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注销登记试点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启动
本报讯(记者贾珺)记者11月24日从北京市工商局获悉,首都企业简易注销登记试点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启动,企业退出成本进一步降低。简易注销登记改革是北京市工商局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打通退出“最后一公里”,破解企业“退出”难的有效途径。
据了解,北京市简易注销登记试点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依托信用信息系统搭建网上公告平台,为企业申请注销、减资、合并、分立、个转企等涉及刊登公告的登记业务提供免费、便捷渠道;充分尊重企业自主权,符合简易注销条件的企业可以选择简易注销程序办理,也可以选择一般注销程序办理。二是大大简化了注销手续,由现行注销程序需企业发布公告45日后方可办理注销登记,更改为符合简易注销条件通过网上公告平台发布注销公告的,公告发布7日后即可办理注销登记,大大缩短了公告时限;同时简化清算备案程序以及需要提交的相关文件。
据介绍,因企业退出涉及社会公众、利害关系人的相关权益,北京市工商局在制度设计上特别注重事前风险防控、事中审慎审查和事后救济途径,为稳妥有序开展试点提供保障。一是审慎确定试点范围和适用情形。试点范围确定为中关村示范区符合条件的内资公司。适用条件为设立登记未满一年且未开业或已开业但未发生债权债务的科技公司、经税务机关认定的未涉税公司以及因逾期未参加年检而被吊销满5年的公司。二是强化信用约束。落实准入前信用承诺制度,要求全体股东对提交材料真实性、合法性做出书面承诺,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对不适用简易注销的情形进行明确,特别列举了存在信用瑕疵情形的企业不得适用简易注销程序。三是畅通异议渠道。公告期间,税务部门或利害关系人对简易注销有异议的,登记机关终止简易注销登记程序,保障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四是明确法律责任。对于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隐瞒重要事实骗取简易注销登记的,给予司法和行政上的救济途径。登记机关作出撤销登记决定的,依法将公司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并通过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