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3·15论坛
罚款1万元制止不了“一日游”乱象
作者:苑广阔


  要想从根本上遏制非法“一日游”,就不能沿袭发现一起打击一起的老套路,而是要在加大市场执法力度的同时,也加大事后处罚的力度,在整个非法“一日游”灰色地下产业链上寻找突破口。■苑广阔
  9月17日,北京发生一起黑导游强行收费并打游客耳光一事。近日,官方通报称5名涉案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2名在逃人员仍在追捕中。涉事旅游车被暂扣,所属公司被约谈整改、罚款1万元。(据9月28日新华网报道)
  国庆已至,旅游话题备受关注。而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兴起的 “一日游”,更是屡屡成为游客投诉的重灾区。以北京这起“一日游”事件为例,案件侦破之后,警方刑拘5人,追逃2人,涉事旅游车被暂扣,所属公司被约谈整改、罚款1万元。表面看上去,对涉事人员和公司初步的处理结果和整个事件的性质以及影响是匹配的,但是有个问题却亟须我们来正视,来回答,为什么看似严厉的处罚,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非法 “一日游”乱象,反而让其愈发猖獗?
  根本原因就在于,依靠这种见一次罚款一次,发生一次打击一次的方式,不可能真正杜绝非法“一日游”,只有将参与非法“一日游”的违法企业连根拔起,斩断非法“一日游”目前已经形成的产业链条,才有望从根本上杜绝非法“一日游”。
  非法“一日游”并非是旅游业的不治之症,关键是我们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比如在北京这起事件中,非法“一日游”的组织者最终能够组团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他们能够联系到具有旅游资质的旅游大巴。与此同时,他们当中的导游,也是持有正规导游证,挂靠在正规旅行社的人员。
  回头再看处理和打击措施,对于案件中旅游大巴所属的公司,仅仅只受到了约谈整改、罚款1万元的处罚。而据警方的调查,这几个人从去年12月开始就纠结在一起,以团伙的方式进行“低价诱揽、中途加价”的非法“一日游”活动了,被他们雇佣的旅游大巴,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获利多少?而且,如果不是这次事件性质和影响太过恶劣,涉事人员和企业可能还遭受不到这样的打击,更增加了他们的侥幸心理。
  要想从根本上遏制非法 “一日游”,就不能沿袭发现一起打击一起的老套路,而是要在加大市场执法力度的同时,也加大事后处罚的力度,在整个非法“一日游”灰色地下产业链上寻找突破口。比如管住旅游车辆,就是可以利用的突破口之一。对于被查获的,正规旅游大巴参与非法“一日游”活动的涉事企业,不但要罚他们一个倾家荡产,而且还在某个时间段内禁止其再从事市场运营活动,你看还会有哪个旅游大巴司机敢于犯案,还会有哪家公司助纣为虐?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导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罚款1万元制止不了“一日游”乱象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