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蔚
用“正在以奔跑的速度迅速变老”来形容中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一点也不为过。未富先老,怎么办?据记者了解,此前引起热议的以房养老政策经过两年试水,虽然响应者寥寥,但仍将延长试点时间、扩大试点范围。业内人士认为,居家养老在未来二三十年间仍将是主流,作为住房载体的土地供应,未来将增加养老配套设施,以适应老龄化社会的相应需求。
老龄化趋势严峻
欧美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所用时间,法国为115年,瑞士为85年,英国为80年,美国为60年,而中国只用了不到30年,速度何其惊人。
据介绍,中国在2000年即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0%,约1.25亿人,并且到2010年的10年时间就增加了6000万人,达到1.85亿人,其中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了2000万人。中国老年人口规模之大,老龄化速度之快,高龄人口之多,都是世界人口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朱勇告诉记者:“按照预测,老龄人口数量到2025年将超过3亿,到2033年将超过4亿,2053年达到最高峰,4.87亿。可以说,在未来40年时间里,我国将面临非常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北京作为首都,其老龄化趋势更加严峻。首先,北京60岁以上人口占全市人口比例较全国占比幅度更大,2010年北京该比例为18.7%,全国为13.6%;其次,北京老龄化的节奏更快,从2010年—2020年,北京和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涨幅预计分别为8%和3.4%。从现阶段来看,北京每天新增60岁以上老年人近500名,到2020年户籍老年人口将超过380万,预计2050年前后达到峰值,将达630万,即每3个北京人当中就有一名老年人,并且这种人口结构和社会形态将持续50年。
以房养老试点范围扩大
以房养老作为一种全新的养老方式,为有关部门提供了新思路。但是,此前两年试点期间,该政策响应者寥寥,据记者了解,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大试点城市只有60户78人投保,并且仅有一家保险公司推出相关产品。
以房养老即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具体做法是老年人将拥有的房屋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处分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
近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了《中国保监会关于延长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期间并扩大试点范围的通知》,将以房养老试点期限延长至2018年6月30日,并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计划单列市,以及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的部分地级市。
保监会相关人士表示,通过扩大以房养老的业务经营区域,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可以使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这项政策福利。
据记者了解,以房养老试点两年来,仅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开展了该业务。目前,该公司也只有“幸福房来宝”A款单一产品。对于该产品的销售,中国以房养老首倡者、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原监事会主席孟晓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初设定两年内有20户投保就算成功,如今的数据我已经相当满意,并且从试点中看到了希望,第一批试点已经成功。”
从该公司以房养老投保人的区域分布来看,“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相较于武汉等二线城市对该产品需求、认知度更高;从家庭构成来看,无子女老人占到40%,主要是孤寡、失独老人;从月领养老金来看,以月领养老金5000—1万元的居多。总体上,以房养老让这些老人的收入增加不少,在不用卖房的前提下,生活水平得到一定改善。
供地规划应增养老配套设施
面对迅速变老的现实,无论何种养老方式,都明显准备不足。我国目前兴办的养老机构约为40多万所,可供养不超过百万人,养老市场供需缺口巨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业内人士曾以“杯水车薪”来形容目前养老机构和养老需求之间的关系。
记者曾向公办养老院北京第一社会福利院咨询,得知该院目前有1100张床位,前面排了8000多人,“现在排队的老人要想住进来,至少得等10年。”该福利院的相关人员表示。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教授认为,考虑到我国老龄人口的数量巨大、中国人传统的养老观念、政府养老机构数量有限等实际问题,预计居家养老在未来二三十年间仍将是主流。
2015年11月北京市规划委和民政局公布了《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确定了北京的养老服务发展目标为“9064”模式: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的协助下通过居家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服务照顾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可以看出,将有96%的人实现不离家养老,而这一模式的确定要求养老配套设施和服务要跟上,才能真正保障居家养老的落实到位。
业内专家建议,鉴于居家养老是未来北京乃至中国的养老基本模式,因此新供应的居住类土地应考虑这一重要因素,在养老配套设施方面给予侧重。另外,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配套设施要求较高,如需要无障碍通道设施、室内、室外活动设施、医疗保健设施、营养餐饮设施等,因此未来在土地供应方面,建议提前考虑养老配套设施的规划布局。
有远见的开发商已经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头,北京万科专门成立了养老业务部门,在京西翡翠长安的配套标准上,万科规划了“全生命周期”配套,建有儿童成长中心、美食中心、戏剧学院、邻里中心、养老会所等,尤其是养老护理将更加专业化,将提供社区内自理能力有限以及失智老人的日常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