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严格账户实名 加强转账管理 建立追究机制
央行多措并举加强支付安全防诈骗
作者:聂国春
图片


    ■本报记者 聂国春
  近段时间,“电信诈骗”屡次登上热搜榜。针对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情况,中国人民银行深入分析了其中支付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 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易联支付副总裁王勇认为,央行日前发布的《通知》可以说是“国庆献礼”,《通知》从支付结算上入手,全面加强账户实名制管理、银行卡业务管理和转账管理,进一步提升支付结算安全性,是史上最强举措。
个人同一银行只能开一个Ⅰ类户
  《通知》规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在同一家支付机构只能开立一个Ⅲ类户。此前已经开立的Ⅰ类户则不受此次规定影响,仍然保持正常使用。
  王勇解释说,Ⅰ类户是全功能账户,可以办理存款、转账、消费缴费、购买投资理财产品等,使用范围和金额不受限制。个人的工资收入、大额转账、银证转账,以及缴纳和支付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业务应当通过I类户办理。Ⅱ类户需与Ⅰ类户绑定使用,资金来源于Ⅰ类户,可以办理存款、购买银行投资理财产品、消费缴费等。Ⅲ类户主要用于网络支付、线下手机支付等小额支付,可以办理消费缴费。
  据了解,我国一人数折现象普遍,有些银行也以发卡数量作为经营业绩的考核指标,这导致个人有大量闲置不用的账户。截至2016年6月末,我国个人银行结算账户77.86亿户,人均5.69户。
  “公安机关在侦办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过程中发现,不法分子通常以一个身份证在同一家银行开立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账户进行作案,大大超出了个人对账户数量的正常需求。同时,银行也反映目前银行系统中存在大量长期闲置不用的账户。”央行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说,针对这些问题,《通知》要求银行对2016年12月1日前同一个人开立多个Ⅰ类户的情况进行排查,引导个人归并冗余的账户,或者采取降低账户类别等措施,帮助个人合理存放资金,保护资金安全。
  鉴于个人今后在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为方便个人异地生产生活需要,《通知》还要求银行自《通知》下发之日起三个月内,对本行行内异地存取现、转账等业务实行免费,以降低个人支付成本。
严惩买卖账户、冒名开户行为
  近年来,央行一直在力推银行账户实名制。然而,根据公安机关反映,在当前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中,犯罪分子用于转移诈骗资金的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多来自于他人,其主要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不法分子直接购买个人开立的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二是不法分子收购居民身份证后冒名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户。
  在央行看来,当前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在账户管理方面反映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买卖账户、冒名开户和虚构代理关系开户。这些违规行为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惩戒机制不完善,尤其是对单位和个人缺乏有效的处罚措施。
  为提升不法分子和相关单位、个人的违规成本,《通知》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起,银行和支付机构对经设区的市级及以上公安机关认定的假冒账户,出租、出借、出售、购买银行账户(含银行卡)或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5年内停止其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3年内不得为其新开立账户。人民银行还将上述单位和个人信息移送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并向社会公布。
  同时,针对不法分子涉案账户被冻结后采用开户人名下其他账户继续作案的情况,《通知》规定,对于涉案账户开户人名下的其他账户,银行和支付机构应当通知开户人重新核实身份。未在3日内重新核实的,开户人名下所有账户将暂停非柜面业务。如个人确认被冒名开户的,向银行和支付机构出具“被冒用身份开户并同意销户”的声明后即可销户。
  此外,不法分子在大量收购账户、假冒开户后,一些账户不会马上启用,而正常情况下,个人开户后一般会立即启用。因此,《通知》规定对开户之日起6个月内无交易记录的账户,银行应当暂停非柜面业务,支付机构应当暂停所有业务。
三种转账方式供储户选择
  《通知》明确,自12月1日起,银行和支付机构提供转账服务时应当向存款人提供实时到账、普通到账、次日到账等多种转账方式选择,存款人在选择后才能办理业务。
  针对不法分子指导受骗者通过英语界面转账的情形,《通知》指出,银行应当增加汉语语音提示,并通过文字、标识、弹窗等设置防诈骗提醒;非汉语提示界面应当对资金转出等核心关键字段提供汉语提示,无法提示的,不得提供转账。
  同时,《通知》加强了银行非柜面转账管理。一是要求银行和支付机构与客户事先约定支付限额和笔数。超过限额和笔数的,银行账户转账应当到银行柜台办理,支付账户则不得办理。二是强化安全验证方式。除向本人同行银行账户转账外,非柜面转账业务单日累计金额超过5万元应当采用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等安全可靠的支付指令验证方式。三是大额交易提醒。单位、个人银行账户非柜面转账日累计分别超过100万元、30万元的,银行应当进行大额交易提醒,单位和个人确认后方可转账。
  为最大限度阻断诈骗分子诱导受害人进行资金转账和赃款变现,自12月1日起,除向本人同行账户转账外,个人通过自助柜员机转账的,24小时后到账。在发卡行受理后24小时内,个人可以申请撤销转账。“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24小时内可撤销转账的做法实施新的诈骗,请大家收款时务必审慎确认。”央行相关负责人说。他同时提醒,在《通知》实施过程中,银行和支付机构向个人重新核实身份,不会以任何理由要求个人提供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也不会以任何理由要求个人进行转账等涉及账户资金的操作,个人只需携带本人身份证件到银行按规定流程核实身份即可。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0 版:理财】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央行多措并举加强支付安全防诈骗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