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自主品牌在C-ECAP评测中表现优异,吉利帝豪一举夺得白金大奖。
图二:车内VOC含量检测实验室。
■本报记者 李方 文/摄
据C-ECAP专家介绍,根据数据分析,2016—2025年,如果国内汽车市场新增车型40%为金牌车型,可降低燃油消耗量7%、减少污染物排放16%;如果70%为金牌车型,可降低燃油消耗量12%、减少污染物29%;全部为金牌车型,则可降低燃油消耗量17%、减少污染物41%。
从近三年的实施效果看,C-ECAP生态评价测试,帮助消费者在关注汽车价格、性能、安全的同时,也开始关注车内空气质量、车内噪声、有毒有害物质、油耗、排放等产品的生态性能。另一方面,也有效促进了汽车企业在生产、制造、使用、回收等环节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的政策要求,为消费者购买生态汽车提供更多的选择,成为国内汽车行业绿色消费风向标。
难度加大
2017年3月,日益为广大消费者和汽车厂商所熟悉与认同的C-ECAP汽车生态设计评价规程,升级改版工作开始启动。
为应对汽车所引发的能源、环境与健康问题,2015年,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汽中心)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实施汽车生态设计评价——C-ECAP。新规程将对多项测试评价规则的标准,予以大幅度提升。
据透露,升级改版后的C-ECAP新规程,仍继续采用市场抽样、生产线末端抽样和成品库抽样三种方式,评价结果等级仍以白金、金、银、铜牌和无奖牌形式进行发布;旧版本规程中白金、金、银、铜牌比例0.46%、1.15%、5.75%、14.71%,或许将有新的变化;C-ECAP的评价项目将会更加严苛,市场上近80%车型,有可能不会获得任何奖牌。而在2015版评价规程中,这一比例是77.93%。
环保问题已成为广大消费者极为关注的焦点,在国内汽车市场上,汽车绿色环保消费也成为汽车厂商扩大市场占有率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卖点与创新点。因此,汽车业界均对C-ECAP新规程的改进内容,予以密切关注。
的确,当下,国内大中小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日益严重,驾乘人员在车内时间越来越长。数据显示,普通驾乘人员,在车内停留的时间,全国平均数是每天40分钟;而北京、天津、广东等地驾乘人员,平均暴露时间,则高达每天60分钟。
因此,车内VOC含量与车内噪声问题,对驾乘人员身心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生态价值进一步觉悟,改善车内空气质量、降低车内噪声、削减有害物质含量、提升可回收利用性和燃料经济性和排放水平等有关汽车全生命周期的一系列问题,成为C-ECAP肩负的重要使命。
实力至上
中汽中心作为汽车行业权威的第三方机构,一直致力于促进汽车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以独立和公正的定位,协助政府开展汽车行业标准与技术法规、产品检测、数据咨询等工作,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能力。
C-ECAP汽车生态设计评价设立的宗旨是,从源头减少环境污染,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制造、生产、使用、处理的各个环节可能对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的最大程度降低资源消耗,尽可能少用或者不用含有有毒物质的原材料,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从而实现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目标。
科学调查证实,80%的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因子,始于产品的设计阶段。因此,开展汽车产品的生态设计,是解决汽车相关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和驾乘人员健康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从汽车产业大国转型升级为汽车产业强国的必由之路,是汽车产业实现绿色制造的重要途径。
C-ECAP生态设计评价,从2015年7月受理以来,已近三载。
三年来,共有22家车企参与到C-ECAP评价,迄今已公布了14家车企的17款车型评测结果。2016年销量排名前20的企业均已参与到C-ECAP评价中,这些参评企业产品销量较大,其总销量占中国汽车总销量的80%以上。
最令人意想不到而又令人兴奋的是,有些人曾以为,面对高门槛、高难度的C-ECAP评价测试,国内汽车自主品牌会选择回避态度。孰料,主流自主品牌所表现出的知难而进的勇气与热情,超出人们的预料,不但积极参加C-ECAP生态评价,而且成绩优异。其中,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帝豪2017款一举摘得评价规程最高奖项——白金大奖。
评测分析
通过17款车型的C-ECAP测试结果分析,中汽中心C-ECAP有关负责人对国内汽车的生态性能各个测评项,进行归纳性总结:除车内空气质量外,参评车型的各指标得分,均高于行业平均分。各车型之间,车内空气质量、有害物质得分差距不大。各车型之间综合油耗、尾气排放和车内噪声指标得分差距较大。
在综合油耗方面,参评车型最高得分率与最低得分率相差较大(48%),不同车型之间燃油经济性相差较大;参评车型得分率多集中在50%-80%之间,平均得分为72%,行业平均得分18%。
相对整个行业车型来说,已经参评车型均为燃油经济性较好车型;油耗指标评价规程相对较严。
在车内噪声项目方面,参评车型最高得分率与最低得分率相差较大(40%),不同车型之间车内噪声差距较大。
参评车型得分率多集中在60-100%之间,不同区间车型相对均匀,平均得分为79%;行业平均得分56%。相对整个行业车型来说,所有参评车型车内噪声控制相对行业平均水平较好;车内噪声指标评价规程相对较严。
在尾气排放项目上,参评车型最高得分率与最低得分率相差较大(37%),不同车型之间尾气排放存在一定差距。
参评车型得分率多集中在80-100%之间,平均得分为88%,且满分车型较多,为6款,占已参评车型的35%。行业平均得分56%,相对整个行业车型来说,已经参评车型均为尾气排放较好车型;尾气排放指标评价规程相对较宽松。
车内空气质量,参评车型最高得分率与最低得分率相差较小(21%),不同车型之间车内空气质量差距较小。
参评车型得分率多集中在80-100%之间,平均得分为86%;行业平均得分80%,相对整个行业车型来说,部分参评车型车内空气质量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车内空气质量指标评价规程相对较宽松。
有害物质项目分析,参评车型最高得分率与最低得分率相差较小的(20%),不同车型之间有害物质得分差距较小;参评车型得分率多集中在70-90%之间,平均得分为80%;行业平均得分65%。
相对整个行业车型来说,所有参评车型有害物质控制水平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有害物质评价规程相对较宽松。
据记者了解,C-ECAP管理中心在继续接受车型送检评测的同时,于2016年9月启动C-ECAP抽车评价工作。在对国内汽车市场上5000余款车型进行分析后,相关测试机构又走访了30余家企业进行调研,目前已完成C-ECAP抽车评价原则和执行程序的制定撰写。