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低等级米营养更好
作者:孟刚


  近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市场上大米的名称很多,但是几乎很难找到低等级的大米(根据加工的精度,目前我国各类大米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大米,而前国家粮食局提倡以“标二米”作为市场供应的标准米)。对此有专家指出,目前,粮食精加工走向了误区,市场大量销售的精米营养成分其实远远低于糙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告诉记者,现在的加工工艺水平很高,早就高于旧GB1354“标二米”的水平了。因为以前大米加工较粗糙,米中含有糠皮、黄粒或沙子,而现在基本都看不到了。如今,消费者采购大米首看品相,越白、越亮,越受欢迎,销量也好。而对于加工企业来说,为了迎合市场,只好对大米深加工。
  这位专家称,目前我国的粮食精加工走向了误区,对大米进行抛光等处理让米变得光亮好看,而原本米中含有的粗纤维经过加工后流失了。按照国家标准的生产加工过程,低等级的大米脱去稻壳后再碾一到两次,因工序较少而保留了很大一部分精制米没有的营养成分,其中包括赖氨酸、苏氨酸、维生素及其他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但现有加工企业使用更为先进的设备给大米进行“美容”,米中的部分营养也就此流失。
  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农绍庄也介绍说,从营养方面来看,大米的主要营养集中在麸皮、胚芽里,都是人体最需要的微量元素,包括叶酸。而在加工过程中,随着皮层、糊粉层和胚的不同程度地被碾脱,所含的营养成分也会不同程度地流失。
  农绍庄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大米时不必要盲目追求高级别,价格高的大米营养不一定比价格低的好,高价米和低价米最大的区别是在口味和品种上,消费者买大米时完全没必要盲目追逐高价米。“要安全和口感就难保营养,所以吃点低级别的大米,对身体健康反而是有好处的。”农绍庄说。 (孟刚)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9 版:食药】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低等级米营养更好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