣纸才能达到破空杀纸之妙,点画虽细如发丝,亦可通身力达。第三,请名家指导,广泛交流。李哲非常重视与书法界名家、朋友的交流,认真倾听别人对书法的见解,仔细观察别人对书法技法如何把握。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李哲的书法学习涉及大楷、行书、草书。上世纪90年代末,在一次书法艺术交流活动中,书法家王金泉先生根据他当时书写状态提醒道,门门通不如一门精,不妨从小楷上突破,并为他推荐相关的学习字帖。在王先生的点化下,李哲专心从事楷书学习,通过20多年的努力,逐渐形成自己的楷书风格。
近年来,李哲的书法作品曾入选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大型书法作品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高恒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全国三晋杯首届公务员书法大展、全国冼夫人奖书法艺术大赛、全国首届敦煌国际书法艺术节书法作品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安美杯书法展、全国册页书法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国职工书法作品展、第三届全国行草书大展、全国西狭颂杯书法大展、首届中国职工艺术节全国书画作品展、《书法导报》2004年国际书法篆刻大展、2005年书法篆刻年展、安徽省新世纪书法大展、皖北六市书法作品联展、安徽省中国书协会员精品展等重要展览,荣获首届皖北煤电杯全国书法大奖赛优秀奖、全国首届走进青海书法展优秀奖、全国梁披云杯书法大赛优秀奖、纪念傅山诞辰400周年全国书法展优秀奖、《人民日报》全国第二届党政干部书画大赛铜奖、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历届学员优秀作品展和教学成果展二等奖、《书法报》第三届黄鹤奖书法篆刻大赛银奖、《书法报》武当山杯读友书法篆刻大赛三等奖、《中国书画报》盛世国风书画大赛优秀奖、《青少年书法》第四届银河杯全国青年书法大赛三等奖、安徽省迎奥运书画百家精品展优秀奖、安徽省农村信和杯书画大赛一等奖、安徽省楷书精品展优秀奖等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