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装窑。
图二:▲烧制。
图三:▼打磨。
图四:▲制坯。
图五:◆晾晒。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青砖以其素雅的艺术风格、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一直受到古代工匠的青睐。
河北省任丘市出岸镇古建砖厂建于1982年3月,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古建筑修缮产品专供厂家,自建厂以来,产品先后在故宫、天坛、颐和园、圆明园等古建筑修缮工程中使用。该厂两座砖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近200年历史。2012年,古建青砖制作工艺被认定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介绍,传统手工制砖工艺流程复杂,每一块古建青砖都要经过取土、晾晒、制坯、装窑、烧制、出窑、焖青等工序制作而成,工艺繁琐,制作周期长。
制砖只用距离地面1米以上的红黏土,需放置3年以上,经过春夏秋冬季节的冻融,让土颗粒变成粉末,匠人方可开始取土使用。烧制的时候,工人从土堆取土,用水腌,让水和土充分融合,增强土壤的黏性,这个过程至少需要3-4天。
工人把腌制好的土放进机器,开始打泥,让水分和土壤充分融合,黏性进一步增强。打好的泥可以用来做坯子。坯子做好后开始风干,先平着再立着,最后垒在一起,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一个半月左右。风干以后的坯子,才可以进入窑子烧制。对于青砖来说,烧制并不是最后一步,还需要再用水腌。从窑的顶部慢慢渗透一些水到窑里,经过水的腌渍,红砖才会变成青砖。
本报记者董芳忠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