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在迎来难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链协同发展、材料及技术创新等诸多难点——
■本报记者 吴博峰 文/摄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成为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成绩喜人,但在一些领域仍有很大发展空间。”11月14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和电池中国网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上,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直言,电池产业提升是新能源车的核心发展点。对于未来的发展关键,依然需要电池厂商加把劲。
近两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动力电池等相关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在发展的同时,动力电池行业也面临着产业链协同发展、材料及技术创新等诸多难点。同时,我国动力电池行业也存在“虚热”的浮躁现象。
眼下,如何切实解决这些产业发展难点,促进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升级,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话题。
新能源车带动电池产业高速发展
如今,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主流方向已是不争的事实。
据记者了解,明天开幕的2016广州车展上,就有多达25款新能源车与公众见面,包括BMW i3升级款纯电动、比亚迪宋EV、北汽新能源EH400等车型。
而这样的火爆表现也让国内整体新能源车市场加速发展。众所周知,2015年中国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规划,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00万辆,产能将达到200万辆。客观来看,拥有数百亿的电池和上万亿的汽车市场作为“后盾”,为电池产业整体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存土壤。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电池企业无疑迎来了有史以来最佳的发展机会。工信部装备司汽车处陈春梅表示,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是整体产业发展的关键,蓄电池行业必将是整个行业关注和发展的重点。
来自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动力电池的市场规模超过了320亿元,动力电池的总需求量超过160亿Wh。受2015年动力电池产能供不应求的影响,大部分企业都在积极扩充产能,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国动力电池产能将超过600亿Wh。
市场向好带来了锂电池需求的增长,但动力电池能否满足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应用对电池品质的要求,关系到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因此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提升电池性能是关键,也是撬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的“杠杆”。
值得欣喜的是,动力电池效率方面也有较为明显的进步。据记者了解,现在,装载1千瓦时电只需原来一半的重量——9至10公斤。“电池重量减轻了,制造电池的原材料就会减少,成本也会随之下降。所以必须有更好的技术规划或者标准来规范我们整个行业的发展。”广东猛狮科技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乐伍表示,到2020年,要努力把动力电池单位能量密度再提高1倍,把制造成本降低50%,成本降至1元/Wh左右。
成本的降低主要源于技术的不断进步。然而,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锂电池行业目前仍面临电池寿命短、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特别是锂电池企业小、散、乱的情况非常严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的现象也日益凸显。
对此,陈春梅表示,仅广州就有逾千家上下游企业,这个数字让人有点吃惊,整个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建造情况值得关注,目前依然缺少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动力电池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官方数据统计,今年1-10月份,我国新能源车产销量分别达35.5万辆和3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7.9%和82.2%。这一切都离不开背后国家出台的各项利好政策的支持。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也直接导致了国产高端动力电池的供不应求和低端产能的结构性过剩。再加上各大车企愈发重视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电池技术水平关系到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优越性,日渐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棋局中的“胜负手”。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动力电池实际可用产能为16.5GWh,预计今年这一数字将超过35GWh。遗憾的是,尽管国内各大动力电池厂商都提出了大规模的产能扩充计划,但国产动力电池在产品性能、关键材料、制造工艺等方面都与国际锂电池巨头相比差距依旧,国产动力电池企业依然面临诸多的压力和挑战。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管理部部长詹文章曾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主品牌锂电池的性能指标和进口电池相比差距并不明显,但电芯的一致性差距明显。从目前来看,国内好的电池厂家还不是很多。
我国动力电池研究资源较为分散,借着新能源车的“东风”,可以把更多的资源进行整合。珠海银隆新能源的董事长魏银仓认为,国产电池的技术并不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但在工艺和材料方面,特别是在工业工艺设计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解决上述这两个方面问题,相信国产电池的竞争力注定会有所提高。
虽然限购政策推动了国内新能源车的普及,但乘用车真正进入百姓家庭比例并不高,反观非限购区域消费者自发的购买和产品的吸引程度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相差十分悬殊。“目前新能源乘用车的普及根基并不稳,核心问题就是广大消费者对于电池方面的担心依然没有解决。”崔东树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道。
动力电池产业链协同发展成为关键
“打通电池产业链对于新能源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电池快充、充电桩等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其实和电池产业发展息息相关,所以,致力于动力电池科学有效发展,把电池做到质量可靠且价格能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才能真正赢得市场。”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俊奎在谈及动力电池产业协同发展重要性时说道。
实际上,政策、下游市场,包括技术创新,均为推动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而行业若想又好又快发展,注定要摒弃各自为战的传统观念,选择与关联行业共同前行,形成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换句话说,打通从上游的原料到下游整车的电池产业链,意义不言而喻。
通过产业链的整合,将产业发展目光聚焦于客户最终的需求,这样能够让电池企业对整个产品结构的设计、工艺路线的规划做及时的调整。双登富朗特总经理周刚表示,无论是从技术还是性能方面,唯有在产业链整合上形成一种共识,才能保证电池产业整体健康发展。
现阶段动力电池各项指标还不能和传统发动机、内燃机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此外,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也难以在短时间改变,这也是需要打通产业链的症结所在。
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魏银仓表示,真正实现市场化是动力电池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目标,需要整个产业链的配合,更需要各大生产厂家加大技术上的研发,不断加强内功的修炼,这样才能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动力电池要达到无需补贴,能和传统车进入市场良性竞争,这才是动力电池整个产业链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