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娟制图
■本报记者 戴岱
近年来,业绩表现低迷始终是奢侈品行业挥之不去的阴影。特别是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外流现象依然严重,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已出现策略性关店潮。然而,相比其他品牌纷纷在中国市场实施降价策略以拉动消费的做法,古驰(Gucci)却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继2016年4月将中国市场商品售价上调20%后,该品牌日前再次针对中国市场的部分商品进行涨价,涨幅约在10%。人们不禁揣测,古驰商品售价一年涨两次的做法究竟是任性而为还是另有原因?未来奢侈品品牌是否会集体跟风涨价?而面对此番涨价,消费市场又有着怎样的反应?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展开了调查。
商品售价一年涨两次
2016年10月初,意大利奢侈品品牌古驰宣布在欧洲市场对全线产品进行调价,每件商品的价格上涨10欧元—30欧元。此次调价仅半个月后,古驰中国门店的商品价格也随之上涨,并且平均涨幅高于海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自2016年4月以来,古驰第二次上调中国市场商品的售价。
记者走访北京金融街、西单等地的古驰门店后发现,此次涨价并非针对所有产品,而主要集中在即将下市的皮具、领带、丝巾等配饰类商品上,平均涨幅约在10%左右。例如,该品牌SOHO系列的一款真皮包售价由原来的1.47万元上涨至1.6万元;一款印花系列手提包的价格由原来的1.32万元上涨至1.5万元。
涨价或因两方面原因
近年来,奢侈品行业深陷困境,许多品牌出现业绩下滑、关店等情况。作为奢侈品消费主要客源地之一的中国市场,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为拉动消费,众多奢侈品品牌相继下调了商品在中国市场的售价。例如2015年4月,法国奢侈品品牌香奈儿(Chanel)宣布下调旗下2.55、11.12和Boy三大标志性包款的售价。调价后,上述包款的国内外价差从40%下降到5%。随后,LVMH集团旗下腕表品牌泰格豪雅(TAGHeuer)将部分系列和型号表款的价格下调了40%;瑞士高端腕表品牌百达翡丽(PatekPhilippe)的大部分表款价格下调了20%左右;迪奥(Dior)对MissDior及DiorSoft两款包袋进行了降价;爱马仕(Hermes)也于2015年5月22日在中国地区设立折扣专场,首次以5折的价格展开促销。相比之下,古驰显然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其涨价做法有些令人不解。
对于此次涨价的原因,古驰方面并未做出明确解释,但在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看来,这与该品牌近期业绩增长不无关系,“从近期古驰价格的波动情况不难发现,此次涨价更多来自于销售情况乐观所致。”据古驰母公司开云集团2016年上半年财报数据,得益于2015年实行创意和战略改革取得的成效,古驰上半年的营业利润增长了7%,其中二季度正价商品收入的增长速度迅猛,较一季度提高了30%。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夏季,古驰曾在北京、上海市场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打折促销,彼时其大部分商品的折扣低至5折。而在此之前的2015年一季度,古驰的净利润暴跌5.7%,为近年来最差表现。
此外,涨价或许还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古驰出于“品牌量级再定位”的考量。外经贸大奢侈品研究中心研究员曾明月分析认为,涨价是奢侈品品牌营销管理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手法,主要为了强调奢侈品不同于其他商品越过季越便宜,而是越过季越具有稀缺性。“此次古驰针对部分产品的调价策略,也可能是提升品牌高度的一种手法。”曾明月表示,未来古驰还有可能通过涨价手段来强调品牌稀缺性。
涨价举措不被业界看好
那么,古驰希望用涨价来提升品牌价值的意愿能实现吗?“古驰虽然跻身奢侈品行列,但与爱马仕、路易威登等品牌相比,并不在一个档次上,所以仅靠涨价并不能完全提升品牌价值。”消费者刘女士认为。
“古驰此次调价并不会给品牌带来多大好处,反而还可能损害品牌价值。”周婷表示,如今年轻一代消费群体已越来越轻品牌、重设计和品质,所以无论哪种档次的品牌,都需要不断创新产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改善经营和拓展策略。
事实也印证了周婷的看法。记者在古驰位于北京的门店看到,其客流量并未有所提升。一位消费者表示,奢侈品在国内的价格本就高于国外,涨价无疑进一步拉大商品在国内外的价差,导致大众的购买渠道向国外倾斜。据财富品质研究院发布的《2015中国奢侈品报告》,2015年中国消费者为全球奢侈品市场贡献的消费额高达1168亿美元,其中有78%的消费发生在境外,这说明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外流现象依然严重。
那么,古驰的此次涨价是否会给整个奢侈品行业带来连锁反应?周婷认为,这种情况近期不太可能出现,因为目前奢侈品在中国市场的整体销售业绩依然疲软,未出现回暖。记者就此随机走访了几家奢侈品品牌位于北京的门店,发现其商品售价并未上涨,销售员也表示,近期没有接到调价通知。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受原材料、汇率等因素的影响,不排除个别奢侈品品牌未来上调部分商品售价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