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制落实●技术保护升级●黑名单共享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武晓莉
●冰山一角
工行里的白发大妈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马神庙支行,正是上班时间,办理业务的人不多。一位满头白发的大妈坐在一个营业窗口前,旁边是两位穿银行制服的小伙子。
“您还是不要汇钱比较好,这个月您已经不是第一次上当了。”一位小伙子说。
大妈很固执地扭过脸说:“我自己明白,我要汇。”
“我们还是给您闺女打个电话吧。”另一个小伙子说。
里面的女职员也在劝说,还指给她看墙上的公安警示。劝说了好长时间,大妈才勉强同意给女儿打电话,结果女儿千恩万谢地跟工作人员说明,这次又是母亲上当受骗了。大妈勉勉强强被送出了门。一位职员对记者说:“这个月都不止一次了,我们知道她只要给陌生人汇钱,肯定就是被骗了。”
通讯信息诈骗活动之猖獗,由此可见一斑。政府部门也在积极落实各项措施,完善各种手段,以期遏制诈骗猖獗的势头。
继六部委发布《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后,1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防范和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将从全面落实电话用户实名制、整顿规范重点电信业务、整治网络改号问题、提升技术防范打击能力、加强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强化社会监督与宣传教育、强化行业监管与责任追究、强化防范治理工作保障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做好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工作。
实名制这次动真格
《意见》提出从严从快落实实名制,这次确实要动真格的了。
没有办理实名制的用户陆续收到了提醒短信。以北京为例,自10月15日起,用户在接到办理实名制短信的通知后,如仍未到营业厅或网上营业厅办理实名登记,就会采取“单停”,也就是单向停机操作,仅可接电话接短信。15天后,即从11月1日起,用户还未办理实名登记,就会触发“双停”,即双向停机操作,用户完全停机,不能接收也不能发出信息。
对于管理欠规范的虚拟运营商,《意见》专门进行了规范,要求12月底实名制率要达到100%。首先是推进未实名制的老用户补登记,要求对170、171号段的全部用户进行回访登记和身份确认;对未登记和信息错误的用户要进行补登记,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补登的一律停机。
一证多卡将受到严格限制,已经办的5张及以上手机卡的存量用户必须对用户信息一一核实。
委托代理渠道将建立电话入网和实名登记违规责任追究制度。本月底前将完善委托代理渠道的黑名单制度。
严格规范重点业务
大概所有的通信用户都接到过400开头的广告、欺诈或其他违法电话吧!
按《意见》的要求,11月底前,各基础电信企业就要全面完成对语音专线和400、一号通、商务总机等存量重点电信业务的排查清理。
语音专线和400、一号通、商务总机等重点电信业务的申办主体必须为单位用户,严禁发展个人用户;必须在基础电信企业自有实体渠道申请办理上述重点电信业务,并由基础电信企业负管理责任,严禁代理渠道或网络渠道代为办理;严格申请数量,同一用户在同一基础电信企业全国范围内申请重点业务号码,每类原则上不得超过5个;严格外呼审批,用户申请400、商务总机外呼以及自带95、96等字头短号码通过租用语音专线开展外呼的,必须由基础电信企业省级及以上公司从严审批并负管理责任,业务合同中必须明示允许的外呼号码或号段以及外呼用途、时段、频次等。新增一号通一律禁止外呼。建立外呼白名单制度,对白名单以外的外呼号码一律进行拦截。
网络改号难辨真假
诈骗电话很多来自境外犯罪集团,他们会通过网络改号,将电话伪装成一个看上去很正常的号码,增加了欺骗性。《意见》要求运营商11月底前全面完成已经开通的语音专线呼叫转移功能排查清理。对从境外诈骗电话来话高发区输入的国际来话进行重点管理甄别,对“+86”等不规范国际来话,以及公安机关核实通报的伪造国内公检法和党政部门便民电话的虚假主叫号码,在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一律进行拦截。对携带“通用号码”的来话,在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和国内网间互联互通关口局将其“通用号码”信息一律予以删除。
坚决清理网上改号软件,11月底前,相关互联网企业要通过关键词屏蔽、软件下架、信息删除和账户封停等方式,对网站页面、搜索引擎、手机应用软件商城、电商平台、社交平台上的改号软件信息进行深入清理,切断下载、搜索、传播、兜售改号软件的渠道。
多多利用技术手段
《意见》要求抓紧完成企业侧技术手段建设。2016年底前全面建成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业务管理系统和用户终端侧安全提示服务两类技术手段;2017年3月底前全面建成网内和网间不良呼叫号码监测处置系统,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持续提升企业侧技术防范打击能力。
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进一步提升对伪基站、黑广播的监测定位、逼近查找等技术支持能力,完善与公安、广电、民航、工商等相关部门的重大案件情况通报机制,积极配合做好伪基站、黑广播的查处打击工作。
信息保护黑名单共享
《意见》要求严格保护行业用户个人信息。电信和互联网企业要严格用户个人信息使用内部管理,采取必要的网络安全技术保障措施。11月底前,运营商、虚拟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要全面完成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自查,重点检查营业厅、代理点等环节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管理和涉及用户个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加强内部安全审计,严肃处理非法出售、泄露用户个人信息的问题。
强化手机应用软件监督管理。加大技术检测力度,按照“发现、取证、处置、曝光”工作机制,对手机应用软件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情况进行技术检测,对发现的违规应用软件统一下架和公开曝光,并依法查处违规企业。
建立通信行业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黑名单共享机制。对在防范和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工作中被相关部门认定违规的企业和个人,纳入黑名单,对其营业执照、法人信息、违规行为等进行详细分类记录,在全行业实现信息共享。各基础电信企业对黑名单用户在申请成为业务代理以及申请使用语音专线、400、商务总机等重点电信业务时一律拒绝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