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田珍祥)9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部署以先进标准引领消费品质量提升,倒逼消费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家用电器、消费类电子产品、化妆品和日用化学品等9类消费品被列为重点领域。
《规划》指出,要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市场导向、改革创新、标准引领、质量为本、开放融合的基本原则,以先进标准倒逼消费品工业提质增效升级,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新需求,改善消费环境释放新动能,创新体制机制激发新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规划》提出以下七方面措施:一是改革标准供给体系,构建政府主导制定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二是优化标准供给结构,满足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三是发挥企业质量主体作用,激发企业质量提升内生动力。四是夯实消费品工业质量基础,提升质量技术创新能力。五是加强消费品品牌建设,提高中国消费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消费品质量竞争力指数稳定在84以上。六是改善优化市场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潜力。七是创新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保障消费品质量安全。
《规划》将家用电器、消费类电子产品、家居装饰装修产品、服装服饰产品、妇幼老年及残疾人用品、化妆品和日用化学品、文教体育休闲用品、传统文化产品、食品及相关产品等9类消费品作为重点领域。
《规划》要求,到2020年,实现消费品标准体系基本完善,重点领域消费品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企业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知名消费品品牌价值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